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娟 (山东省东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271500)
王 敏 王雪鹏 丁 雷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日本沼虾常见疾病及防治技术
孙秀娟 (山东省东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271500)
王 敏 王雪鹏 丁 雷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泰安)
日本沼虾,别名青虾或河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我国重要淡水食用虾,经济效益显著,但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发展,养殖密度的提高,人工饵料的投喂,水体有机质的积累,疾病危害越来越严重,制约日本沼虾养殖业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技术,供养殖工作者参考。
该病是近年来日本沼虾的常见病,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常引起大量死亡。
1.1 致病因素 (1)弧状杆菌感染;(2)虾塘有机物过多,导致病菌繁殖感染虾体;(3)聚缩虫寄生虫感染;(4)饲料中缺乏VC。
1.2 临床症状 体色黑,复眼变白,多集中在岸边浅水处,行动迟缓,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病虾鳃部成红色,上有黑色斑点,严重的鳃为全黑色,胃呈透明色,内充盈液体,无食物,肝胰腺红黄色,质脆易碎,肌肉韧性较差。
1.3 治疗方法 保持水质清洁,发病后及时换水后进行水体消毒可用碘酸混合溶液全池消毒1~2d,在用药前2~3h全池泼洒VC。同时配合内服氟苯尼考、三黄散、VC、免疫多糖等药饵,连用5d。同时用含腐殖酸的产品对底质改良,勿用活菌制剂,净化水质可用EM菌或芽孢菌调水,用增氧机进行增氧。
该病常有发生,为成虾生长过程中不能蜕皮,久不蜕皮的青虾体色呈褐色,无光泽,体表有大量原生动物或藻类附生,甲壳较硬,表面粗糙,并有双层壳的感觉。致病因素有饵料和水中缺乏Ca、Fe等元素及体表附有大量附着性生物。治疗方法有可采取改良水质与底质、多喂新活饵料以及在饲料中加1.5%的蜕皮促生长素,同时犬齿泼洒10mg/ml茶饼浸液或20mg/ml生石灰。
该病主要由于纤毛虫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如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引起的。临床症状:病虾体表、鳃、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物,当虫体寄生在鳃部时,可使鳃变黑,鳃组织变性或坏死,引起细菌继发感染。体表感染严重时,阻碍青虾脱壳,引起死亡。治疗方法:可用0.6mg/ml的硫酸铜、3mg/ml的硫酸锌、3~4mg/ml的高锰酸钾泼洒全池,24h后换水。
该病由弧菌属病菌感染引起病症。临床症状:病虾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主要特点,有些青虾心区附近由透明青色变成了桔红色,俗称红头病,肝胰腺和心脏颜色变浅,轮廓不清,溃疡或萎缩,眼睛凹陷或脱落,该病有爆发性,流行季节为7~8月,发病急,死亡率高。该病以预防为主,操作时动作要轻以免造成青虾的损伤。治疗时可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定期消毒,在饲料中添加VC、免疫多糖等。
该病是由分解甲壳质和腹泻的细菌引起的,有时伴有假单胞杆菌和全单胞菌。发病初期,病灶处是较小的褐斑,以后病灶处逐渐溃烂,变为黑色。由于细菌腐蚀破坏了甲壳下面的组织,鳃丝、腹部腹面的肌肉、尾节和步足是最常被感染的部位。病情严重的个体倒卧于池塘边,只有腹足和头胸甲在运动。发病后,用1mg/L的呋喃西林泼洒治疗。预防该病发生要保持水质良好,必要时使用水质改良剂或生石灰泼洒。
S85.3+3
B
1007-1733(2013)10-0076-01
201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