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河二月花》序*

2013-04-06 19:32:10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潼关诗词

月 人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华词学研究室,陕西 西安 710068)

《关河二月花》者,乃予西大同窗梁建邦教授之格律诗词集也。梁兄特邀予撰序,不敢不奉命勉力为之也。予曾在《秦晋豫词选·跋》中云:秦晋豫系梁建邦之笔名,其乃陕西省东大门潼关县梁家城村人氏也。因其守秦、晋、豫三省交界之地,故以之为笔名,大抵取意以聚三省之灵气,以发三省之文光也。

予之所以不敢不奉命勉力为梁兄诗词集撰序,自有缘由也。早在西大求学之时,予填词已小有名气。梁兄认为月人词很好地继承、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中之格律诗词,只要不懈努力,即可传之久远。后来,他发誓要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专家、潼关学家、《史记》学家之同时,成为月人词学研究专家。梁兄没有食言。他以自己丰富之学术研究实践与丰硕之文学创作成果,充分地表明了:他是当之无愧之中国古代文学专家 (先后长期担任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艺术系主任,系陕西省精品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负责人)、潼关学家 (为潼关县古潼关研究学会顾问,续修《潼关县志》顾问,出版潼关研究书籍多部)、《史记》学家 (为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史记》研究著作多部,发表有关司马迁和《史记》研究论文近50篇)、月人词学研究专家 (主编并公开出版《月人词鉴赏》1—5辑);同时,梁兄还是颇具实力之诗词学家和作家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华词学研究室研究员、渭南市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西安诗词学会顾问)。他不独能赋诗,会填词,还能作小说,写散文,更擅长诗词评论、文学批评。总之,梁建邦秦晋豫教授是秦东文史研究、文学创作、诗词评论最重要之重量级人物之一!当然也是我们西北大学中文系77级最值得引以为豪之同窗挚友也!

《关河二月花》共分作七律、五律、七绝、五绝、词等共五辑内容,以写作日期先后为序,共计482首,时间跨度从1986年至2012年,共27年,亦即作者33岁至59岁年龄段,基本上贯穿了作者的大学教师生涯,也是他从事高等教育职业化生活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关河二月花》,论创作时间,几乎是他执教高校30多年之全部生涯;论内容题材,几乎是他在课堂教学、基地实习、社会实践、学术会议、时事政治、假日周末、写作编著、诗友唱和、吊古伤今、登高望远、师生相处、教育子女、侍奉高堂、含饴弄孙、赏花钓鱼、庆贺赠与、贺婚庆寿、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之灵光展现;论艺术形式,他选择了如他为人审慎严谨一般之格律诗词,严守予一贯倡导之“合韵谱、协音律、美声情、寓意境”填词赋诗主张;论思想情操,梁兄作品无不浸透着热爱祖国、热爱江山、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之赤子真情,浸透着孝忠父母、尊重师长、眷恋妻小、挚爱朋友、呵护学生之亲情,浸透着对一切真善美事物和一切假丑恶世相保有童心佛骨之激情,或予以赞美,或予以贬斥,塑造并张扬了当代知识分子之崇高形象!或许这正是梁建邦秦晋豫教授平日就浸淫在中国古代文史之崇高意境与优雅韵味中之缘故。一言以蔽之曰,举凡现实社会,梁兄莫不能以诗传情,以词达意。

勿谓言之不预也,请读者诸君仔细阅读梁兄以下作品。

先看《关河二月花》之七言律诗:

其开篇之作《〈古人咏潼关选注〉草成即兴》云:

踪迹书山觅句章,详诠刮肚苦痴狂。

三峰凭槛莲花矮,九曲环关禹业长。

赫赫旌旗城隘蔽,悠悠鼙鼓鳄鱼惶。

青牛紫气今安在,抚卷高吟笑汉唐。

这是梁兄编撰古潼关学著作《古人咏潼关选注》完工后之感情之自我抒发。首联“踪迹书山觅句章,详诠刮肚苦痴狂”,上联言搜集资料之艰之难,下联言注释虽苦尤甜,概说做学问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忍得寂寞,以苦为乐,来之不易也。颔联“三峰凭槛莲花矮,九曲环关禹业长”,写潼关险要的形势和厚重的文化,表现古人咏潼关诗词的内容,对仗工稳。颈联“赫赫旌旗城隘蔽,悠悠鼙鼓鳄鱼惶”,写在潼关发生了诸多的历史战争,继续写著述的内容,但不显繁复,对仗亦十分工整。尾联“青牛紫气今安在,抚卷高吟笑汉唐”,著书立说初成,自视编撰可意,自信可以和老子著《道德经》一样同列中国文史史册矣,大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喟。甚好,正是书生意气!

