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军
(湖南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为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全部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至78.5%。手机网民创记录的增至4.64亿,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1]当前,我国网民数量已处于世界第一的高位,随着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普及,农村网络配套设施设备的完善,无线网络的升级,今后一段时期网民数量将继续增长。近年来,伴随网络的普及发展和网民的快速增长,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既受到网民青睐,又在非网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使用,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网民而言,中规中矩的传统语言缺少新鲜感,缺乏吸引力。新奇、时尚和有趣的网络语言更能吸引网民“眼球”,容易产生“围观”和培育“粉丝”。如:将长期迷恋上网的人称为“网虫”,十分形象;将不带感情色彩的电子邮件拟人为“伊妹儿”,生动有趣;用数字“70345”来表示“请你相信我”,更能引人注意。很多形似“象形文字”的“表情符号”,形象直观,简约生动,弥补了网络沟通缺乏真实语境的一些缺陷,增强了网络语言的形象化和视觉吸引力。一些电脑语义的词语在网络语境下妙趣横生。“你愿与我共享一台主机吗?尽管我们开始还有点点不兼容,但最终还是成功联网了哈。”这是一段网络流行语生动再现了青年人“求爱——闹别扭——结婚”的情感经历。
网络搭建了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平台,使多元化思维模式共存于网络,不断推进网络语言多样式发展。很多网络流行语是“古今中外,天南地北”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要么英汉杂陈,要么集古今元素于一身,甚至字母、数字、标点都可以组成具有特定内涵的语言信息。借助于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一些有趣的方言和形象生动的古汉字也在网络上走红,例如“山寨”一词来源于广东话,是“小型、小规模”甚至有点“地下工厂”的意思;从甲骨文中的发掘“ ”字,在现代汉语字典中都无法查到,其读音如“窘”,本意光明,但因其外观颇像一个人无奈、愁眉苦脸时的表情,郁闷、悲伤、无奈、无语之意尽显其中。很多网民调侃“ ”是21世纪最为风行的汉字。
信息全球化和媒介多样化使很多过去神秘的东西已不再神秘,传统的权威和价值也逐渐褪掉神圣的外衣。当前通俗文化盛行,网民对崇高、庄严的推崇渐减,追求轻松有趣、调侃传统的社会心理已经演化为一种潮流。山寨春晚、山寨百家讲坛、山寨新闻联播等山寨文化现象在大学校园炙手可热。数字谐音也带来了一系列网络流行语。很多简单且抽象的数字经过创意组合,使语言表达更加诙谐,充满生活情趣,如“520”表示“我爱你”,“345”表示“相思苦”,“7456”表示“气死我了”,“010”表示“寂寞孤独”,让人看后忍俊不禁。很多网民在批评人时使用“286”一词,委婉隐晦中又不失幽默,容易让对方认识和改进错误。
网络流行语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语言发展方向,一种思想潮流,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一个缩影。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Ferdinandde Saussure)曾经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现象。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网络流行语的形成、传播和流变,均离不开现实社会生活,往往同某一具体的社会事件相关联,高度浓缩了某种社会心态或社会现象,是网民对某类社会现象或某一事件最直接、最迅速和最集中的心理表达,蕴涵了较为丰富的现实意义,有较强的社会性[2],如“丝”、“高富帅”、“白富美”、“你以为办四个户口本就能控制房源吗?”、“范跑跑”、“我爸是(不是)李刚”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的社会心理。
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A.Martinet)在传统语言“省力原则”上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主要指语言在构词、语法、修辞等方面考虑经济成本或时间成本等因素。[3]网络使人际交流和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进一步加快了现代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人人近乎“鸭梨山大”,经济省时的“快餐文化”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选择。网民在网络交流中,为提高效率,节约时间,有时对一些错别字视而不见,有时随心所欲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词语,有时频繁的使用一些数字、表情符号、谐音或缩略语,使表达更加简练,增强了语言的时效性和表现力,提高了沟通效率。[4]例如,“亲们”表示“亲爱的朋友们”,“3Q”表示“ThankYou(谢谢)”,“VG”表示“非常好”,“BF”表示“男朋友”,“70885”表示“请你帮帮我”,“PLMM”表示“漂亮妹妹”,网民只需轻敲几下键盘或单击鼠标,就可以完整表达自己的心声。
当前,我国已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网民群体,今后一段时期网民数量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网民在虚拟社会中,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等价值取向交换信息、宣泄情感,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表达风格。这种超越空间、超越现实社会等级身份的信息交换功能,使得使用相同的网络流行语逐渐成为网络虚拟社会成员身份识别的标志符。大学生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活跃,喜欢新事物,崇尚新媒体,追求个性,追逐时尚,标新立异,对于中规中矩的传统语言没有偏好,十分青睐时尚、诙谐的网络流行语,创造、使用并传播了绝大多数网络语言,是网络流行语泛化的主体。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受同学或同伴影响。大学生借助网络流行语个性化、时尚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在网络虚拟社会中活跃气氛,放松心情。是否经常上网,是否了解和熟练使用网络流行语,是否在网络中拥有一定的“粉丝”,已成为大学生代际特征和时尚的重要标志。
