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家云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靖江 214500)
方药外用
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32例
褚家云
(江苏省靖江市中医院肛肠科,江苏 靖江 21450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6.8%。结论: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显著。
肛门湿疹;中药熏洗;治疗观察
2008年以来,笔者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湿疹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32例中,男15例,女17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2年;单纯性肛门湿疹22例,混合痔合并湿疹9例,肛瘘合并湿疹3例;急性湿疹18例,亚急性湿疹8例,慢性湿疹6例。
诊断标准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表现为急性肛周皮损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的小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可有皮肤糜烂、潮湿、渗液、伴有瘙痒;亚急性肛门皮疹炎症减轻,皮损以小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慢性肛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色棕红或灰白,肛缘及肛管可有皲裂。
药用苦参10g,黄柏6g,地肤子10g,荆芥10g,防风6g,白鲜皮10g。急性肛门湿疹加用苍术10g,车前草10g,明矾10g;慢性肛门湿疹加用川芎6g,当归10g。亚急性肛门湿疹介于急慢性之间,根据病情区别风、湿、热及血燥各方面轻重缓急参考以上方药,灵活配制。药物均取免煎剂,2000mL开水冲泡,60℃左右时熏蒸,待水温适度不烫伤皮肤时,外洗坐浴15min,每日便后、睡前各坐浴1次。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肛门不适感消失,肛周皮肤恢复正常,且1年内无复发。好转:肛门不适感减轻,皮损范围缩小或潮湿减轻,皮肤仍未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和皮损无明显改变。
痊愈21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用药7~14天,平均10天。
肛门湿疹属中医“浸淫疮”范畴,乃脏腑功能失调,湿热内聚,气机不利,腹感外邪,充于腠理,风、湿、热邪相搏,阻遏气血运行,浸淫肌肤所致;或因湿热、内蕴,伤及营血,血热生风,游溢肌肤而起。《外科正宗》谓:“血风疮乃风热、湿热、血热三者交感而生,发则瘙痒无度,破流脓水,日渐成片”。中药方中黄柏、苦参、地肤子、白鲜皮清热燥湿,荆芥、防风祛风止痒。急性期多湿热,宜清热除湿祛风,故加用苍术、车前草、明矾;慢性期多血燥,宜养血润燥祛风,加川芎、当归。诸药合用,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之功。
肛门湿疹是非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发病因素有以下几种[1]:①变态反应。如病灶感染、致敏的食物、药物或接触某些致敏物品。②疾病因素。如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肠道寄生虫病等的患病过程中,对某些过敏性物质感受性增强容易诱发。③局部病变。如痔、肛瘘、肛裂、肛门失禁等疾病的慢性炎症刺激,也可诱发。④刺激性因素。肛门之间受到碘酒、酒精、强酸强碱等刺激而诱发湿疹。⑤神经功能障碍及内分泌失调。因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忧郁、失眠等也可诱发。药理研究认为,苦参对于I型变态反应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荆芥可增强皮肤血液循环,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对多种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车前草、明矾、川芎对多种致病细菌有抑制作用。中药熏洗坐浴可借助热力作用刺激肛门局部皮肤,促使皮下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降低局部肌肉和结缔组织张力,缓解平滑肌痉挛,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消肿止痛、促进水肿吸收的目的[2]。
坐浴中药均采用免煎颗粒,不仅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全部特点,又具备不需煎煮,直接冲泡,使用量少,安全卫生,携带方便等优势。
[1]周文华,刘月玲.治疗肛周湿疹140例的体会[J].当代医学,2009,15(33):53.
[2]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38.
R266.571
B
1004-2814(2013)08-677-01
201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