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颖
水针治疗臂丛神经痛30例
姜颖
(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江苏 226600)
针刺疗法;水针;臂丛神经痛;穴,极泉
夏治平教授擅长用针药结合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以运用药物进行特种穴位注射治疗各种神经痛见长。笔者自2008年以来跟随夏教授学习,对其运用水针治疗臂丛神经痛30例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30例臂丛神经痛患者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5 d,最长6个月。所有患者均已排除结核、肿瘤及外伤等疾病,并经神经科确诊。
取极泉穴。用呋喃硫胺(长效维生素B1)20 mg、维生素B120.5 mg、当归注射液4 mL(有时可加至8 mL)、野木瓜注射液4 mL(或伊痛舒注射液4 mL)、地塞米松2~5 mg、2%利多卡因5 mL、氯化钠注射液10 mL(注意上药中不能用复方当归注射液,因其与维生素B1混合后即发生沉淀,但复方当归止痛效果优于当归,必要时可使用该药4 mL,同时减去当归和呋喃硫胺),以20 mL注射器抽取药液备用。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手置头上,使腋下充分暴露,此时将针头换成5号穿刺针,从极泉穴(避开腋动脉)向肩沟深部(针尖向上并向内微斜约15°角)进针,此时针下阻力甚小,可进针9 cm深,针芯回抽无回血,注入药液2~3 mL,将针尖退出1.5 cm,再将针芯回抽无回血,再注入药液2~3 mL,如此再退再注,直至针尖距皮肤仅约3 cm时不再注射,将针头退至皮下,调整角度后再刺入约4.5 cm深时,作腋部前后方向扇形散开注射4~5个点,每点均需退至皮下调整角度。如颈与锁骨部不痛者,则将药液全部注入腋下;如颈与锁骨部疼痛者,则留药液3~4 mL,改用短针尖注入颈部相应夹脊穴中。因药液直接注于臂丛神经干通过部,故注射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如注射后患肢萎软无力者,止痛效果更佳。若注射时运用轻慢提插手法,探取有效针感,使酸麻感向肩背及患肢放射后再注入药液则止痛效果甚佳。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
临床治愈:肩背部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自如,颈项及上肢无不适感,可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显效:肩背部疼痛基本消失,颈项及肩关节活动时尚有不适,劳倦后及天气变化时,仍可有疼痛发生。
有效:肩背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在运动时仍有疼痛,上肢运动功能有所改善。
无效:肩背痛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及肌肉萎缩程度无变化。
30例患者治疗后临床治愈25例,占83.3%;显效3例,占10.0%,有效2例,占6.7%;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
臂丛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本病是由于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稽留肩臂腋部经络,或跌打损伤,瘀血阻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致。从解剖学角度看,臂丛神经是C5-8及T1-2的脊神经前支组成,分布于上肢的肌肉和皮肤。其循行自斜角肌肉间隙走出,行于锁骨下动脉的上方,经锁骨之后进入腋窝。在腋窝内,臂丛神经围绕腋动脉形成内、外侧束和后束。选择极泉穴,可将药物注射于腋窝深部,可以直接作用于臂丛神经,使药物充分吸收并发挥功效,从而使其局部血管床增加,血流量加大,血管通透性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进神经根炎性水肿的吸收和各种代谢物的排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可营养神经,当归注射液能补血活血化瘀,地塞米松消除炎性水肿,利多卡因阻滞神经的传导,生理盐水便于药物扩散,将这些药液混合通过穴位注射的方法作用于局部,以达到清热除湿、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
2012-05-03
姜颖(1970 - ),女,主治医师
1005-0957(2013)01-0044-01
R246.6
B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