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境界及其提升

2013-04-07 08:49郭剑林马春玲
关键词:境界理论课教学效果

郭剑林,马春玲

(1.集美大学 政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龙岩学院 思政部,福建 龙岩 364012 )

略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境界及其提升

郭剑林1,马春玲2

(1.集美大学 政法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2.龙岩学院 思政部,福建 龙岩 364012 )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教学境界息息相关。授课教师境界不同,他所追求的教学目的及学生的感受和收获也不相同。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重心和教学效果为标准可以把教师的教学境界分为萌芽境界、成长境界、成熟境界和理想境界。不同境界之间导致差异的因素各不相同,越是高层次的境界提升所需要的条件越是艰难。境界的提升既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理论水平、社会实践,以及精神层面上的不断提升,也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和创造有利条件来促进这一提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境界;提升;因素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一直是存在争议的。作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课程,如何真正达到希望达到的目的,受到学生的欢迎,一直是思想政治工作者思索的最主要课题。而提升教师的教学境界,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有效方式之一。

所谓教学境界,是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能达到的高度而言。不同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宗旨的理解和付出各不相同,各自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同,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因此,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评估难以量化比较,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如此。高校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更多地从教师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是否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是否准确表述和运用理论、师生互动性如何等具体的指标入手,而实际上,这些指标仅仅只是体现教学效果优劣的外在表现特征,符合这些特征并不等同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常常可以发现符合这些指标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的状况。笔者以为,真正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反映教师教学效果的,就本质而言,关系更密切的是教师的教学境界。

境界本身是比较含糊的一个概念,如何界定境界自然是一个问题。对不同境界的所处状况作探讨从而归纳本境界的基本特征,是界定境界的一个有效方法。在这方面,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人生四境界说”中关于境界的划分,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境界的一个途径和方法。

冯友兰先生以“觉解”的程度为依据把人生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个境界分别代表的是初始的基础时期、开始成长的时期、发展比较成熟时期和完美的理想时期。而如果以这四个为参照标准来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样也可以分为萌芽境界、成长境界、成熟境界和理想境界四个层次。本文主要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境界的分层及其主要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来探讨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境界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一 萌芽境界

所谓萌芽境界,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起步阶段、初始时期。从对象来看,主要是指初步接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或是刚毕业开始工作的新教师,或者是从其他行业调整过来的老教师。他们的主要特点是:由于是初步接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其教学内容不是非常熟悉、教学要求和目的不是深入的了解、对教学方法和要求实效的特殊性还不能很好的领会。所以表现在教学上,只能是做到普通教学的最基础要求。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一境界上的教学表现主要为两种状况:一种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等同于纯粹的知识传授课程,对课程教学所要求的内容特别是重要知识点一一阐释说明,较为注重理论性,但又对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开阔的视野多向度的论证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如何运用理论引导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迷茫,以及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明显薄弱,因此,授课既难深入又乏生动,难以吸引学生。另一种是在授课范围内、主题较为明确的前提下,注重各种现实案例材料的收集和选择,课堂讲授也以案例为主。一些年轻的兼职教师如辅导员兼职上课的,由于有比较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同时精力时间有限或缺乏兴趣不能充分备课的,往往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相对第一种是增强了生动性和趣味性,但理论性明显不足,而且不留神就会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故事会或者学生工作总结会,所以效果同样不好。新教师由于对课程的把握和理解不能到位,在教学初期出现这样的状况可以理解,但这样的教学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且容易损害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甚至可能会伤害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样的教学境界并不高,需努力尽快提升。

二 成长境界

所谓成长境界,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在熟悉课程之后,理论基础相对比较扎实,教学经验有所积累,同时认识到了本课程的特殊性,因此开始探索和思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的时期。从对象来看,一般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教师都能较快地进入这一境界。他们深切认识到:枯燥的讲理论没人听,满堂课都是案例没内容。必须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既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够传授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初步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负责。作为对教学效果的重视的表现,在教学内容上,既有理论的传授讲解,也包含具体的事例分析;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课件制作认真,运用案例或深入分析理论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能够注意学生的反应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这一时期是一个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何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是这一境界中教师关注的重点。但限于本身能力水平所限,在自身现有情况下我们所能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应该是什么呢?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并作出不同的选择。最主要的表现也可以归纳为两种,其实也是萌芽境界两种状况的延伸。一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自然是以理论灌输为主,理论阐述清晰,从深度上和广度上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是我们应该主要追求的教学效果。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在当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普遍不够重视的情况下,如果不能调动学生听课兴趣,教师讲授再高深的理论也是自弹自唱。因此我们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于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上。二者之间其实存在着一个共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应该是理论性和生动性的有效结合。分歧在于限于现有的水平,在理论性和生动性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应该侧重何方。两种教学方式正是两种不同选择的结果。而这一境界从课堂教学来看最主要的特征也正是认识到理论性与生动性结合的重要性,又有较为明显的不成熟和偏颇。

