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论科学发展观

2013-04-07 10:09包心鉴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1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

包心鉴

(济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党的十八大站在历史与时代的高度,顺应实践需求和人民愿望,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写进党章,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十八大报告为指导,深入认识与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生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是科学界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重要前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1938年10月14 日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后来在编辑《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毛泽东亲自把它改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这两个概念实质一致,现在理论界一般通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这一科学命题,是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经验的精辟总结,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精辟思想的深刻体现。毛泽东深刻指出:(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2)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3)因此,必须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4)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带着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5)为达此目的,必须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①《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这些重要观点,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的伟大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的精辟揭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突出地表现为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二是实践性。顺应时代,应时而生,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④《列宁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2页。一定的时代是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归根到底寓于它特有的实践性之中。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是永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作为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高度理论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当然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它既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实践,又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离开实践这块沃土,马克思主义之花就将枯萎;脱离具体的实践抽象地谈论马克思主义,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毫无价值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地坚持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依据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经了不同内容和特点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相互承接的两大发展阶段,产生了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两大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在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问题。这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在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日渐形成并深入发展的时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这次飞跃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成功地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科学理论成果,相互联系,相互辉映,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生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源头,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准备,没有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就无从谈起。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升华,这次历史性飞跃及其所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境界。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和回答了三大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不断深化了三大基本规律即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包括的三大阶段性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不同时代条件下和不同发展阶段中,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理论特色和时代价值。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性、架构性的组成部分。所谓基础性、架构性,即是说,这一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和理论体系的形成,作出了创造性的独特贡献,具有长远性的奠基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出发,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架构性作用主要体现在: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石,这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两大基本理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两大理论基础,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两大理论基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就是明确形成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发展战略论、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论等一系列基本理论,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把一切从实际出发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逻辑起点,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统一起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把人民满意、人民答应、人民放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标准。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内涵和创造性贡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拓展,具有根本性、长远性的奠基意义与支撑作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创性的组成部分。所谓开创性,即是说,这一重大战略思想,面向新的世纪,着眼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在邓小平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性作用突出表现在,密切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密切适应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发展趋势,把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先进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体现,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视野,启发和引导人们在更加适应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意义突出表现在,既积极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科学的发展理念,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又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作出了进一步科学揭示;既继承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又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揭示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价值目标、基本要求和科学方法,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发展、怎样发展这一直接关系当代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实践新发展和人民新期待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总结过去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联、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相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从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高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是深入揭示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重要前提。

一是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我国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两个前所未有”的清醒判断,是形成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代认识背景。当今时代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一个主题、一大潮流、四大趋势”。所谓“一个主题”,即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并进一步深化;所谓“一大潮流”,即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变化的主潮流;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集中表现为四大发展趋势,即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政治多极化不可阻挡、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多方位拓展。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变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日益紧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对我们发展十分有利,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又必须清醒地看到,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国际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条件复杂多变。从政治方面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单极或多极的斗争仍然尖锐,国际战略竞争更趋激烈,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从经济方面说,世界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增多,气候变化、重大自然灾害、严重传染性疾病危害加大。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波击全球影响深远,对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在这样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变化背景下,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深刻把握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的新变化,顺应时代变化的新要求,坚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处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之中,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经过改革开放30 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社会普遍看好我国的发展前景,战略上对我国更加重视,同我国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国际环境中对我国发展有利的因素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巨大压力,国际竞争更加剧烈,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必须把我国的发展放到世界大局中来思考,不断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化解风险的能力,始终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当今时代新变化、科学判断国际环境新变化、科学把握中国同世界关系新变化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是国内实践的新发展。当今中国发展的总体特点,可以用“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五大趋势”来加以概括。所谓“一个基础”,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是推进各方面发展必须始终依据的基本国情和根本基础。所谓“一条主线”,即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这是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的一条主线;所谓“五大趋势”,即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大格局,这是当代中国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样一种新特点和大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和方法加以统筹解决。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 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仍然是制约我国发展的最大因素,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最大实际,“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①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页。要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高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发展问题、确立正确的发展战略的根本前提。

