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博舆情引导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4-07 23:05卓兴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舆情监测信息

卓兴良

(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3年公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3.09亿。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在《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微博用户中本科学历占据54%,大专学历的为25.94%,硕士学历的为7.74%,总体看来以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为主,呈现出高学历的特点。《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指出,“微博是2011年舆情事件的第一大信息源,占比达20%以上,成为第一大舆论场。侯锷、潘建新、寇佳娟等学者认为“‘微博舆情’是‘网络舆情’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传播种态,是由社会公众基于现实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感知、认识、判断与体验,而产生的一种刺激反应后所滋生的诉说欲和表达欲,并通过微博社会化媒体传播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信念、态度、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的集合。”而高校微博舆情是微博舆情在高校这一特定区域范围内的具体表现。

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思想活跃,善于表达自己的主张与观点。微博因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发布转发与评论微博操作简便等特点深受高校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喜欢,微博已经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发表个人对人、时、物见解以及社交的一种工具。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辨别微博信息真与假、是与非的能力差,易受微博负面信息所影响。高校微博舆情对高校的安定稳定、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舆论环境是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高校微博舆情特点

(一)突发性

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它将互联网、媒体以及移动通讯技术三者聚合为一,微博用户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微博用户可随时随地的发布、评论和转发微博信息,使用户“个个都是话筒”。微博用户对某一微博某一信息感兴趣,微博账户可以即时通过电脑、手机网络以及短信等多种方式关注、转发与评论。当众多的高校教师与学生某一时间段参与某一微博或某一议题相关微博的发布转发与评论,就会形成高校微博舆情,该舆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二)爆发性

基于微博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开放程度高等特点,当高校校园内发生任何一件负面的、吸引高校师生眼球的事件之后,此事件相关信息一经上传至微博就会被师生转发与评论,此事件被放大瞬间会成为高校师生舆论焦点,微博舆情瞬间爆发。

(三)复杂性

高校的师生思维活跃,参与国家、学校事务热情高,向往言论自由。微博用户匿名性且大学生网络自律性差,造成大学生未先甄别微博流通的信息真假就不负责任的转发评论微博信息。此外,国内外独对势力利用网络向高校大学生思想渗透,希望挑起大学生的负面情绪而破坏高校的安定稳定。因此,高校在微博舆情引导工作具有较大的复杂性。

二 高校微博舆情引导现状

(一)领导重视不够

当前,高校普遍存在领导对微博舆情引导工作重视不够的现象。高校微博舆情是高校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高校微博舆情关系到高校安定稳定。2009年8月份,新浪推出国内第一个微博平台——新浪微博。因微博近年来才流行起来的社交平台,微博推出到现在时间短且管理微博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高校管理者当中开通微博比例不高且即使开通了微博使用率不高或者叫他人代为管理。这就造成高校领导不了解高校微博舆情的特点以及负面作用从而忽视了微博舆情对高校安定稳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二)机构设置不健全

当前,各单位部门与个人的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缺乏统一领导、统一部署与统一行动。因高校微博舆情的突发性、爆发性、复杂性以及高校师生的特点给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及挑战,微博舆情涉及高校教学工作、师生的思想动态以及高校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工作,要做好微博舆情引导这项工作需要各单位、部门相互配合。此外,高校职能型组织管理体制的特点导致各单位、部门相互之间协调与配合完成涉及多个单位、部门的工作。这就要求学校成立一个校级的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负责领导、协调学校微博舆情的监测、分析研判、反馈与引导工作。

(三)引导人员力量不足

当前,高校个别单位、个别人针对某一涉及高校微博信息进行正面澄清或引导,引导人员数量少、素质参差不齐。高校微博舆情特点以及引导难度,高校需要成立一支专、兼职的舆情引导队伍负责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

(四)引导机制不完善

当前,高校微博舆情引导还处于一个微博对一个微博的“点对点”引导,高校未根据微博舆情产生、发展及消亡的过程建立一套完善的微博舆情引导机制。在微博舆情的监测主要通过人工搜索的方式进行微博舆情的监测,在微博舆情引导实施主要通过少数微博的点对点的引导,在微博舆情引导协调上各部门、单位缺乏统一的协调。高校要建立一套涉及微博舆情监测、信息研判、应急反应以及引导实施等环节的微博舆情引导机制,规范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提高微博舆情引导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三 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对策

