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双云 周珍辉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 北京 房山 102442)
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要求,动物微生物课程教研组与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定位,并按照学生应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设计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希望达到“四个一”的教学目标,动物微生物课程建设获得了校内外专家和学生的好评。
从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开始,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当前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就是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始终坚持以畜牧产业的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培养有病能治,无病会防,懂科学饲养、繁殖育种、饲料兽药营销与技术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围绕培养目标,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如何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市场需求,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动物微生物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编排对畜牧兽医专业的人才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作为该课程建设和改革的突破口,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考核等方面大胆进行改革和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动物微生物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分析和解决畜牧业生产中动物微生物与动物疾病关系的基础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特点。该课程是我院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兽医医药等专业的必修课,它需要《动物解剖》、《动物生理》、《动物生化》、《动物病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同时也是《养禽与禽病诊治》、《养猪与猪病诊治》、《动物群发病防控》、《动物外科手术》等临床课程的基础,该课程起到由理论到实践、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与生产实践联系十分紧密。该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动物养殖场、宠物医院、生物制品厂、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兽医站等应职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防疫检疫员、兽用生物制品制造工、兽医化验员等工种的考核项目。
2.1 课程设计理念 以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开发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课程的实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来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教、学、做融为一体。教学内容以实用够用为度,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
2.2 教学内容的设计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根据畜牧业发展需要,按照学生应职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学内容必须针对性和实用性强作为内容取舍与结构组合的标准,将《动物微生物》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整合的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的章节概念,以动物微生物实验室检验过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形成了八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每个项目又分为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配备了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以技能训练任务为主线,围绕技能展开理论知识的讲授。如细菌病的检验技术项目,就是整合了细菌形态学检验技术、细菌人工培养技术、细菌的生化鉴定技术、细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查、常见的病原细菌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根据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的项目和动物微生物检验技术的生产要求设计技能训练项目,做到针对岗位、针对工作。技能训练项目分为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性技能训练。将最常用、最适用的技能项目作为学生的单项技能训练项目,以随堂训练的形式进行,如细菌标本片的制备与染色观察、病毒的鸡胚接种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学生在完成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技能训练。动物微生物综合设计性实验开设的切入点是结合畜牧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以更好地适应行业企业的岗位需要,努力创造岗位真实的学习环境,实现学生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切实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科研态度,把实践教学看作是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的缩影,如鸡的大肠杆菌病的诊断,给学生提供病例,学生分组讨论,写出整个检验任务的实施过程,老师检查后帮助学生进行修改和完善。实施过程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指导和督促整个任务过程的完成,把技能训练与生产实际“零距离”结合。
2.3 教学目标 通过动物微生物的教学,达到“四个一”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插上一双想象的翅膀,给学生一双慧眼,给学生一双巧手,给学生一个哲学头脑。动物微生物种类繁多,一般肉眼看不到,而免疫学的内容也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宏观世界去理解微妙的微观世界,理解动物微生物与免疫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对各种细菌标本片和各种实验结果的观察训练,能正确描述各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正确判断各种实验结果,让学生练就一双慧眼。通过动物微生物各项操作技能的训练,给学生一双巧手,能对不同的动物传染病正确熟练地采用各种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诊断。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判断,给学生一个哲学头脑,不犯经验主义错误,不能单纯的依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判断,必须找出疾病的病因。
3.1 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客观和可接受性强等特点,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印象打下坚实基础。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学法,将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和抽象的免疫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增加了学生对动物微生物学课程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学生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对革兰氏染色的原理理解不透,教师可以将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结构彩图及每一步染色结果的变化通过多媒体课件很清晰直接地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课件的演示,很清楚地了解了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每一步的染色结果。
3.2 形象比喻教学法 形象比喻法就是教师以生动、熟悉或者浅显易懂的、具体的事物把抽象的、生疏的或深奥的事物或原理形象地表达出来,它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深奥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讲解细菌的荚膜可以增强细菌的毒力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将细菌的荚膜和鱼身外表的黏液作类比,鱼身外表的黏液特别滑,当人用手去捕抓时很不容易抓到鱼。细菌的荚膜和鱼的黏液很相似,当吞噬细胞对细菌进行抓捕时,细菌的荚膜这层粘液性物质就可以帮助细菌逃脱吞噬细胞对其的捕获和吞噬,因而容易侵入机体,增强其毒力。
3.3 三边式教学法 三边式教学法是边教、边学、边做,教、学、做一体化。三边式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和课堂内静态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任务(或项目)的实施一气呵成,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每一项操作技能,每一个操作环节。比如在学习项目二细菌的检验技术中任务三细菌的划线分离时,对该项技能的每一步操作过程,教师都有示范操作,而且多媒体课件上也显示该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拿实验材料来练习整个过程,熟练之后开始正式的实验操作,完成该项任务的学习。
3.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对这些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 教会”学生转变;从以教材为中心向以课程标准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应职岗位为中心转变。也就是将教室与工作场景融为一体,将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情景教学的氛围,在案例教学中学习技能,获得能力,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融为一体,做到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术,提高职业素质。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病鸡,告诉学生可能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混合感染,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设计细菌实验室诊断的方案,并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组织实施,老师监督和指导整个过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考核和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无缝链接。
3.5 概括总结加技巧 动物微生物课程内容多,对于难于记忆或琐碎的知识可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列表格、自编顺口溜,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可以列成表格,然后按照鸡蛋蛋白在外,蛋黄在内,外毒素的特性与蛋白类似,内毒素的特性与蛋黄类似,通过比较可以很好地掌握两者的不同;比如微生物的八大类,可以编成“三菌四体一病毒”的口诀,三菌即细菌、真菌、放线菌,四体即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再加上病毒;比如细菌的代谢产物可以编成“五素一枝梅”的顺口溜,“五素”即维生素、细菌素、抗生素、色素、毒素,“一枝”即热原质,“梅”即酶类。
动物微生物的教学内容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所以课程的考核中加大了实践操作技能的考核力度。为了客观、准确、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起到导向作用。考核体系包括四个方面:(1)动物微生物表本片的制备与观察(25%);(2)关键操作技能的考核(25%);(3)每一项操作技能平时的过程性考核(25%);(4)动物微生物理论知识的考核(25%)。通过课程考核,学生应该能熟练制备各种微生物的标本片,正确观察和判定 结果。对于一些关键的操作技能如细菌的划线分离、药敏试验、鸡胚接种、HA-HI试验等应该能规范熟练地完成整个操作过程,正确判定试验结果。将微生物学实验的成绩评定落实到每一次实验和每一个环节中,平时的过程性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实验预习情况的考核、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核、实验总结和实验报告撰写情况的考核、学生团结协作和设计创新能力的考核。理论考核点是制成关键操作技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课程考核体系是建立在学生认知和素质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微生物学的检验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经过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动物微生物课程已经有和企业行业专家编写的课程标准,以及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特色教材、实训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技能库、习题库等。动物微生物课程建设获得了校内外专家和学生的好评,校外专家评价该课程的建设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定位准确,以培养学生的动物微生物检验技术的核心技能为主,教、学、做融为一体,较好地处理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行业专家评价从事相应工作岗位的的学生具有动物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实践能力,肯学肯干,上手快,适应性强,好用。学生评价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充实,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操作技能,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今后,将进一步开发动物微生物精品课程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近几年的动物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是成功的。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教学方法的改进,考核方式的完善,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了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了专业素质,更加符合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求。但是路在脚下,任重道远,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今后将继续努力地探索,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