尤其要看到,通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上述八个方面新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既是可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是面临诸多风险和困难的矛盾凸显期。清醒认识当前我国发展的特殊性,以新的发展战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实践新发展,尤其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关键发展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全面发展需要,既是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选择的根本依据,也是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 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不断适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的过程,也是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加富足,而且要求政治参与更加充分、精神文化更加丰富、社会生活更加和谐,提升人的素质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任务也更加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广大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把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提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更加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更广层面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科学发展观,正是在科学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基础上形成的重大战略思想。

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一种“集体智慧”,包括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从党的指导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角度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重要前提。

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发展谋求人民幸福和解放,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立场和品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之根本之“脉”。科学发展观深刻贯穿着这一“根本之脉”,它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是一脉相承的。在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个当代中国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尤其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20 世纪50年代初期,在百废待兴、百业重建的历史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可以说是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最初具有标志性的理论探索成果。在这篇重要著作中,毛泽东从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等方面,初步探索和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重要的是,毛泽东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这就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提出了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统一协调。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又一部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探索之作。在这部重要著作中,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兼顾、统筹安排”的基本方针。在这些正确思想指导下,50年代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现代化发展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和有关建设方针。在执政不久的条件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即对我国现代化发展作出如此重要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概括,可以说弥足珍贵,具有很强的理论胆略和很高的政治智慧;当然50年代后期直至“文化大革命”,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重大失误,使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留下了巨大的遗憾和深刻的教训。

历史经验包括教训是一笔宝贵遗产。正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领导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胆略和实践气魄,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适应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基本规律,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新时期。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体内容,其主要支撑点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主要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代化发展起点,“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现代化基本路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基本路径,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共同发展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和平与发展”国际条件加快我国发展的现代化基本方针,等等。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邓小平把全面持续发展作为制定改革开放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重要出发点,把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他把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来考察,强调要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这些重要思想,高瞻远瞩,未雨绸缪,深刻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的根本立场和基本原则。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面向21 世纪,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全面探索与实践。1995年,江泽民发表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重要讲话,概括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十二大关系,包括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等,进一步探索和提炼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规律。21 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支撑点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重大价值,是把中国现代化发展放到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新变化中加以认识和把握,从发展先进生产力、建设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开拓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广阔视野,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

正是在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支撑点是坚持发展、加快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这一“根本之脉”上,科学发展观凝聚着我们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心血与智慧,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与不懈追求。正如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建设。”①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 日。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重要观点和基本要求表明,科学发展观高度凝练了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高度概括了我们党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党的集体智慧的光辉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四、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规律,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科学理论的正确性与真理性,归根到底来自于对事物发展本质的正确认识和规律的深刻揭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确,之所以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这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本质与核心,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

发展以何为本,这是发展的本质与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经济社会,曾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 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07-108页。这三大发展阶段,集中体现在发展理念上,即形成了以神为本、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三大发展形态。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以神为本,人们主要从虚幻的神灵中获取发展的价值与动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广泛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物为本的阶段,人们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主要地通过商品交易表现出来,人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但人的本质掩盖在物的交换之中;只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进入以人为本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超脱人对物的依赖,但是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价值目标,决定了我们必然也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理念,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核心价值。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放在首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创造性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发展实际的统一。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不是简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不是简单吸收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而是具有自己深刻的内涵,这就是,坚持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一切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本,着重强调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实现人的主体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须臾动摇的原则和前提。

