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期刊校对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3-04-07 08:30董冰媛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4期
关键词:原稿医学期刊编校

董冰媛,魏 华

医学期刊是当代医学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传播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推动医学技术科学发展的重要媒介。在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的流程中,校对工作是重要环节之一,承担着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疑问,以保证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的重要职能,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把好质量关的最后一道工序。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学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医学期刊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期刊校对在医学期刊出版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

1 医学期刊校对工作的重要作用

与一般科技期刊及文史类期刊、杂志不同,医学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性更强。特别是药物名称、浓度、剂量、诊断数据和治疗操作等内容频繁出现,在校对中稍有不慎就会发生错误,给读者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医学期刊校对任务繁重,要求严格,责任重大。

1.1 校异同是确保期刊准确无误,完整无缺的重要手段 校异同是将校样跟原稿逐字逐句比照,通过查找两者异同的方法,发现并改正录排错漏。倘若一本出版物错字连篇、形式笨拙,不仅会给读者带来不可信赖的感觉,其学术内容也会相应贬值。所以,编校人员必须首先做到准确无误地核对原稿。以医学名词的准确使用为例,“科技名词的规范和统一是科技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信息交流、教育和科学普及的基础”[1]。随着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会对一些医学名词进行修改或者重新审定。例如,学术界已审定用“巨细胞病毒感染”代替“巨细胞包涵体病”,用“美尼尔综合征”代替“梅尼埃综合征”。然而,在一些医学论文中,作者仍然习惯性地使用不推荐或已经废除的医学名词。同时,对于尚未审定的名词,当存在若干种选择时,编辑应当参照审定名词中相关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应用审定名词构词成分来考虑选择,力求用词的准确性。保证原稿不错、不漏、准确无误地转换成印刷文本。

1.2 校是非是提高编辑质量的补充环节 校是非是通过对原稿内在矛盾的是非判断,发现并改正原稿在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逻辑性等方面存在的错漏,弥补编辑工作的疏漏,起到编辑清源,校对净后的作用。医学期刊质量的核心在于其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期刊内容能否及时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及其研究进展,是否反映了医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论文的立论是否科学、准确,理论分析是否严密、实验数据是否齐全;论文的数据和结论是否新颖且具有突破性。是医学期刊的价值和灵魂,也是医学期刊专业性的集中体现。事实上,编校人员除了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整理和校样的通读工作,包括对论文内容、形式、结构和专业名词等内容的深度编辑加工,还应该以独特的方式把握本领域的特点,防止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保证出版工作的实效性。为业内外人士提供其他媒体不能提供的专业信息服务,这既是医学期刊编校人员的重要职能,也是提高医学期刊质量水平的重要环节。

1.3 校编排规范是完善期刊标准统一的关键步骤评定一本医学期刊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准,除了其学术水平之外,期刊自身的编排质量也很重要。由于职能分工的不同,编辑人员在编辑稿件时,往往更注重自己编辑内容的统一性,缺少对期刊整体编排效果的考虑。因此,迫切需要编校人员,特别是责任校对从整体出发,对期刊的内容,特别是字体、字号、专业用语以及版面审美等细微差别进行认真细致地修改完善,保证稿件编排格式符合标准化、规范化。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如:酸碱度pH,文稿中常出现PH的写法。又如,在版面设计上,期刊页面经常会出现由于松紧不匀而造成不协调现象,有时也会由于标点符号所占空间的大小不等或因为公式的排列造成的文章疏密不匀等。

2 医学期刊校对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日益繁荣以及信息技术在编辑出版中的发展运用,医学期刊校对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与以往时代相比,期刊校对的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升,有利于编校人员从繁琐的校对工作中解放出来,但医学知识的创新、传播和交流速度的加快也对传统的校对方式提出新的挑战。有人认为在新形式下计算机技术可以取代人工校对、编辑可以代替专职校对,然而,医学期刊的校对工作尤为重要,应摒弃片面的思想观念,澄清在医学期刊校对工作中存在的误区。

2.1 计算机自动校对不能取代人工校对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期刊编辑出版工作中的普及应用以及计算机处理信息功能的日益强大,校对工作的程序、方法和工艺等都面临着一场深刻变迁。特别是计算机自动校对系统以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使一些编校人员错误地认为人工校对可以减少甚至取消。值得肯定的是,计算机自动校对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可以较快地识别出论文中存在的错误,极大提升期刊校对的速度和效率。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计算机自动校对技术及其软件作为一种程序化设计,往往只能识别词语以及固定词组搭配这样的常见性错误,不能识别文章中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错误,也不能识别标点、版式和遗漏等方面的错误[2]。加之医学期刊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强,需要涉及大量的药物剂量、药物浓度以及大量的外文和符号,既有黑体、白体、正体、斜体之分又有大写、小写之别,这些都是计算机自动校对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医学期刊校对中,计算机自动校对技术不能完全取代人在校对中的主体地位,只能作为校对工作的一种辅助手段以弥补人工校对的不足[3]。必须科学地处理好计算机自动校对与人工校对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确保校对工作的准确高效。