成长境界其实是一个在不断摸索、不断思考中不断前进的境界,具有比较明显的过渡特征。大部分教师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成熟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但也有部分教师或者是因为摸索遭遇挫折失去信心或者是因为丧失前进动力而就此停留于这个阶段。从萌芽境界进入成长境界并不艰难。教师本身的责任心和不断进步的要求是境界提升的内在根本原因。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仅仅是将教学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不思进取,这一提升也必将显得艰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部门培养体系的完善和优秀教学团队的扶助,则是教学境界提升的外在条件。部门内部应该有对新教师的听课和评课制度,这既可以保持一定的压力促使其认真努力去提升,又能帮助他们确立前进的方向。部门内部还应建立对新教师的培养体系,由优秀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解决理论上与教学上的疑惑和困难,避免走弯路。这较之于新教师的独立摸索,可以大大缩短提升境界所需的时间。

三 成熟境界

能够称之为成熟境界者,应该是在教学上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上的成熟,必须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我们所要实现的教学目的来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首先是理论课,这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让学生接受才能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有较为高超的教学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最终的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有否以及如何思考和运用理论,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针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的能力。因此,所谓成熟境界的“成熟”,既表现为理论上的成熟,也表现在教学艺术上的成熟,从效果上说,还应该能解决学生困惑和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熟境界的教师首先必须能够以理论本身的魅力来吸引人。总有人认为理论是枯燥的,难以有吸引力,这是一种误解。理论本身所闪耀的思想火花、其所具有的严密性和逻辑性,都使得理论本身具有很强的美感。理论水平提升对学生思维、认识能力直接促进足以吸引学生,而理论收获带来的喜悦又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教学上理论的成熟标志正在于能否挖掘出理论本身的魅力。马克思说: “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讲理论最忌讳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把理论弄得非常复杂,晦涩难明,教师独乐乐,学生云里雾里。二是拒绝理论和现实的沟通,无法解释理论和现实的差距。解决第一点要从提高教学艺术入手,解决第二点要从教师本身的实践程度入手。

就教学艺术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离不开各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教师授课或是深入浅出,或是旁征博引、或是广泛对比、或是严密的推理论证,这都是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实效方面,研究的文章很多,但不能忘记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服务于教学目的的手段。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有效运用是教学艺术成熟的体现。陈秉公先生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理论境界是第二层境界,艺术境界是第三境界,[1]这从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提升过程来说是合理的,但就整体效果而言,能够真正把理论讲好就已经是比较理想的境界了,教学的艺术性是服务于理论的传授的。

此外,理论要阐释得透彻,离不开生动的素材和案例,教学艺术上的成熟,既表现为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也在于通过运用生动事例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理论。而案例和素材应该包含两个方面:既有过去的典故或者是已有定论的事例,更有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讲过去主要是为了学生熟悉掌握,讲现在是为了让学生运用和信服,两方面必须相辅相成。当然,从事例总结出理论的教学方式容易,而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则相对显得艰难。现实状况和理论的脱节甚至矛盾,始终是困扰和限制教学实效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一方面是任课教师如何能够回答问题,另一方面教师的回答如何能够为学生信服,这都是难题。事实上,解决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闭门造车式的理论思考可以解决。成熟境界的教师未必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两个难题,但至少应该能够引导方向。

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的教学更多地达到成熟境界,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追求目标和重心所在。教师要从发展境界达到成熟境界,必须朝理论、艺术、实践三个方面努力。就教师个人而言,理论的深入钻研要自觉,教学的艺术要结合个人特点去琢磨,而实践更需要个人走出书斋深入社会和生活。学校和社会要努力使教师成熟,也必须在这三个方面创造条件。事实上,当前国家和社会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面采取的诸多措施,也主要是为了这三个目的。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改进教学方法,把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增强教学实效。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加大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博士学位、国内外考察等工作力度。”这里所指的全员培训、骨干研修、攻读博士学位,自然是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而国内外考察,即是为了增强教师的实践性。笔者以为,理论水平和教学艺术的提高,更多地需要教师本人的自觉,部门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形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教研机制,学习中小学的讲课评课制度以保障其实效性。二是培养骨干教师带动教师队伍理论和教学的提升,骨干教师要能起到带动的作用。上级相关部门主要应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精心选择并针对明确课程和章节的资料库以及推广性强的示范课体系,让教师明确目标并能更快成熟。二是培训应该形成针对性强的体系,理论、教学、实践各有机制。三是实践方面,既可以通过实践性强的专家了解具体社会真实情况,更应该组织有效的全方位考察加深认识。教师个人能力和机会有限,在这方面国家和社会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给予更多的选择权。