第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准则与状态,这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遵循什么准则,保持什么状态,是发展是否科学和有价值的直接标志。片面的发展、单一的发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的发展,不仅难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而且会给经济社会带来深层隐患,以至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灾难。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加剧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各种关于发展的理论竞相涌现,先后产生了经济增长论、增长极限论、综合发展论、循环经济论、经济自由论、可持续发展论、新发展论等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这些发展理论,表明当代进步人类在坚持发展的过程中,愈益注重探索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谋求最大效益的发展,由此各种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各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积极吸收世界各国发展理念与模式的基础上,明确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必须保持的状态。全面发展,着重强调发展是一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种要素综合发展的过程;协调发展,着重强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必须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着重强调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利益需求,而且要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和有利条件。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理念与模式,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科学发展观将这三种发展理念与模式溶入一炉,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与前提中融为一体,实现了发展观的新飞跃。

第三,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与目标,这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把握发展的价值目标,是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关键因素。价值目标远大而科学,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着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历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目标作用。马克思指出,未来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49页。《共产党宣言》明确强调:“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294页。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还不可能完全具备共产主义社会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特质,但是社会主义社会是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性质与目标,决定了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一切过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第四,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坚持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科学方法,这就是统筹兼顾。

我们党在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明确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既是针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所确立的基本方针,又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质的集中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延伸与展开。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轨道,具体化为实践过程,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全局、兼顾各方。只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各方面因素,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需求,才能有效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以及生态文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我国现阶段,牢牢把握住“五个统筹”,也就牢牢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

第五,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条件,这就是坚持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还明确提出对外构建和谐世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这两大战略思想,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任何国家与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格局的有利条件,把对内发展与对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当代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一条重要经验。作为正在走向世界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现代化发展尤其离不开对国际格局新变化的科学判断和有利条件的充分利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合作;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相互补充与合作,这对我国由经济市场化走向经济社会现代化十分有利。正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外和平发展和对内和谐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充分利用和平、发展、合作的国际环境,将对外和平发展与对内和谐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思想,“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③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8页。我们必须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五、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回答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实际问题不同,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同,但回答和解决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则是相同的,这就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突出体现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回答和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方法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基础,人的发展是社会变革与进步的目的;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必须通过人的努力、为了人的发展。因此,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党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个问题是判断社会是否进步的根本标准;而对于如何推进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来说,这个问题就是判断变革与发展方向是否正确、过程是否有价值、结果是否有效益的根本标准。建党与执政,首先有个“为了谁”的问题,建设与发展,也首先有个“为了谁”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与核心,从根本上回答和解决了“为谁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首要要求。同时,还要把人的发展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把人的发展程度作为衡量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使人的能力不断增强、人的自由度不断提高、人的个性不断丰富,最终实现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的最高理想。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靠谁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依靠谁的问题,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唯物史观认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73 版,第118-119页。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②《列宁全集》第26 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69页。“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③《毛泽东选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1页。尊重实践,尊重群众,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注重把握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生事物,注重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实践经验中捕捉、把握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契机,注重从本质上发现、保护、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注重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社会变革与发展上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深刻体现和坚持了这个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并且把这种积极因素与社会发展规律有机地统一起来,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离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力量,发展没有动力,科学发展更无从谈起。

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和解决了“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指导发展上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要在于全面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⑤《列宁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一般事物的变化与发展是全面的,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更是全面的,否则,社会就不能进步,就要发生倾斜甚至冲突。辩证的方法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要素、各个层面之间,在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必须坚持全面地发展、协调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而绝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形态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具体而深刻地坚持了事物相互联系和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在我国现阶段,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协调、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总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鲜活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如何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它们之间的内在统一,蕴涵在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之中。

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必须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

