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婷
(天津中医药大学2010级博士研究生,天津 300193)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所载其用治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伤寒论》第177条)本方论述了心阴阳两虚的证治,是伤寒误治由太阳而内传,累及于心,影响了心主血脉的功能,心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阳气虚衰,无力温煦,造成心阴阳气血不足,脉气不相顺接,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故心动悸。药物组成:甘草(炙,四两),生姜、桂枝(三两),人参、阿胶(蛤粉炒,二两),生地黄(一斤),麦门冬(去心),麻仁(研,半斤),大枣(十二枚),以水酒各半煎服。兹将笔者临床运用炙甘草汤验案3则列举如下。
例1 张某,男,73岁。2010-03-10初诊。既往原发性高血压病史30年,口服降压药控制欠佳,平素血压22.0/10.6 kPa(165/80 mm Hg),劳累时收缩压可达23.3 kPa(175 mm Hg)以上,心率45次/min左右。面红耳赤,声音嘶哑,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小便调,舌紫红,苔白,脉结代,弦滑搏指。西医诊断: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断:眩晕。辨证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阴阳两虚。予炙甘草汤。处方:炙甘草20 g,生姜15 g,桂枝15 g,人参10 g,阿胶10 g,生地黄80 g,麦门冬30 g,火麻仁15 g,大枣5枚。日1剂,水酒煎服(水3 L,大米酒100 mL,混煎至600 mL),分早、晚2次服,共7剂。7 d后二诊,患者结代脉象偶有发生,血压开始平稳下降,收缩压控制在20.0 kPa(150 mm Hg)左右,心率有所增加,维持在51~55次/min。效不更方,继服14剂。7 d后三诊,患者结代脉象基本消失,血压平稳在17.3/10.6 kPa(130/80 mm Hg),心率维持60次/min左右,嗓子清亮。嘱其继续服药7剂以巩固疗效。
按:患者年迈病久,久成虚劳,阴血不足,阴不摄阳,虚阳外越,故见面红耳赤;虚火灼烧,迁延日久,心阳虚无力推动血行,故舌紫红,脉结代。虑其年老体衰,肌肉枯,脉道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投以炙甘草汤,辛甘化合,温通心阳,滋心血以复脉,阳生阴长,阴阳同调,效果显著。
例2 王某,女,30岁。2010-07-15初诊。自幼体弱多病,胃胀痛拒按,足跟痛,手关节冷痛、刺痛,月经不规律,约3个月行经1次,行经3 d,黯红血块,月经后期腰腹痛剧烈,怕冷,口腔溃疡严重,口吐酸气,睡眠差,易醒,劳累或情绪激动易心悸胸闷,心前区刺痛,大便2~3 d 1次,遇冷易致腹泻,小便调,舌黯红,红点尖边,苔薄白,脉左结代寸弦尺细,右结代尺沉微。西医诊断:内分泌功能紊乱;中医诊断:冲任失调。辨证心肾不交,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予炙甘草汤。处方:炙甘草20 g,生姜15 g,桂枝15 g,人参10 g,阿胶10 g,生地黄80 g,麦门冬30 g,火麻仁15 g,大枣5枚。日1剂,水酒煎服(水3 L,大米酒100 mL,混煎至600 mL),分早、晚2次服,共3剂。3 d后二诊,乏力减轻,劳累后不感觉胸闷憋气,关节痛减轻,睡眠佳,入睡容易,夜里仍起床1次,月经至(距上次月经50 d),未见腹痛,无血块,月经后仍然感觉腰痠。依原方再服7剂。7 d后三诊,胸骨后刺痛、关节痛、心悸未发,感觉有力气,仍偶有胸闷。后患者依原方隔日服药1剂,坚持服药2个月后,诉症状均消失,月经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
按:患者自幼体弱多病,冲任亏虚,精血衰少,3个月行经1次,血色黯红血块多、手足寒、饮冷腹泻、关节冷痛刺痛均为肾阳不足,无力温煦;心区刺痛、心悸胸闷均为心血不足,不能温养心阳,心神失养又兼见寐差。投以炙甘草汤,温煦阳气,滋养心血,充脉道,补阴阳,通调气血以复脉,应手而效。
例3 赵某,女,44岁。2010-07-20初诊。眼睛干涩起雾,多处医治乏效。证见眼眵多,30 d行经1次,持续约5 d,色紫红,少血块,多经前1周嗜睡,平素易怒,手足心发热,皮肤干,口干,入睡容易,睡眠浅,小便黄,大便不成形,舌质黯红,苔薄白湿滑,脉结代沉弱。既往曾行剖宫产手术,宫颈炎10年,肩颈痛,坐骨神经痛。西医诊断:干燥综合征;中医诊断:燥证,辨证为肝肾阴虚,肝血不足,目睛失养。予炙甘草汤。处方:炙甘草20 g,生姜15 g,桂枝15 g,人参10 g,阿胶10 g,生地黄80 g,麦门冬30 g,火麻仁15 g,大枣5枚。日1剂,水酒煎服(水3 L,大米酒按:患者因工作需要,用眼过度,耗伤阴血。目受血而能视,目之血络由心所主,心阴不足,虚火上炎,扰于血络,心肝血不足,故二目干涩;手足心发热,心烦易怒,皮肤干燥若鱼鳞状,小便偏黄,均为阴虚有热的表现;舌质黯红,脉结代沉弱,皆是心血不足,心失濡养。观上述脉证,心之阴阳气血俱虚征象已明,故投以炙甘草汤,温阳复脉,滋阴养血,数剂而效。
体会炙甘草汤方中以炙甘草为君补中益气,以充气血化生之源;配伍人参、大枣补中气,滋化源;生地黄、阿胶、麦门冬、麻仁共为臣药,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生姜、桂枝则滋而不腻。煎法以清酒和水混煎,借清酒辛温行药力,加强温通血脉的效果。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阳升阴长,气血并补,使阴阳得以调和,平调以治。
生地黄的用量在《伤寒论》原文中为“一斤”,按照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的“古之一两,今之一钱”换算,生地黄用量当为48 g,若按照柯雪帆依据“光和大司农铜权”有关资料核算东汉末年“一斤”当为250 g左右。《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近代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言:“若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如久旱之禾苗,仅得点滴之雨露,立见晒干,又怎能润枯泽燥呢?”根据岳美中先生的经验,生地黄必须用到48 g以上才能起作用,达到养血复脉的功效。笔者应用炙甘草汤方时,均按照东汉末年“一两”为现代5 g换算,生地黄用量一般为80 g左右,大剂量使用取其通血脉之义,在上述验案中均取得了显著效果。
炙甘草汤采用水酒各半煎服,《伤寒论》原文中,煎药方法要求用“清酒7升”和“水8升”来共同煎服。酒可以通阳气,行血脉,作为中间介质有利于药物有效物质的溶出,是整个方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不可或缺。刘渡舟先生在讲解该方时曾谈论到有关清酒的问题,东汉末年没有像现在一样的白酒,都是醪糟一样的米酒,这种酒是冬酿夏成,酿成的酒上面较清亮的部分为清酒,一般供客人和节日饮用,清酒的酒精度数据记载为4~10度左右,如果折合成50度的大米酒,需要至少100 mL。此外,该方煎煮时间不宜过短,文火煎药的时间大概4 h左右,否则既不利于药物有效成分溶出,也有可能引起酒精挥发不完全而造成醉酒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