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控

2013-04-07 15:01殷荫王芳蕊田建锋王镇崔捷
兽医导刊 2013年3期
关键词:钩体钩端螺旋体

殷荫,王芳蕊,田建锋,王镇,崔捷

(1.天津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北辰 300402;2.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丰台 100070)

一、认识钩端螺旋体

对钩端螺旋体病记载比较完整的历史有100多年。在我国钩端螺旋体病俗称“打谷黄”、“稻瘟病”等,将疫水田称“鬼田”。1907年美国新奥尔良黄热病暴发流行,Stimson在一例死者的肾小管中观察到一种回旋的细螺旋状微生物,其末端有钩。该螺旋体与有记载的螺旋体均不相同,因而将其称为“问号螺旋体”,并视为黄热病的病原体。其后,由野口(1928年)和Sellards(1940年),将其确定为钩端螺旋体。

1.钩端螺旋体形态学。钩端螺旋体是一类菌体细长、柔软、弯曲、螺旋盘绕致密规则的单细胞微生物。其直径约0.1μm,长度为6~20μm。钩体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着色较困难;姬姆萨染色呈淡红色,镀银染色着色较好。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下,钩体螺旋向右转,其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常使菌体呈C形或S形。钩体运动活泼,在液体环境下,其特征性活动表现为沿着长轴旋转,两端柔软,呈扭动运动。在高粘性环境下,也可出现蛇行、钻孔样或螺旋样运动。

2.钩端螺旋体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钩体的基本结构由外膜、鞭毛(轴丝)及柱形原生质体所组成。外膜位于柱形原生质体与鞭毛外层,它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鞭毛位于外膜与柱形原生质体之间,有2条。鞭毛附着在柱形原生质体近末端处,其游离端伸向细胞中段,互不重叠。鞭毛是运动器官,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与免疫原性。柱形原生质体为螺旋状原柱形结构。

3.钩端螺旋体的培养特性。钩端螺旋体是需氧微生物。在适宜的培养基中,于28℃~30℃通气培养,其生殖时间为7~12 h。

二、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概况

1.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的不同血清型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全球目前已发现21个血清群,190多个血清型,中国发现19个血清群,161个血清型,其中以出血型钩端和犬型钩端最为流行,影响和危害最大;人、犬、鼠、猪和其他多种动物易感;全世界至少92个国家有钩体病的存在和流行,遍及五大洲。但以欧亚为主,东南亚是钩端螺旋体病的重流行区。中国是受钩端螺旋体病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发生过几十次大规模钩体病流行。

2.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早期工作。1937年汤泽光报告3例Weil病,1934年在广州一个多鼠的监狱中观察到3个典型病例。将其中一例的血液注射入豚鼠后,取动物肝组织切片,镀银染色后观察到典型的钩端螺旋体。当时在同一监狱里死于同样症状的有100余人。1940年钟惠澜等报道,1939年观察到2例有脑膜脑炎症状的钩端螺旋体病人,该病人的血清对犬型钩端螺旋体呈强阳性反应。1954年广东省卫生防疫站叶蕙芬从15个病人中分离出5株钩端螺旋体。1955~1958年相继在浙江、云南、河南、广西、江西、贵州、四川等发现钩端螺旋体。

3.钩端螺旋体的宿主。我国已从66种动物体中分离出钩体,其中34种动物为我国首先发现,包括: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鱼纲、蜘形纲;除鹤形目、鹳形目中的秧鸡、牛背鹭和毒棘厉螨外,其余动物均既带菌又排菌,不仅为储存宿主,还是传染源;啮齿动物以黑线姬鼠、黄毛鼠、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要宿主动物,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黑线姬鼠可终身带菌,主要携带黄疸出血群;东北和华北亚区以家畜(猪和犬)带菌为主,分别携带波摩那群和犬群为主;四川调查犬的带菌率高达60%,其他地区多在10%左右。

4.钩端螺旋体带菌动物。我国南方菌群复杂,主要菌群有黄疸出血群、爪哇群、犬群、秋季群、澳洲群、波摩那群、流感伤寒群、七日热群、赛罗群和巴达维亚群;其中以鼠类携带的黄疸出血群和猪携带的波摩那群最重要;北方菌群少,主要是波摩那群(猪)。

5.钩端螺旋体带菌动物的分布。钩端螺旋体带菌动物的分布有一定的地区性;东南、西南、华中、华南亚区较多;西北流行区带菌动物很少;东北和华北亚区以家畜带菌为主,野生动物不带菌或很少带菌。

6.钩端螺旋体宿主带菌率。各种宿主动物的带菌率差别很大。根据我国各地的调查结果,以黑线姬鼠为例,低者在1%以下,高者达30%以上。黄毛鼠多在10%以下,但海南省则达到26%。黄胸鼠一般在5%以下,高者达16%,黄胸鼠是全国许多地方的优势种,主要居于屋内,屋外少见。但在云南则为野外优势种,带菌率也较其他地方高。又如,四川调查犬的带菌率高达60%,其他地区多在10%左右。海南黄毛鼠的带菌率比其它省区显著为高。