2.2 期刊编辑不能完全替代责任校对 在网络环境下,期刊编校工作无纸化操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稿和校样合二为一已经成为现实。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工作,有人认为完全可以取消责任校对人员,由编辑承担编辑和校对的双重职责。然而,从确保医学期刊质量的角度来看,保留编校分工合作仍然是必要和重要的。一方面,就编辑和校对工作的职责分工而言,编辑主要负责栏目选题、稿件组约、稿件审查和编辑修改等工作,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很难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繁琐、细致的校对工作。而责任校对主要就是负责稿件的文字差错、知识性差错以及逻辑性差错的检查和修改,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发现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就编辑和校对的性质而言,虽然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要一环,但是编辑更倾向于从宏观上把握原稿,校对则善于立足于微观。因此,与责任校对相比,大多数编辑在猎错的意识和理念、对待校对的心态以及采取的校对方法和技术操作上都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加强医学期刊质量控制,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校对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做好质量控制的最后工序。

3 科学把握医学期刊的校对方法

作为期刊出版的重要环节,校对的主要任务就是依据原稿,努力发现并消除论文在内容、版面设计以及排版过程中产生的一切错误,最大限度地降低期刊的差错率,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然而,当前影响医学期刊校对质量的因素很多。期刊编校工作者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全面、有效地把握好医学期刊校对的各个环节,努力提升医学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医学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1 提升医学期刊校对人员的能力素质 医学期刊的校对是一项繁琐细致而又充满乐趣的工作,由于专业性和学术性很强,编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专业的编辑才能。一方面,医学期刊作为当代医学研究最新成果和理论动态的直接载体,始终把反映医学前沿知识及其最新应用成果作为期刊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研究条件的不断优化、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和科研人员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医学领域内的前沿知识及其应用成果不仅数量越来越多,其智慧含量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编校人员在熟练掌握药物名称、医学术语、外文符号,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设计、评价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等医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身善于跟踪医学研究前沿的超前意识,紧密关注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以便及时、系统地掌握医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成果。另一方面,做好医学期刊的校对工作必须具备专业的编辑素养,能够熟练掌握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期刊编排格式和版式设计,知道期刊字体、图表等安排是否合理、美观,期刊编辑的流程是否科学、恰当,期刊是否能够保证按时出版。同时,在实践中编校人员还要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编校人员对文稿进行高品位的编辑修改,才能推出高质量的精品医学期刊,才能不断扩大医学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发挥医学期刊占领医学研究前沿、引领医学前进方向、促进医学知识交流、推动医学技术发展的重要职能。

3.2 善于总结经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目前,期刊校对仍以人工校对为主,在实际校对过程中普遍采用且比较有效的校对方法是四校法,即一校采用折校法或对校法,二校采用对校法加分层次校对法,三校采用重点校对法加对红和通读,四校采用对红和机校[4]。同时,要针对校对工作的特点、校对的环境以及个人的校对习惯,灵活采用折校法、对校法、读校法、接校法、机校法以及重点校对法、归类校对法和分层次校对等多种校对方法。在校对过程中,如果遇到论文中公式、符号、图表较多等校对难度大的稿件,可以适当增加校正的次数和方法,以确保期刊的准确无误和美观统一。另外,不同的校对者,即使校对同一篇文稿,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在鼓励校对者自我学习、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同时,医学期刊编辑部可以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和总结交流活动,通过辅导授课、经验交流、实践操作等途径,帮助校对人员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获得有益的借鉴,努力提升校对人员的知识水平,积累丰富的校对经验。

3.3 完善医学期刊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医学期刊校对质量检查应当是医学期刊杂志社实行的内部管理制度之一,它是提高医学期刊编校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工作实践中,杂志社可以成立由主编、业务骨干、行政负责人、编委组成的校队质量检查验收小组,制定相关的质量检查验收量化控制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在稿件校对工序完成之后、期刊付印之前进行校对质量检查验收,对于重点、难点稿件要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验收。质量检查的结果应与编校人员的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并作为对编校人员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4]。这对于加强编校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不断提升期刊编校的质量具有十分有益的促进作用。

[1]路甬祥.从法规和制度层面规范科技名词[N].光明日报,2012-2-29.

[2]吕 渤,任延刚.浅谈现代医学期刊校对员应具有的知识储备[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2):183-184.

[3]马秀萍.出版电子化与校对工作[J].新闻出版交流,2005,5(1):48-49.

[4]马敏峰.科技期刊校对质量及其控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14(1):91-93.

猜你喜欢
原稿医学期刊编校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山西医学期刊社简介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把编校质量的弦绷得更紧
Finite-time Synchronization of Memristor-based Neural Networks with Discontinuous Activations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编校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