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群
(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系,北京 100070;2.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1)文化与科技互不隶属 在解决首都的环境污染、城市问题和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专业化分工、规模经营化的问题上,在如何创造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服务业、提供“以人文本”的高质量文化产品等问题上,总是出现文化产业与事业隔离分开、文化与科技互不隶属的“两张皮”现象。
(2)科学技术创新资源分散,成果转化难度大 一是横向资源分散,如中央和地方资源分散。有的科技项目向不同部门重复申报,获得多份科研经费,造成资源浪费。而更多的科技项目缺少与产业的融合,形成不了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另外,由于各个政府机构间缺乏沟通,致使产业之间错位,不能共赢发展,难以发现科技与文化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如管理上需要统筹,各个部门需要协作等。二是纵向的产、学、研、用等环节之间不搭界,文化与科技基本上是两个没有交叉的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形成的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三是北京很多中小企业在特定税收、人力资本、文化产业人才等特殊需求上不太容易得到满足。
(3)融资难、产业链短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瓶颈 一是宏观上融资体系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度隔离,融资渠道不畅和投资主体单一。二是微观上企业融资条件具有先天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事业)自身经营规模不规范和无形资产评估困难。这样导致文化游离于产业之外,无法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4)“十二五”期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任务繁重 北京的工业已发展得较为强大(例如钢铁冶金、机械等),一时间放弃其发展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发展重化工业、制造业又与首都的性质和功能发生矛盾。与此同时,北京的高科技和信息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产业优势,需要与文化融合才能成为北京经济的支柱力量。只有进行产业布局调整、转型,切实将文化和科技融合才能在“十二五”期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取得扎实成果。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制度转型、文化扩散与结构转型等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8]。在目前这个创新技术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更加需要文化创新来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融合;需要观念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环境创新等方面的扩展。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需要全面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为目标,以“十二五”期间调整结构与经济社会转型为主线,将北京文化产业(事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直面北京经济社会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对应北京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征分析,从而进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路径分析,在科技与文化多维路径整合基础上实现北京社会经济系统创新,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已定位于到21世纪中叶把北京市建设成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和世界城市,近年来提出的都市国际化、经济服务化、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轻型化的“四化”经济发展战略对北京经济社会转型会产生深刻影响。直面北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笔者主要概括如下:
第一,北京如何从“工业立市”到“文化立市”?笔者认为要改变把工业作为北京支柱产业的定位,实现从“工业立市”到“文化立市”的切实转变。这主要是由于北京制造业结构过于依赖重化工业,与首都城市性质和功能相矛盾,把工业作为其支柱产业的这种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北京资源环境特点和其首都的职能(如首钢搬迁、北京汽车制造产业、北京石油化工产业),文化对经济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支撑全市新经济增长点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北京将文化创意产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之一,重点是文化与科技在产业层面进行政策融合。
第二,北京如何从“污染城市”到“宜居城市”?许多制造业属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型的工业,长期以来的工业发展给北京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的压力,给民众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据测算,2006年北京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70%;服务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促进万元GDP能耗下降1.4个百分点。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对促进北京顺利完成节能减排指标,摆脱工业污染的长期桎梏,创建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以丰台区为例,2011 年底该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838 亿元,年均增长15.2%,实现五年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将达到62.5 亿元,年均增长21.8%,是2006 年的2.7 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达到560 亿元,是2006 年的3 倍;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指标全面达到控制目标。因此,北京从“污染城市”到“宜居城市”的转型,需要在产业升级、路径依赖和城市空间布局上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调整。
第三,北京如何从“科技中心”到“创意中心”?科技中心与创意中心关系密切,科技是创意的必要基础,而创意中心是在将科技、文化融入经济活动,充分利用智力资源,极大地提升产出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北京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技中心之一,它拥有丰富的技术和智力资源优势,需要将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从“科技中心”到“创意中心”的转变。政府现在致力于建立各种文化创意园区,如著名的798艺术园区,还有正在规划中的小提琴文化创意园区等等。作为创意中心的北京需要将产业、社会和人文精神等全面优势体现出来,使之符合首都的职能定位。
第四,北京如何从“技术一元推动”到“科技文化双轨运行”?北京作为我国的科技中心,以首钢为代表的传统重工业确实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卓越贡献,但是纯粹的技术推动已经与北京国际化大都市不适应。高科技产业在与国际社会交流与合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它对北京城市品质与形象的影响却是微不足道的。而今6处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北京故宫、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以及798艺术区、南锣鼓巷等才真正开始让北京具有国际文化名城之内涵。还以丰台区为例,该区高科技产业在与国际社会交流和合作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它对北京城市品质与形象的影响却是微不足道的。而800 年的卢沟桥、300 年的宛平城、“卢沟晓月”美景、永定河丰台段流域才真正让丰台成为知名旅游胜地。因此笔者认为:单靠一元的技术是不足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味及形象的,必须将文化与科技融合,并运用到产业发展当中,才会更好地提升丰台区的城市文化品质与形象。作为首都的北京尤其需要深挖独特的古都文化品质,如红色文化(“二七”大罢工、“七七”卢沟桥事变)、总部经济文化(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绿色文化(永定河丰台段流域、“卢沟晓月”景色)等。侧重于如何把这些特质文化融入到科技创新产业当中,从“技术一元推动”到“科技文化双轨运行”来建设世界城市。
(1)深入把握“十二五”期间北京社会经济系统转型特征与发展战略定位“十二五”期间,北京正由一个重工业城市逐步向适合首都特点的新经济型城市转变。北京在文化创意产业、遗产保护、智慧旅游中融合科技与文化,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要求,也是北京文化事业以人为本发展的必然趋势,又是建设世界城市的文化基础。
文化创意产业正是将文化、创意与高新科技高度融合互渗而带来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就业机会并创造良好居住环境的新兴经济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包容和涵盖了与文化、创意和科技相关的传统或新兴行业,以产业化的方式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从根本上培育和发展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内在创新机制。在数字化技术优势争夺日益激烈的今天,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时代必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占领文化制高点具有现实意义。
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塑造一个城市形象的新路径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标志。北京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及世界文化遗产,具备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资源条件和基础[9-14]。在开发旅游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应将保护遗产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文化遗产不是城市的负担而是财富;将遗产科技保护和智慧旅游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两翼,为旅游产业插上奋飞的翅膀,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完美结合。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作为北京社会经济系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掘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使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携手共进。文化创意产业、遗产保护、智慧旅游的日益兴盛正是这种趋势的体现,文化创意经济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与和谐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可能性。