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刻指出:“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发展的生动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在指导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新要求,把握关键、抓住重点,将科学发展观转化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是要牢牢把握当前关键发展时期的新变化新特点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首先,要牢牢把握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和时代潮流的新走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如何顺应人类文明大趋势,既坚定不移地搞建设、谋发展,通过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又坚定不移把发展建立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基础之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经济增长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代价,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当进一步确立世界眼光,拓宽世界视野,坚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在更加适应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的层面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其次,要牢牢把握国内改革和发展新趋势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当前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任务都十分艰巨而繁重,既有雄厚的改革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影响改革和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消除,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环境也需要进一步营造。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充分发挥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促进作用,又要努力增强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把改革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既要进一步坚定加快发展的信心,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又要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民生民利、大众参与、核心价值等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上造福于人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再次,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贯彻落实科学观的新要求。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和把握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进一步坚持和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更广层面和更高层次上造福于人民,不断谱写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二是要紧紧抓住当前影响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完善的体制保障。

现实表明,当前影响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关键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观念因素。部分干部群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还没有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上来,对科学发展观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缺乏高度的自觉。二是体制因素。一些地方和部门还没有形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体制和长效机制,因而在工作落实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随意性现象。如何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体制和制度,从制度上确保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还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根本性课题;如何把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用体制和制度加以科学规范,从制度上确保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也是一个尚未完全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并从制度和体制的层面统筹各方、兼顾全局,仍然是需要下大气力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三是干部因素。一定的发展观是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集中体现。人的主观世界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状况,直接影响着乃至决定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改造世界观、端正价值观的过程。在这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还相当严重,任务还相当艰巨。一些领导干部尚未从“以官为本”、“以权为本”真正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缺乏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真正重视和根本利益的切实关注,因而很难牢牢抓住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卓有成效地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因而很难拿出制度化规范化的措施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好大喜功,浅尝辄止,因而很容易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抽象化、虚拟化。总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指导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不啻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项十分突出的任务。

上述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观念不到位,必然严重影响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体制和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而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又对领导干部中一些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行为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远性,制度建设是根本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上下功夫,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无疑,这是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关键环节。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能否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上科学发展轨道,首要因素在于决策体制和机制是否完善。这就需要彻底改革“靠权力决策”、“靠经验决策”甚至“靠拍脑袋决策”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的决策行为所依托的决策体制,真正把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在决策体制中,从制度上确保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依法性。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科学决策能否顺利执行并卓有成效,关键在于执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和畅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嘴上一套、行动一套,凡此种种,都属于执行体制方面的问题,都是决策执行机制不科学、不完善、不畅顺造成的。因此,决策必须科学,执行必须有力,凡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事情,一旦决策,必须果断执行。求真务实、务求实效,是建立与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体制及其运作机制的最基本要求。

要着力建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一切公权及公务行为都离不开监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策是否科学、执行是否有力,能否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到实处、卓有实效,还决定于能否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对于确保经济社会发展来说,监督体制的功能不仅在于预防和惩治少数领导干部恃权腐败,更重要的在于促进和保证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真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国家尽力、为社会尽责、为人民尽心;监督体制的任务不仅在于事后监督、结果监督,更重要的在于事前监督、过程监督,从制度体制上促进和确保各个部门和各级干部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地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履行职责。从这个意义上说,监督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事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

三是要继续推进思想解放,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当然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尤其应当自觉地将解放思想贯彻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去。

从一般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新时期解放思想的本质意义在于,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解放思想所要解决的实质问题,一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条化、凝固化的倾向,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之树长青;二是破除把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理想化、纯洁化的倾向,坚持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并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先进方法,创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给广大人民带来实际利益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由此可见,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实践无止境,解放思想无止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历程,解放思想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在当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起点上,尤其要进一步发挥解放思想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

从特殊意义上说,继续解放思想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结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本身就是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任何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都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一些人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甚至存在着种种误解和曲解,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思想僵化、认识凝滞,没有真正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没有真正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没有真正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进一步解放出来。比如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如何切实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广大人民作为发展的出发点、依靠力量和根本目的?这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着力解决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迫切需要各级领导者、决策者进一步从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作风和思维模式以及“官本位”、“权本位”等精神桎梏中彻底解放出来。没有这样一种思想解放,坚持以人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观的各个方面,都无不这样迫切地把继续解放思想提到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