四 理想境界

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这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寄予的厚望,也是每个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追求实现的目标。这是个难度很高的要求,以成熟境界教师的标准也未能达到。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本身所要求达到的目的,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和对人生实践的引导,这不仅仅是说清楚知识和理论,以教学艺术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就可以达到的。一般而言,知识传授是以“懂”为目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除这之外,还必须“信服”才具有真正的意义。让学生“真懂得”是成熟境界,让学生“真信服”才是理想境界。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以理服人,但由于社会普遍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对待心理和学生本身所处年龄段容易产生的怀疑心理,使得许多学生存在“你是老师,我当然说不过你”和“你说得有道理,但未必是对的”等口服心不服的现象。成熟境界的教师就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听得明白,但我不相信”。如何让学生不不仅“入耳”,而且“入脑入心”呢?关键就在于要让学生“信服”,而要让学生信服,教师本身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品质和深厚的人文素养,能够与学生进行心灵层次的对话和沟通,同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熏陶学生。

首先,教师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品质感染和熏陶学生,获得学生的敬重。人格的崇高、进取的精神、道德的高尚、为人处世的风采,让学生在课堂不仅是收获知识和理论,更能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和人格的熏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意味着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苏霍姆林斯基谈到的“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和党的十七大强调的“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的运用便是“心灵对话”。[2]心灵只有用心灵才能触动,灵魂只有用灵魂才能震撼。一个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于精神领域的高贵和正义。在世俗功利影响下,大学生精英意识弱化,对空洞的说教有腻烦的心理,但是内心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还是向往和认同的,高尚的精神品质,特别是高校的大学精神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排除授课的心理障碍。同时也只有在高品位的精神氛围熏陶之下,大学生才能真正感悟、理解,思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

其次,教师必须以深厚的人文素养营造心灵沟通的教学环境。教师一定要能给学生一种境界上的影响、一种文化的思考、一种人格的力量、一种生命的状态。……教师以此创造这样一种境界:一种能激发兴趣,产生好奇心,宽容、宽松、平等,能点燃学生头脑中智慧火种的境界;一种能够唤起美感,唤起人性,唤醒沉睡心灵的那样一种境界;一种能够排除外界干扰,静静地去读书,用思想去学习,去提升人格与内质的境界。[3]这一切要求教师本身必须有深厚的人文素养。而且,高尚的精神品质只是心灵沟通的前提,深厚的人文素养才让心灵沟通成为可能。这种素养不是体现为知识的卖弄,而是通过内在的人文素养的积累和沉淀打造课堂的深度和厚度。通过深厚素养散发出来的气质和底蕴,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充盈着生命感悟或是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教学情境,突破学生的心理壁垒,触动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互动,才能真正有效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层面的提升。

再次,教师必须以坚定的信仰打动学生。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看望大连海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贾凤姿时强调,“要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教师要有真信念、真本事”。 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崇高的信仰,因为只有教师对所弘扬的理论一往情深、坚定不移,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饱满的激情并以此打动学生心灵,让学生信服,坚定学生正确方向的选择,惟有信仰,“才能激发学生用其自身真实的生命体悟去生成一种正确而崇高的信仰,并内化为自觉的行为。……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系统知识和理论逻辑,才会自觉地在你的信仰的感召下去生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4]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的的特殊性,决定了授课教师最理想的教学境界是让学生信服和真心喜爱,这又决定了理想境界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不同于仅仅是知识传授的教师素质,他必须触动和感染、引导学生的心灵。而这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人文素养和理想信念,依靠外在的因素所能起的效果显然有限,最主要的还必须依托教师本人的精神追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还必须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学习完善自身的素养,达到精神上的理想境界。而如何达到这点,则是一个久远而复杂的问题了。

[1]陈秉公.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J].江汉论坛,2007(6):93.

[2]朱红梅,崔慧霞.心灵对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想境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72.

[3]杨红英.关于高校德育中重构大学精神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08(7):131.

[4]谢春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境界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8):38.

ClassNo.:G64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OntheLevel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iesTeachingandTheirEnhancement

Guo Jianlin1,Ma Chunling2

(1.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mei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China;2.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al Science, Longyan College, Longyan, Fujian,364012, China)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achers’ teaching levels which decid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tudents’ gains from the teaching. By the standard of teaching centre and teaching effects, the teaching levels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groups : initial level, growing level, developmental level and ideal level. There are differe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each level, but the enhancement of a higher level requires more conditions for it. The enhancement of the teaching level involves teachers’ improvement of their teaching method, theoretical level, humanity accomplishment and social experiences. Besides, it demands that both 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shoul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enhanc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teaching;level;enhancement;factor

郭剑林,硕士,副教授,集美大学。

马春玲,硕士,副教授,龙岩学院。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境界与教师素质培养研究”(JA12628S);集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境界分层及其提升途径研究”。

1672-6758(2013)04-0008-3

G641

A

猜你喜欢
境界理论课教学效果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品“境界”
慎独的境界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人师”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