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续威,韩玉英
(哈尔滨市传染病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导致免疫缺陷,并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及肿瘤,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的综合征。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世界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治疗尚缺乏特效措施,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难以系统、规范化治疗,从而引起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率。如果能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我院于2008年成立专设机构,从事艾滋病的门诊抗病毒治疗护理工作,对12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120例病人经省级疾病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诊为AIDS,男78例,女42例;年龄23~58岁(32.0±4.3)岁;病程6 d~3年(5.1±2.0)个月,均有治疗史。
1.2 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1.3 护理干预内容:①健康教育,由专职责任护士从心理、认知、行为上进行全面系统干预,对病人讲解AIDS、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知识,采用一对一的交流方式,配合展板宣教、发放宣传手册、口头宣教、印制健康处方等,使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树立信心,以提高治疗依从性。②服药干预,使病人及家庭成员明白用药是整个治疗的基础,不可随意服药、停药或乱用药。护士应告知药物的用法及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③心理干预,此类病人一般都有羞耻、悲愤、怨恨、恐惧、负罪、无辜、委屈、无所谓等心理,针对病人不同心理状况用鼓励、说服、暗示、启发、关心等方式进行心理干预,给予精神安慰,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照顾,使病人充分认识到保持情绪稳定并积极配合治疗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根据病人的思想状态、性格特点、心理需求等,给予针对性护理,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1]。④对配偶及家庭成员的干预,护理人员对病人配偶及家庭成员提供疾病相关信息以及最新的医疗、护理进展,及时对他们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2],鼓励他们多陪伴病人,亲情有时是剂良药,亲人的支持使病人看到了生存的希望。对家属予以同情、理解、耐心倾听,帮助他们疏泄苦恼,指导家属监督病人的遵医行为。⑤定期复查干预,由于AIDS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病人及家庭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很多病人及家庭会失去信心和耐心,通过护理干预让病人树立生存的信心,以提高治疗依从性。⑥定期组织活动,电话随访,建立患者档案,成立艾滋病患者QQ群,每年艾滋病活动日联谊活动等多种方式定期组织活动,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治疗持续性与身体状况,交流了解患者的信息,给予护理指导,提高治疗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定期对病人进行治疗依从性的电话回访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家庭支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等方面,并对两组相关检查化验方面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对照组由专科门诊医护人员做常规咨询;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专职的责任护士从心理、认知、行为上进行全面系统干预。观察两年,统计其死亡率、失访率、转出率、病毒抑制率及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结果干预组死亡3例、失访3例、转出5例,对照组死亡5例、失访13例、转出4例。病毒抑制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24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CD4+T淋巴细胞平均数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论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AIDS病人治疗时间长,效果不佳,常会使病人产生焦虑不安,严重影响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的长期折磨、社会的歧视也会影响病人的治疗依从性,而积极的定期强化干预可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3]。护理干预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改善AIDS病人治疗依从性,有效降低并发症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护理干预,使病人了解按时服药、合理饮食、规律作息、良好心态等的重要性,可适当进行运动,戒烟、控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护理人员耐心、细心、真心对待病人,让病人感受到受人尊重,没有被亲人和社会抛弃,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另外,AIDS病人的随意性很强,导致服药和监测困难,加强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提供医疗信息和情感支持,有助于建立医院—家庭双重监督机制[4],对病人进行提醒和监督,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强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定期电话回访,督促病人定期复查,提高其自我监测能力。综上所述,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护理延伸的手段,能够促进AIDS病人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生存质量,达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
[1] 张萍,谢清莲.护理干预对艾滋病病人肝功能异常遵医行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5(9):15.
[2] 王雪利,张会访.护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6.
[3] 赖莉,李晓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与护理干预[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7):3031.
[4] 钟耐容,钟球,刘晋洪,等.护理干预对肺结核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国际医药导报,2010,16(1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