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中教师魅力的思考

2013-04-07 16:03程慧琴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叶先生叶嘉莹大学语文

程慧琴

(福建江夏学院 人文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大学语文”作为近现代中国高等学校施行本国语文高层次教育的传统课程,迄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功用等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们争论不休的焦点。然而大学语文课程的传授者——教师,在该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其教学目的,则鲜有学者关注。

当前,随着世界文化格局的显著变化,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将本国语言文学列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或限选课。因为任何学科的学习、研究和开拓创新,都必须具备扎实而深厚的本国语文基础。而在未来的世界文化格局中,汉语言及汉语所承载的中国文化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这也就给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再也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用知识体系和知识点去构建汉语的教育,甚至将文学作品如解剖尸体一样,支离破碎,没有美感,只为功利,使得任何美文进入到这个系统后都变成了“裹脚女人”。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充分发挥自己“媒介”的作用,挣脱传统的“裹脚布”,引领学生尽情分享文学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在大量吸收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神采飞扬地享受大学生活?

语文教育应当是理想主义者从事的职业,是一种诗化般的美育。而在这诗化般的教育中,教师独领风骚。教师既是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引领者,也是让学生在诗化般的语文教育中感受美感的魔术师。因此教师独有性魅力在整个语文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影响到文化传承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听课的欢迎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性魅力,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喜欢与不喜欢。

所谓教师的个性魅力(这里主要指大学语文教师),我以为至少包括气质风度、思想深度、知识涵养、珠玑妙语、博闻强识、学术造诣和人格吸引力等方面。只有将这几个方面完美地融合起来,教师才能进入理想的语文教育境界,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语文天地,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语文教育也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

一 在“授业”中张扬个性魅力

人类教与学的知识一般分两种。一种是“普遍的知识”,它往往和实际利益与运用没有直接关系,而是关系到人类对自己、世界、自然及宇宙的一般认识和理解,即是人们常说的“基础理论”。这些基础理论虽然不能产生实际的利益,没有实用价值,但对人性的完善和提高,对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种则是“实用知识”,即广义上的技术。这类知识与社会需要密切相关,能给人类带来直接的利益,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上述两种知识都是现代人所必须的,但是作为一个大学语文教师,真正能吸引学生的,并产生终身魅力的还是第一种知识,即人文科学知识的文化底蕴。一个文化底蕴不足的教师,永远成不了“大师”,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教书匠”。

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大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照着文本宣读或解说的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厌倦感。现代学生更喜欢那些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幽默风趣、富有个性的教师。而且教师学识、兴趣、特长的丰富性,往往又与丰富的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紧密相关,二者融合的结果表现为教师个性魅力的丰富性,这种丰富的个性魅力将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这样的教师将会象一块磁石一般,牢牢地把学生吸引在自己的身边。南开大学词学大师叶嘉莹教授就是这样的一块磁铁。在功利浮躁实用的当今社会中,为了能够聆听叶先生的文学课,许多学生宁愿撬掉专业课,这种现象确实不多见,但也绝不是偶然的。

因为个性魅力始终是叶嘉莹教授“授业”影响力的浓重底色。她热情浪漫,衣着精致漂亮,文雅大方。她的课常常“跑野马”,却又出口成章,随手拈来,便成丘壑,一个精彩还未醒清,另一个精彩又接踵而至,深入浅出,入情入理,让学生犹如一只被困在暗室之内的飞萤,突见门窗之开启,始脱然得睹明朗之天光,辨万物之形态,体现出十分深厚的学识涵养。她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字字珠玑的谈吐降服了所有听课的人,唤醒青年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放弃了“有用”的专业课,静下心来,聆听“无用”的文学课。这无疑给“功利”的社会添加一道振奋人心的亮丽色彩,也给了我们的大学语文教师深深的启迪。

只有当教师自己具有淡定、从容的诗人气质和境界,收放自如的知识涵养,充满魅力的个性风采,才能真正征服学生,并引领学生以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双重审美眼光,进入到美妙的文学境界之中,并在当今这个物欲奔流、浮躁的社会中,找到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和精神家园。

二 给予学生一泉“活水”,尽显学识魅力

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至少要具备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不仅要有精深的认识,还应拥有广博的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能触类旁通,还应具有相关学科的相关知识。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教师是有两种人格的,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我们的教学要采取‘经师’和 ‘人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单就统计叶嘉莹先生讲解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1]P17-30这样一首短短的小令,其旁征博引,纵横交错,竟引用了38位前人的71篇(部)作品,涉及中外名家、流派之广,课堂知识容量之丰富,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学生在享受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叶先生丰富多彩的学识魅力。其文学功底之深厚,见识之深广,令学生瞠目结舌,钦佩叹服。这或许正是她的课深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叶嘉莹先生的这一桶水不仅是清澈见底的“纯净水”,而且还是一泉活水,它能在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同时,帮助学生拓展知识含量,领略丰富多彩的知识内涵,达到欣赏和获得的双重收效。

从学识方面看,教师应该时时走在时代的前列。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知识水平,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和充满审美情趣的教学风格,才能使自己的实力与魅力得以充分显示,并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感受到美的熏陶。

而且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授课教师常常面对的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时时学习,要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甚至向学生学习,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自己的知识建构在更宽广的背景上,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发展需求。

今天,大学语文课程面对的是网络时代青年大学生,学生既可上网查找任何所需的资料,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凡书本所有者,学生皆可自己阅读。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或如中学一样字词句面面俱到,那么大学语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深远的教育意义。

大学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文本,但是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文本的基础上,以自己之博学、敏感和深思,以自己创造经验之丰富,用多种譬喻与例证,将文学之生命与妙涵作最细致、最生动的传达?

