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二医院 刘素彩 王淑珍 路世英 蔡福金 高运合 (衡水0530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或先天发育不良,加以外伤,积累性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或脊髓,而引起腰部和 (或)下肢的疼痛或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多见于青壮年,男多于女,好发于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2007年至2011年,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年龄最大61岁,最小20岁,男40例,女28例,病史最长6年,最短3天,腰4~5突出者22例,腰5骶1突出者18例,两个以上突出者28例。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 (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体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 (+),膝腱、跟腱反射减弱,足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腰椎生理前凸消失,脊柱侧弯,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1 针刺治疗 取穴:腰部病变对应节段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取患侧,用0.35×40mm毫针,直刺或斜向脊柱方向呈75度角刺入1.5寸左右,行捻转手法最好针感向臀部及下肢传导,患者下肢根据病变部位取足少阳胆经和(或)足太阳膀胱经穴位秩边、环跳、风市、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昆仑,均直刺,秩边、环跳针感最好向下传导,留针30 min,起针后,再予针刺手针疗法中健侧的腰腿点、坐骨点,嘱患者缓慢活动或局部按摩10 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中药治疗 以王清任《医林改错》的身痛逐瘀汤为主,并根据病情加减,药物组成:秦艽、川芎各6 g,桃仁、红花各9 g,甘草、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各6 g,牛膝9 g,地龙6 g,当归9 g。偏寒者加桂枝9 g,附片(制)6 g;湿盛加薏苡仁15 g,苍术12 g;气血郁滞者加丹参15 g,鸡血藤20 g;体虚加黄芪15 g,党参12 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药渣布包温热敷患处30 min,疗程与针刺相同。
3.1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日常生活;显效:腰痛基本消失,直腿抬高50~70度;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68例患者中,痊愈36例占53.0%,显效19例占27.9%,好转9例占13.2%,无效4例占5.9%,痊显率为80.9%,总有效率为94.1%。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症”、“腰痛”等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不周,肝肾亏虚,外伤、劳损及感受风寒湿邪等引起气滞血瘀,闭阻经络,经络不通,不通则痛,选取腰部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强腰健肾,疏通腰部经络而止痛;本病主要病变部位归属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治疗下肢放射痛,选取秩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治疗足太阳膀胱经部位疼痛;选取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治疗足少阳胆经部位疼痛。针刺上述穴位,起到活血祛瘀、培补肾气、舒筋通络止痛作用,手针疗法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2]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具有良好止痛作用,[3]可能提高皮肤痛阈及耐痛阈,可以使神经中痛觉纤维的传导发生阻滞,针刺信号通过脊髓入脑,经过复杂的整合活动可以兴奋内在的镇痛机制,从而发挥镇痛作用。身痛逐瘀汤中的秦艽、羌活祛风胜湿散寒除外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没药、五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补肝肾、强筋骨、通血脉、利关节。诸药合用行气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局部热敷加快血液循环,促进代谢和炎症物质吸收,祛寒除湿、舒筋通络。另外治疗期间,注意硬板床休息,防止受寒,综合运用,标本兼治、疗效显著。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2]郭长青.中国微针疗法 [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39-45
[3]何广新,曲延华.疼痛针灸治疗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