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春花,王灵霄,梁计平,孙艳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
·临床护理研究·
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
国春花,王灵霄,梁计平,孙艳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河北石家庄050051)
脊柱骨折;肠胃胀气;护理
胸腰段包括T11~L2位于胸椎背弓与腰椎生理前突的交界处,为脊柱垂直压缩损伤的受力集中点,60%~70%的脊柱骨折发生于此,多发生于高处坠落伤或交通事故伤,常导致人体脊柱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合并神经损伤者可出现下肢功能不全甚至截瘫,一般骨折后12h出现腹胀症状,腹胀发生率为40%~88%[1]。本文以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0~62岁,平均41.6岁。其中Frankel分级A级36例,B级30例,C级22例,D级8例,E级4例;高处坠落伤44例,车祸伤42例,重物砸伤14例;T11骨折6例,T12骨折38例,L1骨折44例,L2骨折12例;压缩性骨折56例,爆裂性骨折44例。全部患者均在不同时间内发生程度不一的腹胀,并且65例患者伴有周身不适、纳差以及失眠、腹痛等症状。
1.2 腹胀原因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腹胀发生,具体有如下几个原因。
1.2.1 神经损伤因素:胸腰椎骨折后合并脊髓损伤时使副交感神经失去与高级中枢的联系或骶2~4的神经功能障碍造成胃结肠发射缺乏,结肠蠕动减慢(主要是左半结肠),直肠的排便发射消失而使水分过多的吸收,大便硬结、便秘造成腹胀。
1.2.2 手术因素:因麻醉和手术创伤造成胸腰椎周围软组织损伤、牵拉及血肿形成,压迫胸腰段脊柱前外侧的交感神经节,使其前后的纤维调节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壁肌运动的控制功能紊乱,造成消化道运动障碍,发生腹胀。
1.2.3 局部因素:胸腰椎骨折患者,早期由于椎体受伤而引起腹后壁血肿,刺激交感神经或由于交感神经休克而引起胃肠蠕动功能紊乱发生腹胀[2]。
1.2.4 饮食因素:患者受伤后由于担心排便影响到陪护人,故控制饮食,且缺乏相关的饮食知识,无选择性地随意进食。
1.2.5 心理因素:通常胸腰椎骨折发病比较突然,患者没有心理准备,无法适应由健康人向患者的角色转换,再加上卧床需专人照顾,使患者产生重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代谢紊乱加重腹胀。
1.3 护理
1.3.1 了解病情及既往史:患者入院后应首先了解病情及既往史,根据Frankel分级确定患者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既往史重点了解是否有胃肠疾病史、饮食习惯、药物反应、心理状态、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是否有经济负担等。
1.3.2 饮食调护:患者入院后告知其选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蜂蜜等有助于润肠通便。鼓励患者多饮白萝卜水,每日进水量不少于1 500mL,特别是每天清晨空腹饮淡盐水,晚上喝蜂蜜水可刺激胃肠反射而促进排便,减少肠胀气,可于每日加餐时进食酸牛奶促进肠蠕动,避免进食引起胃肠胀气的食物如土豆、豆浆、豆奶粉等。
1.3.3 胃肠减压:胃肠减压期间注意患者每日的液体量及每日的热量是否足够,并注意检查胃肠减压是否通畅,了解每日的电解质情况,是否出现低钾,注意观察胃液的量、颜色、性质,患者是否有应激性溃疡。
1.3.4 深度灌肠:使用直径约4mm的肛管,从肛门插入约20~25cm,使用50mL注射器将110mL甘油灌肠剂慢慢注入,灌肠时患者取左侧卧位,动作要轻柔。本组有17例患者采用此方法,效果满意。
1.3.5 腹部按摩:入院即开始向患者宣教腹部按摩的重要性,进餐后半小时护士面向患者,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的大小鱼际予以腹部一定的压力在腹部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顺序顺时针方向按摩[3],注意速度适中,5~10min/次。
1.3.6 定时排便:让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早餐后排便,因为此时胃结肠反射最强,也可根据患者的生活方式选择,但是必须保持每天同一时间排便,通过训练逐步建立排便反射。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尤其是有神经症状者可用润滑手指轻柔按摩肛周或肛管,刺激排便发射产生。
1.4 结果:100例患者经过采取上述护理措施,程度不一的腹胀症状均明显好转或消失,效果满意。
胸腰椎骨折是创伤患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高处坠落,头肩或足、臀部着地,暴力传导所产生的垂直分力所致。胸腰椎骨折患者尤其是合并脊髓损伤者排便的低级中枢功能障碍或骶段脊髓(S2~4)的副交感神经中枢与高级中枢的联系中断引起胃结发射缺乏,结肠蠕动减慢,肠内容物水分过多以及直肠发射消失而引起腹胀,严重者可发生腹腔间室综合征。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痛、烦躁、焦虑等,严重者可使膈肌上升,影响患者呼吸,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下腔静脉受压,影响静脉回流,诱发下腔静脉血栓形成,直接影响创伤的治疗及恢复。
手法刺激的信号等于大便对直肠壁的刺激,是最好的刺激排便排空方式,应鼓励患者家属多尝试。定时刺激,收缩肛门括约肌及盆底肌可促进低级排便中枢发射的形成,从而减少腹胀的发生。
胸腰椎骨折初期1~5d腹胀发生率高,并可发生在整个住院期间。引起腹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士应通过仔细观察加以分析,早期采取腹部按摩、肛周刺激、排便训练等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胀,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1]韩芳,许晓莺.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20):165.
[2]庄妹.胸腰椎骨折患者腹胀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0,10(4):75-78.
[3]张淑萍.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7(14):60-61.
(本文编辑:赵丽洁)
R683.2
B
1007-3205(2013)05-0507-02
2013-01-05;
2013-02-14
国春花(1974-),女,河北武邑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临床创伤骨科疾病护理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3.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