再如《读〈月人长短句〉》之颔联、颈联:“丹田碧血同窗会,仙境琼林佳丽沟。塞北风光男子韵,江南山水女儿柔”,善于摄取原作者作品妙词佳境字词组句,颇有意趣。《游司马迁祠感赋》之首联:“司马文章万古雄,挽河掩岳贯苍穹”,没有对史圣司马迁透彻之了解与深入研究,决不会发出如此惊月落日之由衷赞叹!《华山极顶呐喊》之尾联:“超然顿感精神爽,再吼三声了苦忧”,写出人们登高临渊望海观山之常态而又超乎意外,实在令人倾心!

再看《关河二月花》之五言律诗:

其《游韩城魏长城》云:

西河争战地,风雨历千年。

迤逦连西岳,巍峨耸昊天。

树笼秦汉月,草漫夏商烟。

驻足空吁叹,梁山落日圆。

首联追远,意境苍茫,思绪绵绵;颔联远望,华山连峰,高耸云天;颈联近观,树挂汉月,草吐商烟;尾联驻足,吟者剪影,日留山头,大有“秦时明月汉时关”之千古感慨!

再者,仅从《潼关观十二连城烽火台》题目,即可看出天险潼关作为古代战争要塞之战略价值和吟咏题材之豪迈!还有,《应邀参加韩城“己丑年民祭史圣司马迁典礼”》一诗,足见陕西民间景仰史圣之风蔓延两千年来犹为炽烈。它无可辩驳地证明,立于天地间的中华民族正气永远是鼓舞中华儿女奋勇向前之灵魂、脊梁与力量!

三看《关河二月花》之七言绝句:

先看《入韩城即闻椒香》:“百里椒园吐异香,山沟地畔换红妆。三千万个摇钱树,争送家家到小康。”这是作者作为渭南人之欢乐情怀。作者赋诗之时,正当渭南市调整产业结构,大展宏图之际。史圣故里韩城市大红袍花椒已经誉满天下,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中共渭南市委书记王志伟公有词《浣溪沙·富民椒》专记此事,其过片云:“小姐点钞纤手困,先生记账懒腰伸。”

再看《近2000名学生选修诗词格律课有感》: “诗教遗风万古长,莘莘学子志昂扬。仰瞻李杜成仙圣,共续佳章慕汉唐。”这是作者作为高校人文教授之欢乐情怀。当前社会,拜金主义至高无上,崇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之风几乎令人窒息。然而,在梁兄执教之渭南师院,作为中国传统诗词的种子选手,梁兄开设了“诗词格律”课,竟然吸引了2000多名学生听讲。梁兄若无满腹经纶,若非锦心玉口,何能引诱众多的学子聆耳静听?学子们如不渴求了解、掌握传统文化,岂能心甘情愿地追随梁兄学习格律诗词与诗词格律?须知,不知有多少格律诗词爱好者被阻挡在诗词格律的大门槛外。

再如,《喜迎新世纪》:“世纪春雷震九霄,山川美景满眼飘。迎来西部腾飞日,把酒笑吟歌似潮。”这是作者作为诗词家之欢乐情怀。《父病危夜侍》:“夜侍床头忆父恩,桩桩件件爱儿孙。沉浮冗事何尝报,秋雨声频泪洗痕。”这是作者的孝子情怀。《女儿在川屡遭余震惊吓》:“余震频频汗自挥,感伤浪迹舍相违。悲愁笑语难寻觅,恳请春风送女归。”这是作者的慈父情怀。《渭南师范学院咏景八首》、《携爱孙绍瑞南塬捉刺猬》、《灞河垂钓诗会》、《应邀参加澄城县“千人诗词背诵启动大会”感赋》诸篇,充分表露了作者热爱生活的种种情趣。

四看《关河二月花》之五言绝句:

先看《春登南塬》和《中秋月下遐想》两诗。前诗云:“满目田畴远,孤村绿树分。清风香万里,扶我到青云”,颇有陶渊明忘情田园之闲情逸致。后诗云:“华山峰顶月,应照九州人。学子居天外,中秋当念亲”,颇有苏东坡中秋怀人之感喟。

