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健康教育服务的探索

2013-04-08 15:26:17孙奉英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8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士护理

孙奉英

孙奉英:女,本科,护师

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活动,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家属,还包括健康人。医院健康教育由医师、护士共同承担。护士应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假如超出了职责范围且给患者带来了损害,护士将负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2]。这就要求护士要具有系统的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我国目前护理健康教育缺乏个性化教育,流于形式,患者收效不理想[3]。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整体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护理学科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减少或降低不适的程度,其本质就是以患者为中心,要求护理人员不能仅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更应注意“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与患者平等相待,耐心指导,了解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倾听患者的心声[4]。

人性化健康教育是人性化护理的一部分,是由美国华人Watson 首先提出的“人性照顾”护理模式发展而来。所谓“人性照顾”即护士必须有科学的认知,给予患者人性化照顾,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5],将以患者为中心推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轨道。健康教育是治疗疾病和医疗服务的补充[6],实施健康教育是护士必备的技能之一,而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是提高护理工作技术含量,体现护理人员知识价值,并将整体护理引向深入的有效方法[7]。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较为笼统,形式单一,教育时机不当,阶段性健康教育不到位,健康教育不详细,缺少实用性、个体性,并没有从根本上对健康教育过程进行充分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忽略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已不适应现阶段人们对医疗、护理日益增长的需求,我们应该采用人性化健康教育,从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

1 人性化健康教育的方法

1.1 因人而异,选择知识重点和适宜的方式 患者因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习惯等不同,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不一样,对获得医学知识的渴望程度也不同。要区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教育方法因人而异。有研究报道,外来务工人员对健康知识有较大的需求,尤其是传染病、养生保健和慢性病知识[8]。

1.1.1 老年、儿童、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要采取反复、循序渐进并且耐心细致的教育方式。

1.1.3 对于病情重、情绪低落、性格内向的患者,在心理抵触情绪较重时,不易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可多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待患者接受疾病、适应角色后,再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的知识宣教。

1.1.4 对于不同种族和国籍的患者,首先要尊重其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

1.1.5 对行动不便、不便来院体检的患者,医务人员家访是很好的方式。护士家访的作用是架起医院与家庭之间的桥梁,可解决患者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9],但不适用于患者居住地偏远、医院人力不足的情况。

1.2 依据时间和(或) 环境(场所) 选择合适的内容 在实施健康教育时要因病、因时宣教,不同的疾病阶段有不同的健康教育重点[10],可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住院需求逐步安排进行健康教育。

1.2.1 入院时做详细的入院介绍可以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尽早进入配合治疗的状态。

1.2.2 在住院期间对患者逐步进行疾病、药物、饮食、生活等方面知识宣教。在手术、特殊治疗、特殊检查等环节中,要及时或提前进行相关知识指导和宣传教育,使患者配合治疗和检查,同时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的心理情绪。另外对住院期间患者提出的疑问应及时解答。

1.2.3 在出院前或出院时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确保患者出院后对自身疾病有一种良好的认知和维护,但应避免在患者休息、谈话、心情低沉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予以解热镇痛药、物理降温等常规治疗,并嘱患儿多休息、多饮水,同时对照组接受头孢呋辛钠(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75 g/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598)25 m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静脉滴注治疗,20~30滴/min,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施清肺消炎饮(石膏30 g、鱼腥草20 g、大青叶20 g、黄芩20 g、杏仁15 g、黄连15 g、金银花15 g、甘草10 g、麻黄10 g)治疗,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7 d。

1.2.4 出院后不定时或定时采用电话、信件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并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改正,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预防疾病复发。

1.2.5 患者出院时将科室或医院咨询处的联系电话留给患者,提醒患者有问题随时电话咨询或来院现场咨询。

1.3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技巧 健康教育过程就是人际沟通过程,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增进护患关系的基础。诚恳、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愉快沟通的基础。护士可以通过语言及非语言的沟通技巧,运用移情、倾听、证实、自我暴露等技巧与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使护士了解更多有关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等方面的信息,更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以便及时向服务对象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进行健康教育。

1.4 采取多样、灵活的方式

1.4.1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制订健康教育表,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分期分批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遵医行为[11]。

1.4.2 定期组织座谈会宣传讲解疾病原因、治疗方法、预防方法、饮食禁忌等知识。

1.4.3 创建病友俱乐部,通过俱乐部实施健康教育,较传统的健康教育范围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可激发患者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育效果[12]。

1.4.4 利用宣传册、院报、画册等形式,开展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弘扬医院文化内涵,丰富职工和患者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医患互动的健康园地。

1.4.5 定期到社区组织健康知识宣传工作,现场解答社区居民的疑问。

1.4.6 在高职院校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发放常见疾病、流行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等健康教育手册,这种主动、系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覆盖面大,不仅提高了感染疾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健康保健知识,同时也提高了非感染疾病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预防知识,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13]。

