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杨 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中医科,北京 100038)
心身疾病狭义上就是指主要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心身医学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科学,是随着人类疾病谱和死亡谱发生了根本变化应运而生,是适应新型医学模式且有前瞻意义的医学科学。中医学认为,人的情绪为肝所主,肝主情志,主疏泄,所以情志致病首先伤肝,引起肝的疏泄失职,即导致肝的疏泄不及或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躯体病理变化。我们兹就依据中医学理论,从肝论治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
心身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而产生的新兴医学,是当代新兴的医学科学体系综合医学、整体医学等先进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心身医学主要研究精神与躯体的相互关系,即从与心身相关的立场来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心身医学的基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2种。狭义的心身医学主要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治及预防;广义的心身医学主要是研究人类和疾病斗争过程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涉及医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其意义非常广泛,是当前国际上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之一。
心身疾病,美国称之为心理生理疾患,日本亦称之为心身症,它是心身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心身疾病必须是先有心理因素,而后引起躯体疾病。心身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有3个方面:①明确的心理因素是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及病理条件;②性格缺陷等因素是发病的内在条件与基础;③发生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
2.1 古代中医 我国是世界上心身医学思想最早的发源地之一,中医经典论著中早就有对心身医学情志致病的论述与治疗。早在远古时期,人们就意识到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意义,并通过“祝由”等心理疗法移情易性,变利气血,从而治疗疾病。中医学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恐、思。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肝在志为怒,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七神正常的情绪反应,简称“七情”,七情变化与内脏功能有密切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正常情绪变化不会致病,但是在突然剧烈或长期精神刺激的情况下,使情绪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就会引起内脏功能的异常,导致气血阴阳的失调,那么疾病就产生了。中医学认为,七情是内伤杂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情志病症又以心、肝、脾表现为多见,影响心则神不守舍而失眠、健忘、心悸等;伤及肝则肝失疏泄而抑郁烦躁、胸闷胁痛、叹息、哽噎等;影响脾则脾失健运而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等。
汉唐时期中医学的心身医学思想在理论认识及临床实践方面都有长足进展。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明确地将异常心身现象作为重要的辨证依据,并对常见的诸如脏躁、惊悸、失眠、百合病等病症,从理、法、方、药各方面作了较深刻的论述。宋元时期是我国心身医学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陈无铎提出了著名的“三因论”,明确地把“七情”定为内伤疾病的主因之一。张从正则善于运用精神情志疗法治疗多种心身病症;朱丹溪提倡“收心养心”,主张通过摄养心神来保全阴精,以使脏腑气血功能稳定,求得健康长寿。明清时期,张介宾在总结心身关系时则强调形生神、神御形、形神相即。
2.2 现代中医 心身医学作为对心身疾病进行诊治的一门临床学科,对它的研究一般认为有60年的历史,我国刚起步仅有20余年历史。国内对中医心身医学研究始于80年代,1988年在山东泰安率先成立了中国全国心身医学研究会中医心身医学组,1992年在成都成立了全国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会,1997年又在天津成立了中西结合学会心身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医心身医学虽起步较晚,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及形神合一、天人合一、心身合一、心身并治理论与现代的心身医学有着密切联系。现代中医心身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创立了“刚柔辨证”,认为现代人社会心理压力大,易受情志刺激,首先伤肝,波及心、脾、肺,日久及肾,肝疏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则烦躁易怒为刚证;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难伸,则抑郁难解为柔证。目前,在我国对中医心身疾病研究较有深度的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赵志付教授。赵教授经过20余年的临床研究与观察,在继承传统中医情志致病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现代医学的心身医学理论,提出了中医对于心身医学新的理解,创立了一整套中医心身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及预防的学说,而且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为中医心身医学开创了新的篇章。