三、人钩端螺旋体病

1.人钩端螺旋体病的危害。钩端螺旋体通过皮肤黏膜进入血循环,引起菌血症和毒血症;与感染的菌型、细菌毒力、个体免疫力水平等因素有关;潜伏期7~14 d;早期(起病后1~3 d)通常表现为“重感冒样”症状,患者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肌肉疼痛特别是腓肠肌疼痛和触痛,呕吐腹泻等。此时如得到及时有效的抗菌素治疗即可痊愈,但极易被误诊为流行性感冒而延误病情;病例发展到中期(起病后3~14 d),患者出现咯血、肺弥漫性出血、皮肤黏膜黄疸或出血点,肾功能损害,剧烈头痛、呕吐、颈强直及脑脊液成分改变等临床表现,严重者发生死亡;后发症:在急性期退热后6个月内(个别可长达9个月),部分患者再次出现症状或器官损害并造成终身残疾和死亡。常见的后发症有后发热、眼后发症、变态反应性脑膜炎等。

2.人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途径。人感染钩体病通常是接触被带菌动物尿液污染的水田、江河、湖泊,或地表积水,以及泥泞的土壤、潮湿的草地。在动物饲养、屠宰、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有可能直接接触感染。

3.人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特征。人类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5~34岁的青壮年发病最多,占71.17%。

4.流行形式。稻田型钩体病发病年龄偏高;雨水型和洪水型发病年龄偏低。

5.人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30 d接触疫水或动物尿或血。

(2)早期主要症状和体征:发热,肌痛,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等。

(3)鉴别诊断:流行性感冒、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4)确诊需实验室诊断:a.从血液或脑脊液或尿液分离到钩端螺旋体;b.从血液或尿液或脑脊液检测到钩端螺旋体核酸;c.病人恢复期血清比早期血清的钩端螺旋体抗体效价升高4倍或4倍以上。

6.人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钩体病的治疗原则是“三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和就地治疗;抗菌疗法是钩端螺旋体病的基本治疗措施,是早期治疗的核心;青霉素G为首选药物,庆大霉素次选,强力霉素、四环素等亦可酌情选用;青霉素治疗:成人每日80万~120万IU,分2~3次肌肉注射。

7.人钩端螺旋体病的控制。

(1)减少积水;减少鼠类栖息场所,降低鼠密度;防治洪涝灾害;开展健康教育,大力开展钩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倡圈养猪、开展灭鼠、普及免疫等。对基层医疗单位和卫生防疫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并配备一定的实验室诊断设备和相关试剂。在流行季节前进行钩体病监测工作。

(2)免疫接种:传统的人用全菌苗存在接种部位疼痛、交叉保护力差、必须打两针等弊端,且接种后需经1个月左右才产生有效保护。

四、犬钩端螺旋体病

1.犬主要感染犬型和黄疸出血型钩体。传播途径:老鼠→环境 →犬;犬→犬;犬→ 环境→ 犬。

犬发病主要表现为亚急性临床症状。主要症状为患犬最初表现为发热、颤抖、广泛性的肌肉松弛,继而出现呕吐、迅速脱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血管损伤,食欲不良、体重减轻、黄疸和脑病等。

2.犬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和治疗。

(1)诊断:急性黄疸发作和肾衰的青年犬应怀疑钩端螺旋体感染。采集新鲜尿液(4 h内),显微镜暗视野下检查,但需较高的诊断能力和丰富的经验,确诊概率低。尸体组织剖检不能保证确诊。MAT(显微凝集试验)特异性较差,易产生假阳性。动物间隔2~4周,抗体水平上升4倍,可确定诊断。IgM的活性比IgG高。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MAT敏感。感染1周,IgM-ELISA滴度值上升,2~3周,IgG-ELISA滴度值才上升。免疫过疫苗的犬,IgG水平高,IgM很低或没有。

(2)治疗:青霉素是最有效抑制钩端螺旋体的药物,但并不能避免动物成为病原携带者。

静脉输液,补充由于呕吐及腹泻丢失的水分。立即开始抗生素治疗,阿莫西林20 mg/kg,口服,每8~12 h一次,用药2周。 青霉素G 25 000~40 000/kg,s/c或肌注,每12 h一次,用药2周。但青霉素G无法消除带菌状态。输血给有自发流血的动物,并给可能出现DIC的犬配予少量肝素,针对尿少的病犬(尿量/h/kg<2 ml)使用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无效果的可使用多巴胺(5μg/kg/min)。

3.犬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特点。诊断难,确诊难,治疗难。

猜你喜欢
钩体钩端螺旋体
浅析钩端螺旋体菌种的长期保存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钩端螺旋体EMJH培养基实验室应用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