再看《漂母墓》“一饭造英豪,千金不足高。青坟存大义,世代祭春醪”和《感赋司马迁二首》之二“鸿鹄志趣殊,铁笔傲江湖。遭厄雄心在,千秋伟丈夫”,即可知梁兄为何能成长为司马迁《史记》研究专家了,因为他随时随地都在关注着一切与史圣有关的事和物,并予以仔细探究。

五看《关河二月花》词:

梁兄有《秦晋豫词选》39调50首入选予主编之《圣代词库丛书》,序列第33册,就足以说明他在填词方面的艺术成就。细品梁兄《关河二月花》之词作,多系中、长调,律工韵谐,取材时新,善于裁剪,可谓词味悠悠,诗理昭昭。如其诗作一样,赤子之怀,感人至深;骚客风姿,韵味曼妙。题材丰富,格调向上;用词准确,韵律工稳。真乃出自大学中文系教授之手也。

仅以联章词《忆江南·南塬杂咏六首》为例,简析如下。全词曰:

其 一

南塬好,最好是春天。坡润草肥花戏蝶,人勤春早鸟争喧。能不去南塬?

其 二

南塬好,最好是夏天。满眼艳阳红似火,清风习习聚神仙。能不爱南塬?

其 三

南塬好,最好是秋天。云淡果香金菊放,火晶柿子挂山弯。能不咏南塬?

其 四

南塬好,最好是冬天。风雪茫茫银裹树,几行足迹印塬巅。能不忆南塬?

其 五

南塬好,最好是清晨。雾绕云缠鸡破晓,繁星羞眺健身人。东去西又奔。

其 六

南塬好,最好是黄昏。指点烟村残照外,欲归却驻几多人。芳草挂花裙。

此组联章词,6首俱以“南塬好”提起,好似红丝线串白玉珠,先从结构上提纲挈领,胜出一筹。接着,分别从“春夏秋冬晨昏”6个时间节点着眼,用力在每首词的两个七言句,描述那个特定的时间节点的南塬景物,结句以“能不”反诘句式引发感慨,恰似结一黄丝线编织而成的中国结金穗子,结构完美无缺。这组联章词中,第一首七言对句“坡润草肥花戏蝶,人勤春早鸟争喧”可谓尽善尽美。其它的则有待推敲。

纵观梁兄诗词集《关河二月花》,犹如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先生填词,乃学者之作也,非才人之作也。其语言有待烹炼精粹矣。

予一向认为,作为大学教授,其职责不独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不独在于甘当人梯,不独在于认知、吸收、传播已有之人类科学文化遗产,这仅相当于农人务作庄稼保证要打粮食,工人做工保证要出产品一样,是大学教授之本职工作。大学教授之天职即本质工作,首先在于育人,即把一个鲜活之生物学意义上之人,教育转化为社会学意义上之人;其次在于教书,即把这个基础意义上之社会学人,转化成为有智力、有能力、能生存、能发展之社会学意义上正品人;第三,教学相长,即创新教育,这是大学教授之最高境界:在教学相长过程中,即要把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之教师本职形象提高到继承、弘扬、创新之教师天职形象。所谓教师天职之形象,就是在自己从事之专业学科范围内,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有所贡献,著书立说,垂范久远。又能借此带动、发现、扶持学生中之敢怀疑、爱思索、善钻研、能创造之创新型人才,即社会精英分子。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大学教育机构为社会输送之人才,能有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与经济源源不断地持续进步与发展。而梁建邦教授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毫无理性的、残酷的现实社会告诉我们,唯有文学艺术批评家之所谓评论文章,才能被视作科研论文授奖、晋升职称,而能创造出文学艺术原创产品的人,他的文学艺术著作反而不被视作科研成果、不被视作学术论文被授奖、被晋升职称。这是颇令人怀疑的一大谬误!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将导致创新性、创造性人才的消亡和大学精神的消亡直至灭亡。已故黑龙江省诗词学会副主席、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陶尔夫教授生前曾严格要求他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生,必须善书法、能赋诗、会填词,虽然不一定要做书法家、诗人和词人。予以为这是非常正确和必要的!

最后,予以填词结束此序。词曰:

清平乐

感题梁建邦教授诗词集《关河二月花》付梓

关河二月,花影随心歇。

诗萼团团抱锦叶,词树繁英映雪。

呼来都是吟瓶,读书授业倾情。

修德做人立业,风骚韵语真诚!

猜你喜欢
潼关诗词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当代陕西(2020年21期)2020-12-14 08:14:2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2
潼关:优化营商环境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52
一路走来,一路歌——记潼关中学校长侯润生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诗词之页
中国诗歌(2015年1期)2015-06-26 1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