(一)加强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建设

高校所发生的每一件负面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微博话题甚至形成负面微博舆情,从而给高校的安定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与高校传统宣传舆论工作相比,高校在面对微博舆情时需要第一时间监测到微博舆情、进行微博信息的分析研判并采取相应的舆情引导策略,最大限度的减少微博舆情对高校的负面影响。高校应成立学校微博舆情的引导工作机构,负责微博舆情引导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该机构应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与设备、固定人员以及一定的工作经费。因微博舆情引导工作属于高校宣传工作的范畴,该机构可挂靠学校党委宣传部。人员包括专职与兼职人员。办公设备包括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脑等硬件设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引导系统等软件设备。

(二)构建高校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沟通协调与引导机制

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研判是微博舆情引导的前提,微博舆情监测关系到高校微博舆情引导时效性,是舆情引导的基础。分析研判关系到微博舆情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舆情引导重要环节。沟通协调是舆情引导工作关键,贯穿着高校微博舆情引导的整个过程。

高校微博舆情监测涉及高校教学、后勤管理、教师与学生思想动态等高校教学与行政工作的各个环节。因高校工作方面广,微博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传统的人力搜索、甄别网络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微博舆情监测的需要。高校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应购买和运用专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通过采集、分析以及呈现等流程,对涉及高校的微博信息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并根据舆情监测系统呈现的信息编写每个月、每周或者每个的微博舆情报告。

微博舆情引导工作机构工作人员根据微博舆情报告进行微博信息的分析研判,定期向各个部门反馈当前的舆情信息。当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出现对高校的安定稳定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信息时,高校微博舆情引导机构工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反馈、求证相关舆情信息,并实时关注事件及舆论发展的动态,在对负面舆情了解、调查的基础之上制定舆情引导对策。微博舆情管理部门定期的把微博舆情报告以及引导对策通过邮件或者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微博舆情引导工作队伍以及高校微博意见领袖等人员,让微博舆情引导队伍通过微博及时进行舆情引导。

(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微博舆情引导队伍,提高微博舆情管理的有效性

高校微博舆情引导队伍是微博舆情引导执行者,引导队伍人员应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了解学校动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以及熟练使用微博等素质。微博舆情引导队伍可由专职与兼职人员组成。专职人员主要是微博引导机构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微博舆情监测、分析研判以及组织协调等工作。兼职人员可由学校宣传部门所有工作人员、各单位部门专门指定舆情管理人员、所有思想政治辅导员以及部分学生干部,兼职人员主要负责高校微博舆情监测以及微博引导的具体执行。

(四)培育高校“组织-教师-学生”微博圈,为高校微博舆情引导提供有效着力点与落脚点

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既是高校微博舆情产生的主体也是微博舆情引导的主导力量。高校微博舆情引导队伍人员微博声望以及粉丝数直接影响着高校微博舆情引导的时效性与有效性。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培育高校“组织-教师-学生”微博圈,让微博舆情引导人员通过微博圈掌握微博舆情第一手信息的同时可以了解微博舆情引导实施的效果。

在高校“组织-教师-学生”微博圈构建中,在组织方面主要包括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官方微博、学生团体以及班级微博等团体微博;其次,在教师方面主要包括机关行政人员、两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等微博;在学生方面主要包括校院两委会、社团、班级等学生干部微博。通过组织、教师与学生等三方面的团体、个人微博,形成稳定的微博信息交流、共享微博圈。

(五)加强高校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建设,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微博作用

在高校微博舆情引导上,高校要充分发挥宣传部门以及各类媒体的主导作用。高校宣传部门负责人要提高对微博这一新媒体的认识,注重发挥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功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微博宣传作用探索,加强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建设,努力推进传统媒体工作进微博。在传统媒体微博功能定位上,除了要发挥传统媒体宣传功能之外,还应该把微博建设成为学校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使学校通过微博这一方式了解师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看法以及收集师生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六)挖掘、培育、引导高校微博意见领袖,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引导的作用

意见领袖是传播学的经典概念之一。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微博时代的意见领袖具有亲和力、跨界性、圈群化、集权性以及积聚性等特点,能够影响粉丝以及微博舆论走向。高校应该注重挖掘、培育自己的微博意见领袖,加强高校微博意见领袖的制度化建设,注重培养意见领袖自律及引导能力,发挥意见领袖在微博舆情引导的积极、正面作用。

[1]侯锷,潘建新,寇佳娟.微博时代.政务微博事务指南[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8.

[2]刘锐.微博意见领袖初探[J].新闻记者,2011,(3).

猜你喜欢
舆情监测信息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订阅信息
舆情
舆情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
舆情
不穿戴也能监测睡眠
展会信息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