·技术动态·

2013-04-09 03:56:41
石油化工 2013年1期
关键词:催化剂工艺生产

页岩气开发将刺激美国塑料领域投资的增加

Eur Plast News,2012 - 12 - 12

美国化学理事会(ACC)称,大范围的页岩气蕴藏使美国从4~5年前成本最高的天然气生产国转变为目前成本最低的天然气生产国。ACC并没有对投资哪部分塑料和相关原料进行细分,但他们预期,最初的投资将用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建造化学品和树脂生产基地。美国中西部的页岩气开发将刺激那里的投资,ACC将继续使能源具有最高优先权,能源效率将是该行业如何运转的首要问题。ACC称,美国扩大化学品和树脂产量将不会削减其在中东和亚洲的类似投资,一些项目将建造于其市场供应的范围内。

工程细菌提高生物丁醇产率

Chem Eng,2012 - 12 - 01

最近,对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发酵生产正丁醇的兴趣重新兴起,优于乙醇的丁醇作为一种工业溶剂和液体燃料可作为汽油的一种替代物。韩国的一个研究组利用丙酮丁醇梭杆菌直接形成丁醇的路线开发出一种改进的丁醇生产方法。该研究组人员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院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部、炼油公司GS Caltex 公司以及一家创新丁醇公司BioFuelChem公司。他们充分研究了采用丙酮丁醇梭杆菌生产丙酮-丁醇-乙醇的关键代谢途径和两阶段发酵模式。在酸化阶段首先形成的醋酸盐和丁酸盐被再消化吸收形成丙酮-丁醇-乙醇(冷途径);丁醇也可以由乙酰辅酶A(CoA)通过丁酰CoA直接形成(热途径)。他们首次报道了丁醇形成路线的系统代谢工程研究结果,以及该路线在丁醇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为了实现直接形成丁醇路线,他们开发出了能够以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生产丁醇的一种丙酮丁醇梭杆菌菌株。

由废气生产醋酸的微生物工艺放大

Chem Eng,2012 - 12 - 01

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 公司与LanzaTech 公司签订协议,将在Petronas公司的装置所在地建造一套采用LanzaTech公司开发的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生产醋酸的示范装置。预计该装置将于2013年底开始运转,装置规模与LanzaTech公司利用CO生产乙醇和2,3-丁二醇工艺的示范装置类似,后者于2012年4月在中国宝山钢铁厂开始生产,乙醇产量为300 t/a。与CO工艺类似,CO2工艺利用已被优化的含天然细菌的发酵介质以获得产品(在CO2为原料的情况下产品为醋酸)。原料废气被喷射到溶液中,然后在35~40 ℃下CO2与H2反应产生醋酸和水。气体中其余成分是惰性的,可从反应器中通过。不同于CO,CO2易溶解于水,这使CO2工艺更有效。LanzaTech公司计划通过逆流溶剂萃取(CO工艺采用蒸馏获得乙醇)从溶液中回收醋酸。CO2存在于许多工业过程的废气中,在粗天然气中最多占到50%~60%。该工艺可使用各种低价值来源(如焦炉气、氢装置废气和炼厂燃料气)提供的H2,而这些低价值来源气体通常达不到化工和炼油所使用的H2浓度和压力的要求。

利用空气和温室气体低成本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

Chem Eng,2012 - 12 - 01

Newlight技术公司已开始利用空气和温室气体(例如甲烷)工业化生产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热塑性塑料。由于采用了新型高效生物催化剂和生物反应器系统,生产成本低于采用传统的生产方法。Newlight技术公司已经能够将利用温室气体生产PHA的转化效率提高500%。转化效率的惊人飞跃及生产成本的降低来自于该公司专注于控制用于生产其专有生物催化剂的一种微生物的表观遗传模式。表观遗传是指那些控制基因表达的因素。该公司称,通过改变微生物DNA周围的条件并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特殊的基因可得到不同的微生物。利用这些微生物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可生产出比使用天然微生物多得多的PHA。Newlight技术公司还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反应器以同时处理多种气体,并实现在反应器介质中较高的质量传递。进一步降低Newlight工艺成本的方法是简化下游处理,例如在实际运行中表观遗传修饰技术可在非无菌工艺中运行;生产PHA的副产物较少,下游处理较少,因此成本较低。