1.4.7 邮寄干预是一种以邮寄的方式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Kellerman 博士[14]研究表明,向人群邮寄卡片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地区流感免疫率。邮寄干预适合所有人群,尤其是时间紧、行走不方便群体。

1.4.8 建立患者图书馆,可满足各层次患者和家属的健康需求,改善目前医院各科室各自为营,健康教育资料陈旧、单一的现象[15]。

1.5 加强医护分工、合作,提高护士素质和知识含量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教育是一个双边活动,应该是两边人员(医护人员和患者) 都得到激励才会产生的“自动力”[16]。这就要求加强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注重护士职业形象教育,掌握心理、社会、行为、健康教育等新的科学知识。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加大自身知识拥有量,才能得心应手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17]。

2 讨 论

2.1 人性化健康教育的优势

2.1.1 人性化健康教育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供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内容,最终达到促进康复、提高生命质量[18]。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健康教育能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患者在轻松愉悦中理解、掌握知识,无心理负担,效果好。患者不仅治疗好疾病而且能掌握防病治病的知识,更能得到心身调节,感受医护人员的关爱,增强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信心。

2.1.2 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以主动护理取代被动护理的转变,培养了护士的成就感和自律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并使护士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解决健康问题而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了与不同层次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护士扩充了自己心理、伦理、社会等相关知识,自觉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11]。

2.1.3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保障措施,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19]。人性化健康教育具有实用性、灵活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兼顾患者需要性、反馈性和知识的准确性、及时性; 增加了患者及健康人群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减少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达到有效的护患沟通。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知名度也随之提高,最终让患者受益,促进医院发展,加强医护合作,增进护患和谐。

2.2 人性化健康教育实施阻力分析

2.2.1 目前健康教育任务多认为是由护士完成,事实上医院健康教育义务由医师和护士共同组成,如果医护沟通不足,有可能会出现医护解释不一致,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下降,在此方面医院应该加强医护分工与合作。

2.2.2 我国尚没有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质量评价标准与课程设置。在美国,护理人员从学校到临床均接受系统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护士的健康教育理念已成为工作的行为准则;各医院均设有健康教育委员会、健康教育网络、健康教育质量监控标准、健康教育科或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形成了完善的健康教育管理体系,为健康教育有效的开展提供了基本保证;护理质量委员会也已经制定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我国在健康教育方面研究很多,也很深入,但还有很多问题,效果不很理想,我们要抓住“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这一契机,深化健康教育服务理念,把护理健康教育做到实处,为全民健康保驾护航。

[1] 左月然.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 :325-327.

[2] 蔡德芳,桂鸿斌,李江涛.护理健康教育中潜在的法律责任问题[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 :200-201.

[3] 王井霞,唐四元.健康教育方式的分析及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6,12(16) :1501-1502.

[4] 任 辉,李景波,宫海燕. 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医学,2006,35(1) :21-22.

[5] 吴彩芹,杨 慧. 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J]. 现代护理,2004,10(1) :57-58.

[6] 伍素华,任 辉.在继续教育中强化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培养[J].现代护理,2003,9(1) :72-73.

[7] 欧阳荔莎,吴渭虹.专病专护与点名护士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 :224.

[8] 戎志东,谢贝闰.浙江省慈溪市800 名社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健康知识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3):210-211.

[9] 姜月平. 访视护理的现状与发展[J]. 实用护理杂志,2000,16(4) :3-5.

[10] 严 妍,郭秀兰.护士因素中影响健康教育深入开展的两大问题[J].当代护士,2003,3:14-15.

[11] 任云娟,史爱梅,侯明菊.利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首次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1) :1213-1215.

[12] 王凤卿,廖小卿,陈卓霞,等.病友俱乐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833-835.

[13] 唐 蒲.谈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09,7(22) :2027-2028.

[14] Kellerman RD,Aured CT,Frisch LE. Postcard and telephone reminders and the challenge of immunization site shift[J].Arch Fam Med,2000,9(4) :368-372.

[15] 陈 健,刘玉馥,谢刚敏,等. 新加坡医院建立病人图书馆——健康教育形式的新尝试[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 :72.

[16] 钱 亮.疗养院护士在离退休干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中国疗养医学,2010,19(2) :150-151.

[17] 郭会敏,马建红,段钟平,等. 肝病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北京医学,2011,33(9) :777-779.

[18] 李玉芬,张宝华. 内科病人健康教育效果量化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3) :15.

[19] 黄津芳,刘玉莹主编. 护理健康教育学[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263.

[20] 包家明,华小芬,李剑媛.中美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0) :3-4.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士护理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