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花 陈梅香
杨春花:女,大专,主管护师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更换液体均可导致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内液体滴完,空气下滑至滴管下,引起患者紧张、恐慌,若不及时处理,有造成空气栓塞的危险。临床上常根据下滑空气段长短采取上排法(将<60 cm 的空气段上排至滴管内[1])或下排法(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衔接处将>60 cm 的空气段从下排走)。上排法密闭式操作符合无菌原则,无药液丢失,且对输液过程无干扰;下排法虽省时省力,但易污染接头,衔接时有微量空气进入血管内,同时还浪费了药液,易造成患者或家属不满。为了杜绝下排法弊端,我们运用输液调节器排除滴管下大段空气,经体外模拟输液和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1 体外模拟输液 在普通输液器距离滴管60,90,120 cm处分别做好标记,用500 ml 生理盐水按输液操作规范至排气完毕,然后人为地在滴管下段的输液管上依照标记设计空气段进行排气,每处空气段各排气10 次。
1.2 调节器排气法 反折输液管,防止液面继续下降,将调节器下调至液面下约10 cm 处关闭,挤压滴管使滴管内充满1/2~2/3 的液体,然后一手反折调节器下端输液管并固定,另一只手捏紧调节器两侧迅速将关闭的调节器用力往上提拉,通过调节器内滑轮滚动碾压输液管,使管腔处于相对吻合状态,从而使液体向上挤压空气,排至滴管内。排气完毕,先开调节器,后松下面反折的输液管。
下滑空气段60 cm,单人单独完成操作,一次性排气成功率100%,与文献报道[1]相符;下滑空气段90 cm,10 次模拟排气全部成功,与文献报道[2]相符,一次操作即排尽空气,不需借助其他物品;下滑空气段120 cm,单人单独操作易失败,因所排空气段太长,双手不能有效配合而松开下面反折的输液管,经他人协助或使用血管钳反折输液管后,管壁虽附有少量空气,但经轻弹后排气成功。
由于人体的静脉压(30~145 mmH2O)作用,下滑空气段长度<115 cm,而运用调节器排气法最大可排空气段120 cm,即所有下滑空气段均可运用调节器排气法。此法方便、快捷,整个排气过程只需数秒钟,最多不超过1 min,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杜绝了下排法弊端,还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是一项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技术。但操作时应注意先反折调节器下端输液管再排气,排气结束后先打开调节器再松开下面反折的输液管,以防止血液反流入输液管内。
[1] 李翠萍.密闭式输液过程中莫菲氏管下空气排放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7,21(11C):3065-3066.
[2] 曾 丽,姚 惠.输液调节器巧排莫菲氏滴管以下空气[J].护理学杂志,2010,25(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