日本Kaneka公司开发出两种新牌号的发泡树脂产品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78):12

日本Kaneka公司开发出两种新牌号的发泡树脂产品,即挤出发泡聚苯乙烯(PS)板“Kanelite泡沫超级EX”和发泡苯乙烯树脂“Kanebearl DF”,这两种产品都比以往产品的隔热性能高。“Kanelite泡沫”系列产品可作为建筑物用隔热材料和冷冻仓库的隔热材料等使用。“Kanelite泡沫超级EX”产品是“Kanelite泡沫”系列产品的一种,该牌号产品的热传导率为0.024 W/(m2·k),与现有牌号相比其隔热性能提高15%,作为隔热材料使用时还可使产品薄型化,且除了与以往产品同样具有无卤化等环保性能外,还满足JIS规定的燃烧试验。“Kanebearl”系列材料可用于缓冲材料、发泡成型盘子和地暖材料等各种用途,“Kanebearl DF”产品为“Kanebearl”系列材料的一种,该牌号产品的发泡率达到70倍,热传导率在0.034 W/(m2·k)以上,与现有产品相比隔热性能提高15%,产品具有大型物件成型等多种用途。

Evonik 公司将开始生产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增塑剂

Chem Week,2012 - 12 - 12

Evonik 工业公司计划推出新一代聚氯乙烯增塑剂并扩大其产品组合。该公司除了扩展其可持续增塑剂的范围以外,还将开发新牌号产品。该公司的计划包括:推出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增塑剂和生物基增塑剂。Evonik 公司的增塑剂主要用于塑料工业以及汽车和建筑业等。新型增塑剂将在Evonik公司德国Marl装置上生产。该装置将生产40 kt/a的不含邻苯二甲酸盐的增塑剂——环己烷1,2-二羧酸二异壬酯。预计将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生产这种增塑剂。

Teknor Apex公司开发出高硬度热塑性硫化橡胶弹性体

Rubber World,2012 - 12 - 21

Teknor Apex公司开发出高硬度热塑性硫化橡胶弹性体Medalist MD-200系列牌号产品,通过扩大这些有弹性的高纯度复合物的硬度范围,以代替医学应用中的橡胶。新型复合物可以挤出、注射和吹塑成型,应用范围包括蠕动管、收集和引流管、瓶塞、瓶塞盖、密封件和垫圈、设备手柄、人体工学软握、阀门和隔膜。MD-240和MD-245牌号产品具有的类似橡胶的性能包括:低长期压缩永久变形、高抗疲劳性、持久的弯曲寿命、高温稳定性、耐磨损性和长期密封性。采用Teknor Apex公司热塑性硫化橡胶(TPV)技术生产的MD-200系列产品的优势是:不需预干燥(因为所有牌号都是非吸湿的),允许有效使用着色剂。这些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 TPV复合料是从聚合物和所有其他基本成分开始生产,而不使用母料中介,因此可通过严格控制性能并根据性能制定化合物配方,从而满足医疗保健市场最严苛的要求。

日本东曹子公司开发出软质聚乳酸薄膜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82):12

日本东曹子公司开发出软质聚乳酸(PLA)薄膜,现已向用户提供试用产品,并准备在2013年度开始上市销售。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软质薄膜为软质聚氯乙烯薄膜和软质聚烯烃系薄膜等,该公司正在挖掘其他软质薄膜替代品。新开发的薄膜是以玉米制备的生物聚合物为基材,采用公司独有的可塑剂技术使产品实现软质化。现在市场上的PLA薄膜主要是硬质型产品,这次新开发的软质PLA薄膜,除了要推广应用领域外,还要充分发挥其生物降解性和碳中性的特点,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为环境友好产品替换现有产品的需求。

