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春秀
(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云南 昆明650208)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将发展的目标明确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根本保障人民群众在文化、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权益,使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保障全体人民可以共享发展成果。以人为本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牢牢坚持这一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价值基础,它之所以是核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如发展的目的问题,即是在人作为主体的基础上,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是发展的目的。
要把握和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就要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首先,“以人为本”中“人”的概念。“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实当中存在的作为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具体的人,也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它是现实的存在物。在发展中的中国,“一切人”就是指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的总和。二是指人民,指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对于高等教育而言,这里的“人”就是指接受教育的大学生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群体,因此,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和教师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相关课程和活动。
其次,“以人为本”中“本”的概念。要把握“本”的含义,就要弄清楚“以人为本”的“本”为何?是以人的利益为本?人的情感为本?人的自我发展为本?还是人的需要为本?其实,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本”的含义,所以准确的说,“本”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社会观的综合体现。而“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本”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第三,“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发展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了“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和地位,即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向。马克思指出:“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国家的发展与兴亡直接受建设者的政治与思想理论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自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的多元化、开放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取得了教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伟大成绩。这一时期的青年对新生的事物充满了激情与好奇,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作为新生事物不断出现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社会中的思想观念极为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下,价值标准与文化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倾向。此外,青年群体的个性极强,他们每个人对时代、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独特判断与看法。完全的标新立异并不是我们所说的个性独立,概括的讲,个性独立指的是青年群体在这个时代里追求、保持、捍卫着自己独立的价值认同标准与见解。社会在改革的背景下逐渐的转型,价值评判标准与信仰逐渐多元化,因此当前的思想观念有多变性与差异性的特点。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手段、新方法。
互联网在我们步入了21世纪之后不再属于新鲜事物,它在不长的一段时间里如同不断扩展与生长的网络一样,在世界每一角落蔓延开来。现阶段,人们获取资源、知识及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网络。和过去相比,我们对信息储备的需求更大,处理信息资源的方式也逐渐即时化、快捷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的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如此互联网的发展还深刻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政治趋向、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身心健康、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等等。青年对新生事物极为敏感,他们的这一特性决定了他们会扮演网络冲浪的主体。我们应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引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新时期,面对新的情况与问题,我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将人置于第一位,人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归宿,这里所说的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的自我完善与解放,人的价值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会得以实现。祖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就是青年,国家的未来掌握在他们手里。所以,要想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就必须引导青年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三观,应充分重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确保他们建立起坚定的政治信仰。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如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应当以人为中心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爱、关心与情感的媒介,立足于青年个体的实际,将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并将核心内容确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政策方针的讲授。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要我们几代甚至是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我们不可以有丝毫的懈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设的主要力量为当前的青年,所以,为了确保青年学生能够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我们就必去时时刻刻的重视青年身心发展与品行。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绝不能放松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随时代的脚步,对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将以人为本与科学发展观的观点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仅仅围绕学生这一中心,充分重视学生的发展,向他们提供其所需的人文关怀。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注重自身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维持当前的稳定与和谐、培养马克思主义的建设者、实现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真正目的。为实现该目标,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应主动、积极的推动教育手段、内容与方法的不断完善,应充分学习与借鉴最新的社会科学成果,找到既能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和当前的成长规律相符合的教学模式,以期使自身的发展带动并实现全社会的进步。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我们如果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不仅可以找到青年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把握青年真实的思想情况,而且还能够推动教育模式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如此以来势必会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与健康发展。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对象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变化,因此我们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绝不能再一味的坚持以往陈旧的、传统的方式方法。有思想的人才才是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只有那些有着崇高的政治信仰与价值追求的人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里,必须牢牢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教育工作的主体包括青年,然而青年群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其并非是单一的。因此,在开展当前的教育工作时,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因地因时的选择方法。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以人为本,就需要将学生置于首要位置,就应了解学生的心声,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适当的满足他们合理的利益诉求,以期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针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们需要根据主体的多元化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与方法。现阶段,学校依然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理论培训与说服教育依旧是主要方式。学生对那些枯燥的教育方式多有抵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实际情况适当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在学生的校园文化、社团活动及公寓文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主动的组织、参与思想政治活动。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调动其创造性与积极性,应给予学生组织与学生社团以适当的自主权,充分发挥它们在青年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就在于实现人的价值,这同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所在。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学生的所有需要都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得到满足,并不意谓我们可以忽视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当前的新时期,错误的思想内容充斥在利益诉求与多元价值之中,特别是青年尚未具备成熟的分辨能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如果他们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势必会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们在对他们的正当利益诉求以充分的尊重与适当的满足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素养与政治信仰,以切实提高青年明辨是非的能力。
[1]瞿葆奎.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孙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J].扬州大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5).
[3]周健.系统提升青年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