(2)以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为根本,探索科技、文化融合的实现意义 科技、文化是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从而使国民的科技素质得到整体提高。科技、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科学技术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使社会和谐真正得以实现。科技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智力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生产力,科技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通过科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这对增强和发挥国家硬实力的作用极其重要。
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缩小北京城乡收入差距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因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源泉。科技、文化融合有助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人与自然关系具有一定的预测和反馈作用。提高思想认识,让科技、文化融合的理念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北京城市建设之中;加强科技、文化建设及二者之间的融合,努力构建具有北京文化传统的文化价值体系;重视科技、文化的传播和普及,着力提高国民和北京市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3)以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为根本,进行科技、文化融合的多维路径选择 第一,传播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可以提高国民和北京市民科学文化素养。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北京能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科学技术的成就、国民的科技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建立在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基础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第二,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需要创新文化。科技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基础与前提,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精髓,创新精神的实质是科学精神,科技创新需要弘扬科技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育科学精神,确立科学精神在国民文化素养中的地位,构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北京科技文化价值体系。第三,提升北京文化软实力,需要营造科技文化发展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是科技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真正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自身的物质文化需求才不断得以满足。广泛利用社会、网络和新闻宣传等多种形式,加大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宣传力度,研究如何让科学和文化大众化、普及化,让人民群众和北京市民切身感受到科学文化带来的新变化和利益,使之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创建北京科学文化的活动中来,推动北京科技文化建设。第四,提高北京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笔者认为政府的全力支持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保障。政府支持包括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两个方面。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是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建立北京职业化的科学传播队伍,以提高公民科技、文化融合素质的主体保证;建立足够的科技场馆、充分利用现有场馆,发挥科学普及功能;利用现代网络媒体等先进手段来拓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笔者认为全民参与是提高北京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关键。
(4)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在科技、文化的融合中引领北京和谐社会构建,辩证地把握人与地的关系 笔者认为,从政策与思路上深入思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前必须重新审视和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用科技、文化融合作指导,正确处理北京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目标,着力建设北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辩证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让科技与文化伦理融合,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15],避免出现永定河下游无水、PM2.5连续超标、南水北调输水到北京被截留、护城河成臭水沟等悲剧。大力建设北京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北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大力培养北京生态道德和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营造美好家园[16-17]。
第一,要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才能应对北京经济社会转型,实现创新维度。要将“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继承和体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理念,与建设世界城市相对应,对应分析北京经济社会转型的特征。以文化创意产业、遗产科技保护、智慧旅游等多个主研路径为基础,才能够通过技术化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和发展方式的创新,实现社会客体上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的转型,通过主体生存状态的提升和人与人关系的质态转换,实现社会主体形态上从“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自由个性”的转型[18]。要联系三个主研路径的关系,使科技与文化在多维路径整合基础上实现北京社会经济系统创新。
第二,借鉴人文地理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19-21],贯穿“思维理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链,对应当前北京经济社会转型,以文化创意产业、遗产科技保护、智慧旅游等现实问题作为主研路径进行探索性、哲学式尝试。北京经济社会转型既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跃进和社会变迁的一般问题,也有北京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首都特殊“市情”。我们需要挑出传统的单一学科视角,根植于现实的问题意识,深刻把握北京经济社会转型中人与地关系的辩证方向,才能实现科技与文化多维路径整合和北京社会经济系统创新,才能更好推动首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
[1]唐晓峰,李 平.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1):83-84.
[2]朱 竑,司徒尚纪.开疆文化在海南的地域扩散与整合[J].地理学报,2001,56(1):99-106.
[3]朱 竑.开疆文化在海南传播的方言印证研究[J].人文地理,2002,(2):70-73.
[4]王兴中.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1):8-14.
[5]李蕾蕾.从新文化地理学重构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框架[J].地理研究,2004,23(1):125-133.
[6]周尚意,孔 翔,朱 竑.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周尚意.英美文化研究与新文化地理学[M].地理学报,2004,(59)(特刊):162-166.
[8]唐晓峰.文化转向与地理学[J].读书,2005,(6):74-81.
[9]王景慧,阮仪三,王 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10]张 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1]徐松龄.第三国策:论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12]彭兆荣.民族志视野中的真实性的多种样态[J].中国社会科学,2006,(2):125-138.
[13]马晓京.国外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问题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6,(3):185-191.
[14]吴琦幸.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明[J].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4):73-77.
[15]李鹏程.论文化哲学的形上建构[N].光明日报,2007-10-31(11).
[16]吴良镛.人居环境学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7]侯甬坚.环境营造:中国历史上人类活动对全球变化的贡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9(4):5-16.
[18]王雅林.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的理论维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3,(1):87-93.
[19]王恩涌,赵 荣,李小林.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3-44.
[20]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修订版)[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