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县级行政建制沿革和等第划分探究——以封丘县为例

2013-04-07 23:05靳美艳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封丘县黄河

靳美艳

(上海大学 历史系,上海 200444)

在中国两千年来的地方政府层级变迁过程中,县级政区是最稳定的一级基础政区,皇帝任命的地方官员到县级为止。[1]317县的划定是确定其他层级的基础,因此对县级政区的研究不容忽视。今封丘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属黄淮海平原的一部分。“西界原阳县、延津县,北部与滑县为邻,东北与长垣县接壤,南和东南与开封市、开封县、兰考县隔河相望。黄河从县南和县东流过,境内流长 56公里。新(乡)一长(垣)公路由县城通过,106公路由长垣县入境通往开封。”[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改革,1986年封丘县划归河南省新乡市管理,一直延续至今。本文主要梳理封丘县的历代行政建制沿革,并从中探究其等级变化发展的规律及其原因,以期能引起大家对黄河中下游沿岸县一级政区研究的重视。

一 封丘县行政建制沿革

封丘之由来开始于封父国。“封丘县,府(开封府)北,至直隶滑县一百四十里,古封父国,《左传》赐封父之繁弱,是也。”丘,坟墓之意,“封丘”即封父的坟墓。封父相传是炎帝的后裔。

春秋时期,齐、晋、吴诸侯国,为防楚国北侵,曾在这里召开三次兵车之会,最早的一次是公元前586年的虫牢之会,“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虫牢郑地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3]439-2《后汉书》云:“封丘有桐牢亭,或曰古虫牢。”由此可证,虫牢会盟确是在封丘县。公元前529年的平丘之会;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近济水。夫差欲霸中国,尊天子自去其僭号,而称子以告令诸侯,故史承而书之。”[3]1027-2现在的封丘县还留有黄池遗址,存有“古黄池”碑一座。

封丘县正式建制的开端是汉朝。“祖与项氏战,厄於延乡,有翟母者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焉。”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打败,逃经延乡,遇翟母赠饭。刘邦称帝后,为感谢当年翟母救命之恩,便封翟母为封丘侯,设封丘县于延乡,“始置封丘县”。

《汉书》载:“陈留郡,武帝元狩元年置,属兖州。县十七: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外黄,封丘,濮渠水首受(洓),东北至都关,入羊里水,过郡三,行六百三十里。”[4]1558由此可知,汉朝时期封丘县属于兖州陈留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陈留郡,汉武帝置,太和十八年罢,孝昌中复。领县三。封丘,二汉、晋属。真君九年并酸枣(今延津县),景明二年复。治封丘城。有封丘台、白沟。”[5]2532-2533白沟即翟沟,《读史方舆纪要》卷47《河南二》载:“翟沟在县南八里,即白沟也,音转为翟,西接黄河支流,引渎东流,缳带萦纡,澄澈如鉴……自阳武县流入,又东南经祥符县境,今涸。”晋朝时期封丘县属陈留郡,南北朝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448),撤销封丘建置并入酸枣。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又恢复封丘县建置,仍属陈留郡。北齐高洋建国(550),又撤销封丘归酸枣县。

隋开皇十六年(589)第二次恢复封丘县建置,封丘复属兖州,“东郡开皇九年置杞州,十六年改为滑州,大业二年为兖州。统县九。封丘后齐废,开皇十六年复。”[6]843武德二年(619)又恢复原名,但改属于汴州。这一阶段名称更改之频繁和政治不稳定有很大的关系。

宋朝时,封丘属开封府,“开封府。贡方纹绫、方纹纱、藨席、麻黄、酸枣仁。县十六:开封,赤……封丘,畿。”[7]2106-2107

金沿袭宋朝的制度,仍属于开封府。“开封府,上。县十五:开封、祥符、阳武、通许、泰康、中牟、杞、鄢陵、尉氏、扶沟、陈留、延津、洧川、长垣、封丘。”[8]588

元朝,“汴梁路,上。县十七,开封,下。倚郭。祥符,下。倚郭。中牟,下……封丘,中。金大定中,河水湮没,迁治新城。元初,新城又为河水所坏,乃因故城遗址,稍加完葺而迁治焉。”[9]1401-1402封丘濒临黄河,黄河水的稳定与否严重影响着封丘城的安稳。