Arkema公司推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物基聚乳酸合金

Chem Week,2012 - 12 - 11

Arkema公司和NatureWorks 公司就高性能合金签订了共同营销协议,该高性能合金为NatureWorks公司的生物基聚乳酸(PLA)和Arkema子公司Altuglas公司开发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合金。最初的推销行动将在耐用品应用领域。商标为Plexigas 的PMMA具有优于玻璃的光学性能,广泛用于众多工业领域。PMMA/PLA合金显著降低了树脂的碳含量,而且在不损害光学性能、耐刮擦性能、颜色接受性和表面美学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加工温度和较高的熔体流动性能。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开发出能使电磁波屏蔽性能提高50%的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化学工业时报(日),2012(2809):4

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开发出电磁波屏蔽性能比以往产品提高50%的高性能聚碳酸酯(PC)复合材料。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终端等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高功能化,一些部件产生的电磁波很容易影响其他部件的工作造成误操作。因此,希望机壳等部件拥有电磁波屏蔽性能的要求日益高涨。为了赋予机壳电磁波屏蔽性能,一般采取在机壳上实施电镀及涂装等二次加工的方法,但增加加工工序会导致成本提高,而且加工时使用的溶剂等还会造成环境负担。新开发的材料是在PC中混入由帝人集团旗下从事碳纤维业务的东部子公司自主开发的具有导电性的镀锡碳纤维的复合材料。利用碳纤维强化后的PC具有量轻强度高等特性,实现了电子产品机壳所要求的耐久性和轻量化。新材料还无需实施电镀及涂装等二次加工,成本可降低30%~50%。这种新型天窗版屏蔽材料除了用于电子产品外,该公司还打算向电气汽车、具备通信功能的智能家电以及要求高可靠性的医疗器材等领域推广。公司目标是在2016年度实现50亿日元的销售额。

日本三菱工程塑料开拓改性聚苯醚新用途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79):5

日本三菱工程塑料(MEP)公司(三菱化学公司/三菱瓦斯化学公司各出资50%)针对改性聚苯醚(m-PPE)产品,积极开拓以亚洲为中心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并加速及扩大m-PPE生产锂离子电池(LiB)用外壳等新用途。MEP公司除了销售m-PPE产品外,还积极销售聚碳酸酯、聚甲醛、芳香族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五大工程塑料。全球需求m-PPE的高峰是在经济危机之前,需求量达400 kt/a(日本国内需求量达40 kt/a)。现在全球m-PPE的需求量为300 kt/a(日本国内需求量达30 kt/a)。近年来日本国内m-PPE的需求量呈持续缩小的趋势。其中,2011年3月日本旭化成化学公司在其千叶工厂的35 kt/a的m-PPE粉生产装置关闭,日本三菱瓦斯化学公司也于2003年关闭了其在四日市工厂的m-PPE生产装置,日本在国内撤出了m-PPE的生产。日本国内m-PPE的需求量持续缩小,但在全球,主要是以中国、东南亚及ASEAN为首,对m-PPE的需求量预计以每年3%的增长率增长。今后MEP公司还将积极开拓m-PPE在电气电子领域的用途,同时专注在亚洲的销售,扩大m-PPE市场。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生产聚乙烯新产品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塑料厂DMDA 8920聚乙烯新产品成功下线,该产品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标志着1.2 Mt/a乙烯工程配套新建年产250 kt/a的全密度装置成功生产出聚乙烯牌号新产品。采用己烯为共聚单体生产的DMDA 8920聚乙烯产品具有良好的拉伸和抗断裂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多种容器、游乐场所特型玩具及生活日用塑料制品的生产。

DSM公司推出不含全氟化学品的热塑性弹性体用于透气的户外服装

Brit Plast Rubb,2012 - 12 - 25

DSM公司推出一种热塑性弹性体产品Arnitel VT。该产品具有灵活性和耐水性的特点,因此非常适合用于户外服装,即使只有几微米厚,这种新产品也能使服装具有防水性及高透气性。DSM公司指出,该材料不含全氟化学品(PFCs)且可以100%回收利用。DSM公司表明,户外服装品牌为穿戴者提供合适的性能并带来舒适感觉的同时,应尽可能减小对环境的影响,材料开发的重点集中于避免使用PFCs。通过使用Arnitel VT材料,水汽能够从服装的内侧通向外侧。由于该膜是100%防水的,它们可保持穿戴者的舒适和干燥。与其他竞争的产品不同之处在于Arnitel VT材料并不依靠穿孔使其透气。