良好的语言将促进人际的有效沟通。网络语言的产生,源于网络虚拟社会交际交流的需要。语言只有更好的满足沟通需要,才会被大众接受和广泛传播。网络流行语迎合了网民的心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一些脏话、俚语在网络上往往被屏蔽,网民就会选择替代使用一些缩略语或以其它网络语,如“TMD”、“BT”(变态)、“RPWT”(人品问题)、PMP(拍马屁)、“谁死鹿手”、“智商余额不足”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被网民固定下来并广泛传播[5]。如“最美**”、“亲”、“小伙伴”等一些网络流行语,充满感情色彩,无形拉近了沟通双方的心灵距离,能够促进有效沟通。网络流行语本身具有的时尚新奇性、诙谐幽默性、多元融合性、社会心理性、经济省力性等显著特征,使其广受欢迎。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传媒科技日新月异,我国互联网、电信网和广电网三网不断融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日臻完善,3G的普及和4G的启动,无线网络的发展和手机应用的创新,使新媒体成为具有强大沟通交流功能的载体,日益改变大众交流和信息交换方式,即实现了“单向被动式”向“多维互动式”的转变。微博、微信、博客、BBS、MSN、QQ、SNS等新媒体充满时尚元素,深受青少年和广大网民欢迎。新媒体基于互联网和电讯的WAP、GSM、CDMA、GPRS、3G、4G及流媒体技术,在多个领域与传统媒体不断融合,使信息传播更具“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的显著特征。大众在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接收想要的信息。这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成为可能。同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信息源”和“信息员”。信息的产生和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时代,发生了剧烈的嬗变,极大地丰富了受众的信息体验,日益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基石,可以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社会的变革、科技的发展、思维的创新和观念的转变,都会在语言词汇中迅速地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促进了文化、社会、科技因素的交融,推动传统语言融合和衍生演变。网络流行语源于现实社会语言的母体,又与时代元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在表达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没有脱离现实语言的基本规律。网络流行语与社会现实语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语言学研究表明,网络流行语主要有两种泛化途径:一是“网络空间→网民效仿→网络语言收编”,另一种是“社会现实+网络空间→网民效仿→大众传媒复合传播→政府/市场/现代汉语收编”。
2012年11月3日“屌丝”一词登上《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评论员文章。[6]网民高呼,“屌丝”已经得到“官方权威认可”,身份和待遇实现了“转正”。这其实是国家媒体主动借力网络流行语,打通与百姓的话语隔阂,旨在促进党政和群众有效沟通。这无疑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借鉴。语言美将促进人际的有效沟通。网络语言的产生,正是源于虚拟社会沟通交流的需要。有效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校,大学生相互之间的隔阂较小,他们会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实现彼此的交流;但大学生与领导、老师的沟通,往往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而搁浅,导致大学生的心声、意见和建议不能及时得到校方回应,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不和谐,甚至造成相关矛盾快速升级。网络的匿名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强化了网络沟通交流的平等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网络沟通技巧,以网络流行语等元素强化语言美,善于把握沟通时机,通过网络平台,借助大学生喜闻乐见、形象直观的表情符号、图片和网络流行语为载体,淡化身份差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与大学生深入有效沟通,消除彼此的隔阂,拉近师生心灵距离,更好的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直播”或“再现”,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具有极其独特的敏感性。每天互联网上总有海量信息在发布或更新,大学生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看到信息,乐于通过看似轻松的方式,自主表达自己对社会事件和热点问题所持的立场。2012年,很多大学生将“元芳,这事你怎么看”广泛用于网络评论,一时呈现“世间万事问元芳”的网络景象,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迫切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QQ签名、微博心情、网络日记、个人博客等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思想和反映心理诉求的重要窗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提升自身政治觉悟和信息素养,借助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及时扑捉能反映学生思想心理的网络流行语等关键词和核心信息元素,注意收集可能危及高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敏感和热点信息,并及时研判和采取预警措施,将为矛盾化解和危机处理赢得宝贵的时间。网络流行语已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晴雨表和疏导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与大学生交往最密切、接触最频繁的教师群体,能对大学生实施权力性与非权力性影响,是网络舆情建设和疏导的重要力量,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自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专业优势,转化为“网络评论员”、“新闻发言人”的角色优势,及时、全面的面向学生发布信息,发现和控制学生群体中的苗头性、倾向性网络舆论,消解蛊惑性煽动言论,鼓励自主思考,推动正能量广泛传播,主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与网络行为。
