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慧,赵和平,张革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 太原 030001;*通讯作者,E-mail:zhpyx168@126.com)
低钠血症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大部分较易纠正,预后较好,但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肺癌,临床医师常因对其认识不足而易误诊[1]。本文就本院收治的1例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的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报道,以供大家借鉴。
患者,女,60岁。主因“间断恶心、呕吐1月余”于2012-03-01入住我院消化科。患者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呕吐,为水样物,4-5次/d,伴乏力、纳差、头晕,有时眩晕,嗜睡。既往曾于7年前行左乳癌根治术,无长期大量用药史。查体:血压120/70 mmHg,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无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肝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血电解质:K+4.5 mmol/L,Na+114.0 mmol/L,Cl-79.1 mmol/L,血常规、肾功、肝功正常;入院诊断为呕吐原因待查,消化道肿瘤?急性胃肠炎?乳腺癌术后。入院后完善胸腹CT、头颅MRI等检查。胸部CT回报:左下肺软组织密度肿块,考虑中心性肺癌可能。头颅MRI示:右侧颞叶及左侧顶叶多发异常信号影,考虑转移瘤伴出血。并给予抑酸、营养支持、补钠对症治疗。患者症状较前改善后,转入我科行气管镜检查,术后病理回报:小细胞肺癌。2012-03-23始行VP方案化疗,具体为:替尼泊苷100 mg/次,1次/d,第1-5天静脉滴注;顺铂 30 mg/次,1次/d,第1-4天静脉滴注;每21 d重复上述方案。化疗2周期后评效,胸部CT示肿瘤最大直径缩小一半,头颅MRI较原片比较病灶基本消失,总体评价疗效为PR(部分缓解,肿瘤两个最大垂径乘积缩小至少50%,至少维持4周)。期间患者精神食欲好,无头晕、恶心等症状,血Na+波动于130-141.8 mmol/L,未给予特殊补钠等治疗。化疗4周期后评效为维持PR(脑部转移灶消失,肺部病灶与化疗2周期后比较无变化),考虑肿瘤异质性导致耐药,遂于2012-06-23行肺部射频消融术,并重新进行病理检查,回报仍为小细胞肺癌。期间血 Na+波动于 111.7-128.1 mmol/L,给予营养支持、限水、补钠等对症治疗。于2012-07-27完成6周期化疗后出院,出院时血Na+128 mmol/L,未行全面复查。于2012-10患者再次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纳差、头晕、嗜睡、气紧等症状,于2012-10-08就诊我科,复查血Na+为122 mmol/L,给予营养支持、补钠、利尿、限水等治疗,患者症状有所缓解,复查胸腹部CT示:左下肺叶巨大软组织密度影,左下肺动脉、肺静脉受侵不除外,并多发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于2012-10-18憋气紧加重,给予激素治疗后好转,患者家属要求出院,出院时复查血Na+为135.4 mmol/L。随访患者家属,患者于2012-10-24死亡。总生存期7.5个月。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多数国家有明显增高趋势,在我国大城市已居于恶性肿瘤的第1位[2,3];尽管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其长期存活率仍非常低。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为肺癌的一个分型,它的癌细胞胞质内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具有内分泌和化学受体功能,能够合成、贮存和释放抗利尿激素,此种抗利尿激素属于肿瘤产生的异源性抗利尿激素,能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嗜睡、定向障碍等水中毒症状,称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4]。小细胞肺癌合并低钠血症的病人多以低钠血症为首发表现。而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又与血钠降低的严重程度、失钠速度、病人的年龄及身体状况有关。因此,在临床中当遇到不明原因恶心、呕吐,排除了消化系统疾病、肾功能衰竭、颅脑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外,应考虑小细胞肺癌所致。
从本病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细胞肺癌合并低钠血症的诊治应注意如下几方面:①积极消除病因是重要的,随着化疗的规律进行,肺癌患者影像学及症状的好转,低钠血症的特征症状消失。但肿瘤复发后病人的SIADH也复发。因此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再次出现可看作肿瘤复发的征象,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及治疗。②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针对低钠血症做出相应处理,限制水分的摄入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一般主张24 h摄入水的总量不超过800 ml。③纠正低钠血症,对于急性低钠血症(小于48 h)迅速纠正低钠血症,没有脱髓鞘的改变;可静脉输入高渗盐水(3%氯化钠)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而对于慢性低钠血症病人持续2-5 d没有或只有轻度症状,纠正低钠血症的速度应24 h内<10-12 mmol/L,48 h<18 mmol/L,以防出现中枢性脑桥脱髓鞘的危险[5]。④髓襻利尿剂的应用。髓襻利尿剂如速尿可以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使小管内水分重吸收受阻,从而抑制ADH的分泌。
总之,在临床上我们应提高警惕,全面考虑并及早排除或确诊低钠血症患者为SCLC所致的可能性,积极早期治疗原发病,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1]古力巴哈尔·阿不都西.以首发表现为低钠血症的肺癌发病因素及误诊原因分析[J].新疆医学,2012,42(3):70-72.
[2]Jemal A,Bray F,Melissa M,et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CA Cancer JClin,2011,61:69-90.
[3]昌盛,代敏,任建松,等.中国2008年肺癌发病、死亡和患病情况的估计及预测[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91-395.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1.
[5]王燕,顾锋.2007年低钠血症治疗指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9):79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