明朝,“开封府,元汴梁路,属河南江北行省。洪武元年五月曰开封府。八月建北京。十一年,京罢。领州四,县三十……封丘,府北。南有大河。西南有荆隆口,一名金龙口。弘治二年、五年,万历十五年,崇祯四年、五年,河屡决于此。又西北有沁河,弘治六年淤。西南有中栾镇巡检司。”[10]978-979《读史方舆纪要》中载:“中栾镇在县南,大河北岸,元人运道以此为中顿。明初,徐达下汴梁,驻军中栾,然后率步骑入虎牢,既又规取河北,复自中栾渡河,下卫辉,是矣。”元、明时期,黄河泛滥频繁,封丘位于黄河北岸,与其相邻,地势低,所以黄河水屡屡决堤于此。

清朝前期沿袭明制,封丘县属于开封府。到乾隆中期,封丘县改属卫辉府。“卫辉府,清初沿明制,领县六。雍正中,割开封之延津、直隶大名之浚、滑来隶,胙城省。乾隆中,割开封之封丘、归德之考城隶。”[11]2081

由此可见到乾隆中改属卫辉府,这一划分一直沿袭到中华民国。笔者通过查阅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推测,此次封丘县改属于卫辉府的原因是封丘县已经位于黄河以北,划归卫辉府有利于行政管理。

二 封丘县等第的划分

县的等第划分随着县级政区的出现而随之出现,最开始划分的依据是人口的多少,但是“从东汉开始,除以县的户数多寡分等外,还将首都所在县的等第明确地放在一切县之上,唐代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规定为地位、户口与地理条件的综合,并以之分全国的县为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望、紧两等县带有冲繁性质,表示地理位置重要而又事务繁剧,所以数量不多。”[12]141-143从唐朝开始,县的分等标准明确,所以在相关史料中关于封丘县的等第级别有明确记载的也是从唐朝开始。《新唐书》:汴州陈留郡,雄。武德四年以郑州之浚仪、开封,滑州之封丘置。……封丘,紧。雍丘,望。[13]989京都所直接管理的为赤县,京之旁邑为畿县。望、紧两等县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又事务繁多,所以数量很少,但是唐朝时的封丘县就划分成为了紧级别,可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到五代宋时,由于京都的迁移,宋朝的东京离封丘五十里,封丘县的等第继续上升,成为畿县,属开封府。据《旧五代史》、《宋史》记载,封丘属开封府:“升开封、浚仪为赤县,尉氏、封丘、雍丘、陈留为畿县”。“开封府……县十六:开封,赤……封丘,畿。”封丘县升为畿县,当时的汴梁是都城,封丘可以称之为京之旁邑,因此升为畿县。但是除了地理位置离宋朝都城东京距离近之外,笔者认为也与赵匡胤在封丘县发动陈桥兵变有关系。

宋太祖建隆元年(960),赵匡胤借出师抵御契丹之机,在封丘县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宋史》载:“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14]3-4

把封丘县的地理位置提高,一方面是宋太祖起事之地,另外也是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宋太祖是自己黄袍加身还是众将士拥护其为天子,这还有待考证,但是起事之地为陈桥驿,已是非常确定。当时封丘县陈桥驿还在黄河南岸,宋太祖可以及时返回汴梁发动兵变。元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泛滥频繁,对沿岸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黄河改道多次,在诸多次的改道中,发生于金章宗明昌五年的改道对封丘的影响最为深远。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决阳武县光禄村故堤,改道南徙,封丘县由黄河南岸变为黄河北岸。在《金史》卷10《章宗二》中也有记载:“八月辛亥,至自景明宫。壬子,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洪水大溜致流经长垣、商丘入泗水,注入淮河,黄河主流南移入淮。”通过研究封丘位于黄河南北的位置可以解决诸如赵匡胤发生陈桥兵变为何能如此迅速地回到汴梁的问题。宋朝时期,封丘县位于黄河以南,赵匡胤不必渡黄河可直接回汴梁。

