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张兵, 龚泗琪, 李永山
(合肥工业大学 人文与素质教育中心,合肥 230009)
二战后核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和扩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试图掌握和使用核技术,但是核技术武器化的严重后果是人类面临核袭击的几率大增,特别是如果恐怖主义利用核装置制造恐怖活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核国家,其核战略思想直接影响到世界和平与安宁。胡锦涛同志核和平战略思想体现了中国在国际核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因此,深入分析胡锦涛同志核和平战略思想的形成、本质和意义,有利于强化中国在国际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1)核军控和核裁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核武器自从诞生以来就具备大规模杀伤性特点,其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以及放射性沾染所造成的破坏毁伤程度,是传统武器所无法比拟的。统计表明,美国所贮存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100次以上[1]。核武器一诞生就是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高悬在人类头顶上,使人类处于核恐惧之中。因此,核军控和核裁军是人类为了挽救自身、避免恐惧而发自内心的呼唤。自核武器用于实战以来,人们已经进行了四次集中性废核运动。
1945-1947年以罗伯特·奥本海默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推动掀起第一次废核武器运动,他们起草了《弗兰克报告》建议控制和消灭核武器。在他们影响下,1946年美国提出了“巴鲁克计划”,建议成立一个全面管理原子能开发和利用的权威国际机构。后来由于美苏核战略分歧,这次废核武器运动无果而终。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推出“星球大战”计划,提出一整套核战争思想,美国民众由此掀起第二次废核武器运动高潮。后来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费用昂贵、技术难度大,以致美国政府不得不在90年代中期宣布中止该计划。但是,基于反核理念而起的运动效果并不明显。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国内掀起第三次无核武器运动。美国一些智库、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开始公开质疑美国核态势,要求全面废除核武器。但是,进入21世纪,美国保守势力上台以及发动一系列战争,使得核武器威慑性再度上升,第三次无核运动依然无果而终。
2007年,美国亨利·基辛格等四位前政要在《华尔街日报》撰文呼吁所有核武器国家继续大幅度削减核武器,并尽快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争取建立一个无核世界,掀起第四次无核运动高潮。2009年4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布拉格发表演说,美国政府将致力于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
因此,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一直锲而不舍地追求无核世界,核军控和核裁军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2)世界核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危机潜伏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核威胁形势并没有改观,反而越演越烈、危机潜伏,主要体现为:第一,某些被美国敌意的国家决意要发展核技术,以此强化对美国的抗拒力量。2006年和2009年,朝鲜两次进行地下核试验。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了有关伊朗核问题的研究报告,称伊朗曾从事与核爆炸装置有关的活动,可能至今仍在进行。第二,核材料流失的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俄罗斯官方曾经公开承认境内核材料被盗,其核工业企业丢失了大约“几克”的武器级铀和“几千克”核燃料用的低浓铀[2]。1996年以来美国至少有1 500多个放射源失踪,其中一半找不到。西欧国家估计每年有70个放射源丢失[3]。第三,拥有核潜力国家越来越多。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通过公开核试验,成为事实上的核国家。日本和以色列是公认的具备制造核武器能力的国家。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声称,除了那些已经宣布拥有核武的国家之外,一些报告估计现在有40多个国家拥有制造核武器的技术和知识[4]。第四,核军控国际条约执行力度不够。《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核不扩散机制的基石,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其执行者,但是在执行防扩散机制过程中,该机构受到少数大国的影响,大搞多种核查模式和双重标准,损害该条约的公正性。因此,世界核形势发展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客观上迫切需要对世界和平事业和人类自身安全的高度关注。
(3)中国崛起带来安全环境复杂性和大国责任性 冷战结束以来的20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令西方国家瞠目结舌。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崛起引起周边国家密切关注,它们以一种复杂心态审视中国的未来。与经济崛起相伴的国防现代化的推进,使得与中国有领土、海洋纠纷的印度、日本等国家,对我们保持高度戒备。我国周边的中小国家,也试图引入区域外大国,以此平衡中国影响力。因此,中国在国际核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是它国衡量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方向标。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影响力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望值也是越来越高,希望中国承担大国责任。因此,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4)继承了中国政府一贯核战略思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核讹诈,我国被迫发展尖端核技术。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中国核战略思想正式形成。10月16日,中国政府在《人民日报》发表申明,“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建议“召开世界各国首脑会议,应当达成协议,即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很快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承担义务,保证不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区使用核武器,彼此也不使用核武器。”1965年毛泽东在会见斯诺时说:“美国人就没有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承诺了,从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第一天就承诺了。中国的这个政策是不会变的。”[5]1975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新西兰新闻代表团时指出,“中国对核武器有两项基本原则:第一,所有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要承担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义务;第二,要使世界各国,不管有核国家还是无核国家,也不管大小,各国平等参加,共同达成协议,彻底销毁核武器。”[6]1990年2月13日,江泽民视察二炮机关时,指出“我们发展战略核武器,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防御,是积极的防御。”可见,中国历届政府一贯坚持避免使用核武器,主张进行核裁军,核武器仅仅当作威慑手段。因此,中国历届政府的核战略思想是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