日本大赛珞聚合物公司开发出非可食性生物塑料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80):9

日本大赛珞聚合物公司开发出非可食性生物塑料“セルブレンEC系列”产品。该产品是以木浆等木质资源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一种纤维素酯系塑料,使用的植物成分达40%~50%。公司预计2014年销售额达到3亿日元。由于纤维素在自然界大量存在,较玉米等原料容易获得,且不受由于人口增加导致食物资源不足的影响,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应用。纤维素酯系塑料通常缺乏热塑性,在成型加工时必须添加可塑剂,因此存在材料长期保管时由于可塑剂挥发,产品的尺寸变化及变形的问题。“セルブレンEC系列”产品由于添加了新型可塑剂并优化了添加剂的配方比例,采用新型复合技术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的同时,作为成型材料它还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该产品取得了日本生物塑料协会颁发的生物塑料商标。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甲醇制丙烯工业侧线试验装置开车成功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烯烃厂5 kt/a甲醇制丙烯(MTP)工业侧线试验装置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的丙烯产品。这是首套采用我国自主固定床MTP技术的生产装置,固定床MTP专利技术由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该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甲醇替代部分进口石油来生产单一的丙烯产品。该工艺有利于下游的聚丙烯生产,增强聚丙烯装置的竞争能力。扬子石化依托现有的乙烯装置建设的MTP生产装置,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且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抚顺伊科思乙腈法裂解C5装置运行稳定

抚顺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150 kt/a裂解C5分离联产40 kt/a异戊橡胶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一年,产品质量及分离效果达到设计要求。该乙腈法工艺的技术特点是:1)溶剂用量少,萃取蒸馏操作条件温和,生产过程安全;2)萃取剂可完全循环利用,加工成本有效降低;3)可分离出含异戊二烯和正戊烷的混合物,还可得到高纯度(大于99.5%)、高收率(大于90%)的异戊二烯等多种高附加值的双烯组分,有效提高C5馏分资源利用率。同时,该工艺的溶剂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对设备腐蚀性小,萃取精馏塔塔板效率高。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研究院新型乙二醇催化剂实现工业应用

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研究院自主研发了催化剂系列产品YS-8520H型新型催化剂,该催化剂在中国石化天津石化烯烃部乙二醇装置上首次工业化应用取得成功,催化剂选择性达82.6%。与此前的YS-8520型催化剂相比,使用周期由2 a延长至3 a,平均选择性由82.5%提高至83.3%,且保质期长达36个月。通过持续优化调整,该新型催化剂有望进一步延长活性衰减周期,延长使用寿命至4 a,以满足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需要。使用该新型催化剂后,在工况不变的条件下,乙二醇装置物耗可减少8 kg/t,年节约乙烯600 t。

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新技术通过鉴定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及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煤化工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开发的具有创新意义的甲苯甲醇制对二甲苯(PX)联产低碳烯烃技术通过鉴定。该技术路线合理可行,技术指标先进,在高选择性获得PX的同时联产低碳烯烃,产品方案灵活可靠。该技术以甲苯和甲醇为原料,采用循环流化床工艺,在一个反应体系和一个催化剂上同时高选择性生产PX、乙烯和丙烯等低碳烯烃,不仅实现了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有机结合,而且可为聚酯生产提供基本原料。自主开发的甲苯甲醇制PX联产低碳烯烃流化床专用催化剂,物化性能良好,可循环再生,满足工艺要求。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聚酯聚合能力将达2.15 Mt/a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200 kt/a聚酯专用料一次投料开车成功,并生产出合格产品。该项目采用直接酯化连续缩聚工艺生产工业丝聚酯切片和全消光聚酯切片,装置中除酯化反应器搅拌器、熔体输送泵等关键设备外,其余设备大部分为国产,生产所需主要原料为国内采购。2011年,仪征化纤的聚合能力为1.75 Mt。该新项目的投产,使仪征化纤拥有1.95 Mt/a的聚合能力。据介绍,2013年该公司还有一个200 kt/a聚酯专用料项目投产,届时聚酯聚合能力将达到2.15 Mt/a。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等稀土顺丁橡胶工艺改进课题通过验收