3.1 理论基础 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即中医学的情志致病[2]。中医学认为,人的情绪为肝所主,肝主疏泄,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又“木曰曲直”,说明肝疏泄适度能曲能直,刚柔相济,故柔曲刚直为肝所主。正如《灵枢·寿夭刚柔篇》指出“人之有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阴阳为万物之纲纪,阳刚和阴柔反映了人精神活动的两大属性,是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内在因素[3]。因此,中医学的心理与生理又具有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特点。心理情志刺激作用于人体时,根据气质阳刚和阴柔的属性不同,可导致肝的疏泄不及或太过。若素体阳刚,七情过极,肝疏泄太过,阳气升腾而上,烦躁易怒,则会出现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若素体阴柔,七情过极,肝疏泄不及,气机不畅难伸,抑郁难解,则会出现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在多年临床的实践和观察中我们发现,从肝论治符合心身疾病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规律。
3.2 发病规律 心身疾病的发病与体质因素、环境因素、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情绪刺激密切相关,我们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心身疾病的发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3.2.1 患者的体质偏颇 根据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体质分类法,人体先天常见9种类型:平和质、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及特禀质[4]。这都可反映在人的个性、性格、心理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如或急躁、或内向、或敏感、或多疑等。除平和质的人阴阳较为调和外,别的体质内在特点均存在着刚柔不能相济的偏性,这些都会成为心身疾病的易感人群。同样性情过于强悍,则心阴易亏,性情多偏柔滞之性,则心气易滞,这些均可成为心身疾病发病的内在因素。
3.2.2 不良环境因素的刺激 在中医学情志致病中,患者所处的环境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是中医学主张的3个主要致病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病中,内伤七情无疑是最重要的,造成七情过极的不良事件,如工作压力过大、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睦、离婚、丧偶、工作不顺、升迁不利等,这些不利因素的刺激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者强度过大,就会对心身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当这种不良刺激超出了人的承受能力时,就会成为破坏力,破坏机体健康,其结果就会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
3.2.3 临床症状与肝主疏泄的关系 心身疾病的临床症状与肝主疏泄的关系密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肝疏泄不及的表现,如胸闷憋气、胁肋胀痛、食少纳呆、情志抑郁、闷闷不乐、舌红、苔白、脉弦微等肝郁症状;另一类则为肝疏泄太过的表现,如性急易怒、激动烦躁、语言高亢、口苦、口臭、舌红、苔黄脉弦细数等肝旺症状。
3.3 中医治疗
3.3.1 提倡心理治疗 中医学历来强调“心身并治”,“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故对于心身疾病临床治疗上要心身并治,治心为主,勿过喜、过悲,切忌大怒。先针对患者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而后进行药物治疗,使患者心平气和,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增强,减少不良的情志刺激,协调各种人际关系,从而促进疾病恢复,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迁延反复[5]。
3.3.2 从肝论治,疏肝柔肝 对于患者躯体症状的治疗应予柔则治刚、刚则治柔的刚柔辨证论治方法。肝疏泄太过而致刚证者用柔肝法,刚证患者素体阳刚,七情过极则出现肝疏泄太过的阳亢阴虚的肝旺证候,治宜柔肝养阴活血,抑制其疏泄;肝疏泄不及而致柔证者用疏肝法,柔证患者素体阴柔,七情过极则出现肝疏泄不及的肝郁气滞、血瘀湿困的肝郁证候,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湿,增强其疏泄。
心身疾病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反映了现代人的致病特性,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时代特点和疾病模式密切相关,是研究人类与疾病斗争中一切心身相关的现象,是当前国际上引人瞩目的新兴学科之一[6-7]。刚柔辨证是治疗心身疾病过程中中医所采用的一种新的辨证方法,它是随着疾病模式的转变应运而生的新理论,反映了当今时代疾病的特点,真正地把“病”和“人”统一起来,克服了以往生物医学模式下“治病不治心,看病不看人”与“忽略人的社会整体性”的缺陷,进一步丰富了中医学理论知识。心身疾病的从肝论治是中医理论、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发展,是现代中医在总结古代医贤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社会致病特点发展起来的,符合心身疾病的发病规律,是当代医家智慧的结晶。
[1] 刘增垣.中医心身医学研究中的问题与发展趋势[J].中医药学刊,2003,21(3):379-380.
[2] 董湘玉.心身疾病的概念及中医理论对心身疾病的认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1-2.
[3] 高金虎.《内经》对心身医学的论述与贡献[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4):383-384.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J].中华养生保健,2009,9(9):38-39.
[5] 朱志先,梁虹.现代心身疾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9.
[6] 吕路线.重视心身疾病的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5,11(1):5-6.
[7] 李兆健,王庆其.心身疾病的研究进展[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5):63-64,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