(1)反对核扩散,维护世界和平 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大国,并且是《核不扩散条约》的缔约国,因此有义务和责任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核扩散。2006年、2009年朝鲜进行两次地下核试验后,中国在安理会支持处置朝鲜的第1718号决议和1874号决议。2007年2月,中国公布修改后的《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管制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对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出口实行严格管制,防止核两用品及相关技术用于核爆炸目的或核恐怖主义行为。在2010年4月13日华盛顿核安全首脑峰会上,胡锦涛强调,“中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依法防范核材料非法贩运。”总之,中国以负责任的态度,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不支持、不鼓励、不帮助任何国家发展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和平谈判手段解决世界核危机 尽管核扩散不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不利于人类安全与幸福,但是,中国对于解决核扩散核危机的手段是坚持和平谈判,反对诉诸武力。2009年9月24日,胡锦涛在纽约《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讲话中,呼吁“为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要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增加各国安全感。”2010年4月13日,在华盛顿核安全首脑峰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核安全挑战 共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讲话,指出“各国应该充分利用现有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和渠道,分享核安全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和执法合作。应该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核安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2011年6月10日,胡锦涛接受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热点问题,反对任意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7]总之,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和合作旗帜,通过谈判协商手段解决一切核危机。
(3)中国恪守承诺,做负责任核大国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五个核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中国恪守承诺,做负责的核大国。胡锦涛在核安全首脑峰会上,郑重重申“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为展示中国负责任的核大国形象,胡锦涛在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的讲话中,承诺“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总之,中国作为核俱乐部成员,始终以高度负责任态度重视核安全,坚决反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
(4)尊重和理解对核能和平利用和开发 在化石燃料日益造成气候异常的趋势下,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在确保核电设施安全前提下,其将成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重要选择。1968年开始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的宗旨之一就是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赋予缔约国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2009年9月,胡锦涛在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上呼吁,“充分尊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应该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为和平目的开发利用核能。”2010年4月,胡锦涛在华盛顿核安全首脑峰会上再次呼吁,“切实处理好核安全与和平利用核能的关系。核安全措施应该有利于为各国和平利用核能营造有利环境,促进该领域国际合作。”2008年9月6日,胡锦涛会见到访的伊朗总统内贾德时指出,“中方尊重伊方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总之,中国支持世界各国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推动核电、核安全、核技术应用等方面技术合作和援助。
(1)为中国参与解决世界核危机赢得主动权 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顺应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意愿,坚定反对核扩散,同时尊重和理解各国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为中国参与和解决世界核危机赢得主动。2011年4月14日,胡锦涛在华盛顿就核安全问题发表讲话,美国白宫、国际原子能机构官员和美日韩媒体都作出了积极反应。白宫将中国提出建立核安全示范中心列入各国在核安全峰会上作出的重要承诺之一,并公布在白宫网站上。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安全办公室主任安妮塔·尼尔松赞赏中国“在处理核安全问题、向邻国提供相关援助以及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方面,为其他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8]因此,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为中国参与解决世界核危机奠定了基础。
(2)为我国在国际社会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 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与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地位和责任是相称的。在安理会核不扩散与裁军峰会以及华盛顿核安全首脑峰会上,胡锦涛一再呼吁,拥有核武器国家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对朝鲜核试验进行了强烈谴责,另一方面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朝核危机,避免局势激化和升级,不利于朝鲜半岛地区和平稳定。在伊核问题上,中国一方面对伊朗核计划表示关注,敦促伊朗与六国进行会谈,另一方面明确支持伊朗有和平利用核能权利,反对武力解决伊核危机。可见,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是依据国际核不扩散条约以及联合国宪章原则来处理核危机,树立了中国在解决世界核危机问题上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3)有利于中国与美国等大国在核危机问题上展开合作 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顺应世界潮流,也符合一些大国的某些利益诉求,有助于中国和这些大国一起合作解决世界核危机。9·11事件以后,防扩散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关注点,美国牵头组织防扩散安全倡议,虽然中国没有加入,但是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与该倡议的宗旨原则接近。尽管中国反对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也认为制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为了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和作用,推动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中国在安理会还是多次与其他大国一道投票赞成制裁伊朗的决议。总之,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使得我国与西方大国在处置世界核危机问题上找到了契合点。
(4)有利于促进地区和平与安全稳定 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强调通过谈判手段,反对诉诸武力来解决世界核危机,有利于缓和地区紧张局势,维护了地区和平和安全稳定的局面,符合地区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2006年10月,朝鲜逆国际核不扩散潮流,悍然实施首次核试验,中国进行了强烈谴责,同时呼吁各方冷静应对,坚持通过协商对话和平解决问题。2009年7月,朝鲜因第二次核试验遭到国际社会严厉制裁而退出六方会谈,中国还是认为,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本地区及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特别是防止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和激化。因此,胡锦涛核和平战略思想对于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做出了重要贡献。
[1]郑 羽,黄立茀.论两大社会体系间的矛盾在80年代的新态势[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1):75-80.
[2]辛 文.安全警卫出现漏洞 俄罗斯失窃核材料严重[J].国外核新闻,2002,(12):16-17.
[3]王 超.核恐怖和核安全以及核材料保障[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2,(12):39-42.
[4]宗 和,银 泉.全球40多国能造核武器[EB/OL].(2004-09-27)[2012-09-03].http://news.sina.com.cn/w/2004-09-22/07523741717s.shtml.
[5]夏立平.论中国核战略的演进与构成[J].当代亚太,2010,(4):113-127.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92.
[7]中国外交部.胡锦涛接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媒体书面采访[EB/OL].(2011-06-11)[2012-09-03].http://www.fmprc.gov.cn/chn/gxh/tyb/zyxw/t829696.htm.
[8]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美国对胡锦涛在核安全峰会上的讲话作出积极反应[EB/OL].(2010-04-15)[2012-09-03].http://www.gov.cn/jrzg/2010-04/15/content_1582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