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与新疆大学共同完成的万吨级稀土顺丁橡胶的工艺改进试验课题通过省级验收。该课题通过对催化剂配方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佳催化剂制备工艺及工业化生产的工艺条件,解决了稀土顺丁橡胶生产过程中胶液黏度大引起的聚合搅拌、胶液输送及凝聚结团等问题,改造建成了30 kt/a稀土顺丁橡胶工业生产装置。采用改进工艺生产的稀土顺丁橡胶性能优于传统顺丁橡胶,该产品应用于轿车子午线轮胎中,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及耐动态疲劳性能。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发的劣质馏分制低硫汽油技术获专利奖

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一种劣质汽油馏分生产低硫汽油的方法”获得2012年第十四届中国专利优秀奖。以该技术开发的OCT-MD生产国Ⅳ清洁汽油成套技术,可满足我国炼化企业生产国Ⅳ清洁汽油的需要。该技术将FCC汽油首先进行脱臭,然后分馏为轻馏分和重馏分,再将重馏分加氢脱硫,通过适宜的催化体系可将劣质FCC汽油原料加工为高质量清洁汽油产品,达到深度脱硫并减少辛烷值损失的技术效果,还可有效降低产品的硫含量,生产硫含量低于10 μg/g的清洁汽油产品。作为该院开发的OCT-MD技术系列专利之一,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适宜国内汽油生产装置的改造,技术成熟,设备投资及运转费用较低,不仅可明显降低装置的运转能耗,而且有利于我国炼化企业生产装置的节能减排。该技术已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等多家炼化企业的工业装置上工业应用成功。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专利技术既可以生产国Ⅳ的标准清洁汽油,也可生产国Ⅴ的标准清洁汽油,且汽油辛烷值损失很少。

中沙(天津)石化开发出低压聚乙烯新品双峰膜料

J50-10N5000

中沙(天津)石化与INEOS公司合作,开发低压聚乙烯新品——双峰膜料J50-10N5000并批量生产出J50-10N5000产品824 t,产品检验合格,部分产品已出口巴西。J50-10N5000为低压聚乙烯双峰膜料,具有极高的机械强度、防化学腐蚀和高速加工性能,主要应用于包装袋、工业用衬里及多层结构薄膜等中高档制品包装。

利用重油生产H2的新方法

Chem Eng,2012 - 12 - 01

随着北美炼油厂加工的重质和含硫原油量的稳步增长,利用这些原油生产H2的需求也相应增长。TDA研究公司开发出一种蒸汽重整工艺,可利用重油和残渣生产自用H2。目前,炼油厂主要通过甲烷蒸汽重整或焦炭气化生产一些自用H2。TDA工艺则是采用传统的镍蒸汽重整催化剂将重油和残渣转化成富氢合成气(H2/CO为4~6)。和传统蒸汽重整工艺不同,TDA工艺采用流化床而不是固定床反应器,并以两个反应器循环的形式进行:一个反应器用于重整,另一个反应器用于催化剂再生。将重油/残渣和蒸汽加入到重整反应器中,并在870 ℃和0.34~0.69 MPa下反应。催化剂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中循环流动,因为与进料的接触时间相对较短,催化剂上的积碳量不足以引起催化剂的不可逆失活。催化剂从重整反应器进入到再生器,其中的焦炭用空气烧尽,采用少量重油进料作为额外的燃料,催化剂被再加热到870 ℃。催化剂以非活性氧化镍态返回到反应器,和进料中的烃反应后被快速还原成具有催化活性的镍金属。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大约300 g的催化剂和蒸汽与碳摩尔比为3~5的原料,H2选择性为70%。

日本古河电气工业公司等开发出“全球最高”导电率的碳纳米导线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83):11