封丘的等第划分在北宋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我们也可以从北宋都城门的命名略之一二。北宋东都外城的北门有一个城门是以“封丘门”命名。《东京梦华录·东都外城》记载:“城门(东京城城门)皆瓮城三层,屈曲开门。唯南薰门。新郑门。新宋门。封丘门。皆直门两重。盖茨此系四正门。皆留御道路故也……北城一边。其门有四。从东约陈桥门。次约封丘门(北郊御路),次约新酸枣门。次约卫州门。”封丘县位于开封的北面又与其接壤,东都外城北有一门命名为“封丘门”,封丘门与东南西北四条御街相连,是在不同方向上的四座主要城门之一。所以笔者推测过封丘门往北就是古代封丘的地理区域。封丘与东京城有一条御街直接相通,交通便利。由此可看出封丘县对于宋都东京的重要性。

金朝时期北宋政权已经灭忙,南宋偏安一隅,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封丘的等第级别也随之下降,到元朝已经成为中,《元史》中载:“封丘,中”。

明代除了简单的上、中、下三等级分法,还开始出现以繁简之例为府州县分等,“这一新分等法从出现端倪到逐渐成形以至全面采用,贯穿了明清两代,延续了 500多年之久。”[12]146按此划分,《清史稿》载“封丘,繁”。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对清代冲、繁、疲、难四字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做了详细的论述,行政业务多曰繁。虽说清朝时期封丘属于繁级别,但是由于距离政治中心远,再加之黄河频繁决堤对其的破坏,封丘县的地理位置重要性已经开始下降。

三 小 结

封丘县的建置始于西汉初年,汉朝时封丘县属于兖州陈留郡。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统一,期间除东魏时期均属于陈留郡。隋初复置属兖州。唐代,封丘属陈留郡;五代袭唐制;宋金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清初沿明制,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改属卫辉府;《汉书》、《魏书》、《隋书》的记载在唐代李吉甫撰写的《元和郡县图志》卷7《河南道三》都得到了印证:“河南道管汴州、宋州、亳州、颍州。汴州管县六个: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封丘县,紧。南至州五十里。古之封国,左传鲁封父之繁弱,是也。后属卫,亦属魏。汉高祖与项羽战,败于延乡,有翟母者免其难,故以延乡为封丘县,以封翟母,属陈留郡。后魏并入酸枣。宣武帝又置封丘县,属陈留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汴州。”由此观之,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封丘县的政区隶属和改易比较频繁,但是名称改易非常少。宋代之前封丘大多属于陈留郡,宋代之后改属开封府。

宋代之后,其建制沿革更多的受到政治中心转移、河渠河道变迁以及黄河泛滥的影响。在等第级别上,唐朝时期封丘是紧,五代宋是畿,到金朝时期又下降到中,封丘历史行政等级经历了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式的发展,究其原因,应是封丘县离当时政治中心的远近和黄河对其的影响。宋时封丘距东京(今开封)五十公里,位于京城之旁,而当时汴河交通便利,水路交通发达,加之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所以封丘被划分为畿县,政治地位相对重要。金明清时期政治中心北移,再加之这一时期黄河泛滥(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比较频繁,使其遭受重大的水灾,封丘的地位随之下降。

[1]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封丘县志编纂委员会.封丘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3]丁仁炜.宋本十三经注疏宋本春秋左传注疏附校勘记卷26[M].1887.

[4]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5]魏收.魏书卷106地形志中[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魏征.隋书卷30地理中[M].北京:中华书局,1973.

[7]脱脱.宋史卷85地理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脱脱.金史卷25地理中[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宋濂.元史卷49地理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0]张廷玉.明史卷42地理三[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1]赵尔巽.清史稿卷62地理九[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周振鹤.中国历代行政划分的变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3]欧阳修,宋祈.新唐书卷38地理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脱脱.宋史卷1太祖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猜你喜欢
封丘县黄河
天然的指南针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我爱家乡的田野
封丘县
封丘县卫计委认真贯彻落实新《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封丘县土壤养分现状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