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仍不尽如人意,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理论本身,而是理论的传授方式不太适合大学生。传统的灌输教育在高校“两课”教学中,仍占有相当分量。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有时必不可少,但过多使用,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Svetlanov)曾说:“教师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润滑剂,是优化课堂氛围的兴奋剂。幽默的教师会给课堂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欢笑、信心和启迪。新媒体日新月异,使网络文化在校园广泛流行,网络流行语成了校园文化的独特风景,为创新教学环节设计提供了新的载体和案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时机,巧妙的穿插一些幽默的网络流行语,以灵活的形式和谐趣的表达,将使所授理论更加生动[7],一方面将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认知心理的防范意识或抵触情绪,使师生产生情感或价值认同上的共鸣;另一方面,会消减师生间的代际隔阂,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提高教学效果。[8]
网络文化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让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态度、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既定文化产生认同,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精神、心灵和人格塑造。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文化的基本元素,网络文化则是维系网络虚拟组织“氧气”。只有不断创新网络虚拟组织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会生机勃勃。在学分制普及和信息化浪潮中,传统班级的概念日益淡化,而以班级QQ群为代表的网络虚拟班级对大学生的影响不断强化。九零后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已高度依赖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和强化网络虚拟班级的工作职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利用网络流行语等网络文化元素,不断创新和加强虚拟班级文化建设。[9]首先,围绕最新出炉且充满正能量的网络流行语,科学设计虚拟班级的讨论主题,鼓励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主题交流、学习讨论等活动,客观认识相关的网络事件或社会热点,不断强化自身在虚拟班级的话语权。其次,依托教师节、青年节、建党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各种节庆或新生入校、毕业季、军训、校运会等契机,开展富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网络文化创意竞赛活动,广泛发动同学运用网络流行语等网络元素丰富班级文化,让更多学生更好的享受高雅网络文化熏陶。再次,从大学生中挑选一些政治可靠、知识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人气指数高、了解网络传播技术、熟悉网络语言的精英,如优秀大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将其培养成网络意见领袖或网络评论员,强化主流言论,引导网络舆情。最后,积极搭建平台,创办班级手机报[10],指导班级不定期开展网络博文大赛,发布班级网络流行语排行版,评选最佳网络语言达人、网络文化建设贡献奖、网络文化创意奖等项目,营造高雅的虚拟班级氛围。
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去学习,不断提升检索、获取、整理、研判、评价、存储、加工和运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对网络流行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不能全盘接受,又不能通盘否定,将其与“网络恶搞”区别对待,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像“集邮”爱好者一样,广泛收集、整理和储存网络流行语,建立自己的网络语言和素材信息库,并不时与师生交流相关心得,“忙”中作乐,从中不断吸取正能量和体验别有韵味的乐趣,将有效消解实际工作的单调、乏味,以及可能由此产生的职业倦怠。近年来,网民为积极健康、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最美妈妈”、“最美士兵”、“最美司机”、“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护士”、“最美村官”和“最美交警”,都是现实社会的平凡人物。网民将“最美系列”的网络流行语标签印刻在这些平凡人物的事迹上,使其人其事更加闪现人性光辉,照亮了道德前行的方向,以强大的正能量,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和现实社会中引发了强烈的“净化效应”,不断祛除负面信息给大众造成的心理压力。这股蒸蒸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动力引擎,必将催生“最美教师”、“最美辅导员”等一大批优秀的思政之星。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gywm/shzr/shzrdt/201307/t20130718_40695.htm.2013-07-18.
[2]陈光军.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语言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73.
[3]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58.
[4]谢亚军.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省力原则的视角[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49-50.
[5]刘柳.透过网络流行语看当代青少年价值观的新特点[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3):47-50.
[6]“屌丝”登上《人民日报》的启示元芳怎么看?[EB/OL].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1105/c1008-19499839.html.2012-11-05.
[7]胡选萍,王琦.网络流行语的教学功能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05):82.
[8]孔国庆,董宜彦.网络流行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28-129.
[9]强建周,高巍巍.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有效引导校园舆论——运用网络新媒体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04):90-91.
[10]袁利民,沈文华,王小燕.网络文化环境下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2,12(上):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