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蓉王安虎汤明兰张华勇/
1越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技站2西昌学院
越西县粘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王海蓉1王安虎2汤明兰1张华勇1/
1越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农技站2西昌学院
越西县地处大凉山与小相岭之间,位于凉山州北部,属北亚热带气候区,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夏季雨量集中,空气湿润,秋季降温迅速,多绵雨,冬季少雨,日照充足,干燥多风。境内历年平均气温13.3℃,年降水量1 113mm,无霜期247d。粘虫是越西县农作物的主要害虫,以危害小麦、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为主,猖獗发生年,也为害豆类和蔬菜,为多食性害虫。常年发生1 333.33~2 000hm2,大发生年份发生达3 333.33~4 666.67hm2,常在局部地区造成毁灭性灾害。粘虫观察站设在越城镇、书古乡、白果乡,海拔分别为1 661.6m、2 100m、1 530m。根据测报越西县掌握了粘虫的发生规律,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粘虫是间歇性猖獗害虫,具有局部区域爆发的特点,又有远距离迁飞特性。本县粘虫发生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这一时期气候温和雨日多,湿度大,适宜粘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2010年粘虫发生面积1 266.67hm2,防治面积1 266.67hm2,挽回粮食损失380t,2011粘虫发生面积733.33hm2,防治面积733.33hm2,挽回粮食损失220t。为控制粘虫危害,根据越西县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较好地控制了粘虫危害。1.1发生区划
越西县海拔在1 200~2 100m地带,5~7月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利于粘虫各虫态的生长发育,属粘虫常发生区,该区包括城关、中所、新民、顺河、中普雄、下普雄6个区。越西县海拔2 200m以上,气温较高的年份,粘虫可向这些地带发展,而一般年份不发生或发生轻微,属间断发生区,该区包括申果庄、书姑、上普雄等地区。
1.2种类
粘虫主要有普通粘虫、劳氏粘虫、白脉粘虫3种,3种粘虫常混杂发生,其中普通粘虫危害最为严重。
1.3发生期
根据诱蛾和田间调查情况看,越西县粘虫的发生期在5月中旬至8月上旬。
1.4成虫诱测
根据1979~2010年诱蛾器观测,粘虫以普通粘虫为优势种群,发蛾期在5月中旬至7月下旬,少数年份5月上旬可见。盛蛾期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下旬,少数年份可延续到7月上旬。
1.5各虫态历期研究
根据观察,各虫态历期卵期6d,产卵始期从6月上旬开始,至6月下旬产卵结束;虫期26~30d,蛹11~13d,成虫期11~15d。
1.6越冬虫源研究
经1979年普查越冬虫源,基本查明粘虫不能在越西县自然越冬,故粘虫基本为外来虫源。越西县一代粘虫数量较少与二代成虫发生数量相差悬殊,况且越西县一代粘虫幼虫发生期偏晚,群体发育进度也慢,在6月中、下旬才能羽化,对二代粘虫的发生不起主要作用。越西县二代粘虫激增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发生危害,7月中旬至下旬陆续化蛹羽化,除少数成虫留在本地继续繁殖外,大部份又向3~4代区(北纬36°~39°)及4~5代区(北纬33°~36°)迁飞,成为该区的外来虫源。
粘虫的生活习性,是在长期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适应外界环境而形成的。在掌握粘虫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后,则可利用其发生、发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应用各种防治措施,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目的。
2.1粘虫趋化性
粘虫成虫羽化初期,其性器官尚未成熟,需要吸取各种植物花蜜及汁液等作为自身的补充营养。此时,对糖、酒、醋气味有强烈的趋性。
利用趋化性诱杀粘蛾。诱杀粘蛾最佳时期在每年6月上旬。具体方法:用375g红糖、500g食用醋、125g白酒、250g水,先将红糖,用水溶化,然后加入醋、白酒和2.5%敌杀死乳油4~6ml搅匀后,盛于盆内,置于距地面1m左右的田间,约500m左右设1个点,每3~5天更换1次药液,把毒死的成虫深埋处理。2.2粘虫趋黄性
粘虫成虫喜欢产卵在枯黄麦桩及玉米、水稻枯叶尖上。从越西县粘虫发生较重的1985年、1990年水稻田间调查情况看,长势较好的田块相对较轻,每公顷幼虫数为3 000~9 000条左右,而水稻迟栽田和长势较弱的水稻田以及农户附近或有灯光附近的稻田中枯黄叶片多,粘虫趋于较重,在越城镇城南村、普雄、乐青地村和顺河片区长势差的水稻迟栽田上,每公顷幼虫数高达31~81万条。
2.2.1利用趋黄性诱杀成虫和卵
根据越西县历年的测报资料和粘虫历期推算,草把诱卵最佳时期在每年6月上旬。具体方法:用稻草或其他干草捆成10cm粗的草把,每公顷插300~375把,草把下端与地面保持0.5m的距离,每天早晨震动草把,将落下的成虫踩死即可。每3d左右更换一次草把,并用火烧掉旧草把,以消灭虫卵。
2.2.2养鸭捕食幼虫
在幼虫密度小的情况下,利用养鸭捕食幼虫是一项有效措施,农户要充分利用鸭群捕食幼虫。
粘虫初龄幼虫食量不大,为害不显著,而到5、6龄时则食量暴增,约占一生食量的95%左右。同时,该期幼虫的抗药力也比2~3龄时高10倍左右,所以防治适期应在低龄阶段。
粘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发育进度不同,防治的关键时期应掌握在3龄以前。按历年的测报资料和粘虫历期推算,防治适期分别是:顺河地区6月25日~7月9日,越西河各地区6月26日~7月15日,普雄地区和苏姑等二半山地区7月1日~7月15日,用2.5%的敌百虫粉或50%辛硫磷乳油1 500倍液喷施,或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进行防治。
诱杀粘蛾最佳时期在每年6月上旬,有条件的地方利用粘虫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近几年来,越西县改革了一些耕作制度,推广了一些先进技术措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作物、粘虫、天敌的生活环境,创造了有利于作物、天敌的生活条件,达到直接或间接地控制或消灭粘虫的目的。如历年来稻麦两熟田、小麦套玉米地、迟播玉米地,粘虫发生都比较严重。越西县改革育秧技术,即改大水秧为两段育秧后,提高了秧苗素质,缩短了大田返青期。由小麦套玉米改为马铃薯套玉米,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大大降低了大田虫口密度,有效地控制了粘虫发生程度,减轻了危害。
粘虫是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的杂食性害虫,降虫分布不均匀,容易局部暴发成灾,因此,要加强弱势田、迟栽田和干尖田较多田块的监测,做好田间调查,及时掌握虫情动态,抓住低龄幼虫期开展药剂防治,才能有效控制其对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