从叶先生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中可见其对杜诗的用功独深,每首诗有校记、章旨,胪列众说,评议诸家,阐述己见,均可见其造诣之深厚,功力之过人。而在讲演《唐宋词十七讲》时,听众无不钦佩其学养之深醇与对词学评赏之精辟,言辞清俊,含英咀华,既能深探词人之用心,又能兼顾纵横之联系;既能吸取古人之精华,又能运用西方文论。其真知灼见,独造精微,自成体系,足以启迪学生,浚发妙语灵思。

叶先生自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独特的理解与把握,再加上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使她的教学能站在一定高度上,引领学生畅游书海;学生也在叶先生娓娓的充满激情的讲述中,如痴如醉地感受中国文学的无穷魅力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实现了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 在“传道”中展示人格魅力

过去,教师的使命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如前所述,在网络发达、功利性极强的当代,几乎所有的文学资料都可以在网络上轻而易举地查找到,甚至包括教师所讲解的内容、所布置的作业等等,学生完全没有必要啃书本、做笔记、背诵,上课似乎成了多余的,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使命也必然发生重大的变化,属于教科书范围的授业和解惑必将为网络所取代,教师的主要使命应当是“传道”。而“传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求知方法的“道”;二是做人基本道理的“道”,这个“道”主要在于教师的身教,即教师之人格。

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止、美好的姿态,还在于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这种气质即体现为人格魅力,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是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理想的人格本身就具有崇高的价值,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和辐射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知识结构、个性品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美感艺术,只有当教师自身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体验,充满着激情和乐观向上的态度,才会对文学产生美感,才能以自身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引领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享受美。在教师的身上,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因此,教师的职责不单是传授知识,还要塑造人。然而,二者的结合主要靠情感的交流,情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引线。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起着主导作用。由于学生的认知活动都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因素,而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具有调控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积极乐观、饱满澎湃的情感往往能诱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引发学生学习激情的动力,是学生最佳学习效果的催化剂。

学生常说叶嘉莹先生的课有一种无形的魔力,听课之人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她的思想境界中,欲罢不能。这种魔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叶先生的人格魅力,来自于叶先生对学生的爱和激情。叶先生授课,往往抒情遣兴,情意真挚,感人肺腑,她将自身的激情、诗词的意境、学生的情绪三者水溶胶如,其课堂上极致的感染力自是不可言传。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是的,丰富的知识,还必须以丰富的情感、饱满的激情来讲演,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获得学生的“青睐”。况且,大学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激情与智慧的学科,这种激情与智慧需要通过教师的智慧来实现。试想一个没有激情、冷落冰霜的教师又如何能够引发出青年学生的激情与兴趣呢?一个过于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师又岂能传授不出美妙的古典文学韵味?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未经人的积极情绪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

我们或者认为教师的讲授是一种过时的教学方法,但是,叶先生的滔滔不绝、运筹帷幄的讲授,却赢得了满堂的喝彩。可见传统的讲授方法并非不可取,关键如何讲授?在讲授的过程中,叶嘉莹先生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和号召力,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从而达到了师生同感同受的文学欣赏境界。

而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旦被激活,学习的兴趣被激活了,那么,教师就可以借机帮助学生将以往所学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如在讲解温庭筠的《菩萨蛮》[1]P31-61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以作家作品为纲的知识网络,即引导学生将其实际掌握的知识和课堂所学的内容结合起来,加以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最终形成以“温庭筠”为“纲”的知识网络,其中包括温庭筠一生的主要经历、主要创作、创作风格及其文学成就,以及与他词风相近的作家作品等。这样,学生既可以比较全面地把握温庭筠及其作品,又实现了文学知识的延伸,而且学生在感受收获喜悦的同时,自然而然就会去自主学习。

以自身的个性魅力、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这应当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可以说,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犹如一个成功艺术品的创作、雕刻的过程。教师是雕刻师,文本是原始的材质,学生则是艺术品的鉴赏者。材质都是一样的,但因为雕刻师的不同,所以呈现出来的艺术成品也各不相同。这些艺术成品都会深深地反映出不同雕刻师的思想、个性、创意以及技巧等,同时也会在不同的鉴赏者心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叶嘉莹先生就是以其婉约、优美、睿智的风格,让鉴赏者深深地品味出中国古典诗词所蕴含的那种独特的唯美而又充满智慧的韵味。我想这应该是所有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授课效果。那么我们的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妨借鉴一下叶先生授课的林林总总,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个性风采。

[1]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叶先生叶嘉莹大学语文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学人书话·叶嘉莹与徐培均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叶嘉莹:如朗月照人
叶嘉莹,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透明独木舟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赌一个未来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