日本古河电气工业公司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合作,采用湿式纺丝法成功地制备出具有全球最高导电率的不含聚合物的高密度碳纳米管(CNT)导线。通过对CNT分散液的制备条件及凝固液种类的筛选研究发现,在特定条件下,使用不含聚合物的有机溶剂也能以纺丝法制备出CNT导线。此次制备的CNT导线由于不含聚合物成分,与以往采用聚合物的湿式纺丝法相比,导电率提高了20多倍。目前这种CNT导线的导电率还低于普通铜线,但具有金属强度高及质量轻的特点,今后将通过改进使其达到与铜线同等的导电水平。由于自动化功能的增加,汽车上使用的金属线束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金属线束的重要性也在进一步加强。但由于近年来低碳生活的呼声日益高涨,汽车轻量化就成为重要问题。现在已开始把电线导体从铜变成铜合金及铝合金。古河电气工业公司在积极推进铝合金开发的同时,还在积极地研究使用强度更高、质量更轻且导电性更优良的CNT导线,以达到将来汽车领域节能减排的目的。

Lenzing公司和NanoCarbons公司合作开发活性炭

Chem Week,2013 - 01 - 10

Lenzing公司宣布与NanoCarbons公司合作开发和探索新型活性炭在电极技术方面的应用。该项研究将基于Lenzing公司的Tencel纤维和NanoCarbons公司提供的技术,在一套专门建造的试验装置上进行。预计这种联合开发的活性炭可在能源存储领域提供最佳的性能,并将加快它在电气设备(如双电层电容器)中的应用。高性能电容器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制动-起动系统、不间断电源和风力涡轮机叶片取向等。Lenzing公司表示,强劲增长的储能设备市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市场,通过使用Tencel纤维,未来几年一定会出现一系列额外的、非常有趣的技术应用的发展。

Anellotech公司生物法对二甲苯获突破

Chem Week,2012 - 12 - 20

Anellotech公司是新成立的采用生物路线生产芳烃的公司。该公司最近宣称已获得美国马萨诸塞州Amherst大学的技术授权,采用该大学的催化快速热解(CFP)技术生产对二甲苯。CFP技术是利用非食物生物质生产苯、甲苯、二甲苯和烯烃。在单步工艺中,木质纤维生物质被输送到流化床反应器,通过热分解形成热解蒸汽,该热解蒸汽被转变成芳烃和烯烃。而改进的沸石CFP工艺催化剂可使对二甲苯的产率提高两倍。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生物基对二甲苯是近年来生物化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例如可口可乐公司一直积极投资于这方面的公司和项目(正在过渡到使用100%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包装材料)。Anellotech公司称,由于具有原料、产率和工艺优势,该公司将具有低成本优势。Anellotech工艺使用非食物生物质,包括木质废弃物和玉米秸秆,不需要任何预处理。不同于只使用糖类作为原料的发酵法,Anellotech工艺采用的某些非食物原料,可能相当于50%以上的碳和氢。由于所有化学反应在一个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尽管Anellotech工艺目前仍处在实验室阶段,但期望2014年开始达到示范装置规模生产,2018年实现商业化生产。

全球苯酚需求连续2年零增长

石油化学新报(日),2012(4680):2

2012年全球苯酚需求量近9.0 Mt,连续2年零增长。由于全球经济低迷,需求量增长迟缓,新装置的开工和原料苯的市场价格高涨,使苯酚生产厂的经济核算大幅恶化,苯酚生产厂基本都是亏损。虽然很难预计2013年的需求量有很大增长,但各生产厂都在不景气状况下提出了2013年的生产计划,所以2013年供需平衡改善的可能性很大。2012年全球苯酚的需求中,用于酚醛树脂生产的需求量增长了1%~2%,但用于生产双酚A和聚碳酸酯的需求量大幅减小,汽车用途的需求量维持在原有的水平,但包括电视机等电子材料的用途需求量显著减小。2012年全球苯酚需求量为9.0 Mt,其中,中国的苯酚需求量就达1.5 Mt,是全球最大的需求地。近5年中国的苯酚需求量增长率为10%左右,引领全球需求量的增长,但中国2012年的苯酚需求量增幅最高仅为2%~3%。

猜你喜欢
催化剂工艺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山东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5:54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世界农药(2019年2期)2019-07-13 05:55:12
直接转化CO2和H2为甲醇的新催化剂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中国军转民(2017年6期)2018-01-31 02:22:28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掌握情欲催化剂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5:06
V2O5-WO3/TiO2脱硝催化剂回收研究进展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铜业工程(2015年4期)2015-12-29 02: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