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
张月,马玉海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国际关系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性地利用国际关系理论来阐释中国近现代史,如从现实主义的权力利益论解读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从大国崛起的理论和大国崛起的经验教训理性地分析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等。通过融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理解。
国际关系理论;权力利益论;大国崛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国际关系理论意指研究各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科学分析框架和理论体系。国际关系理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1]国际关系实践更是早已有之,国家的诞生即意味着国际关系的出现。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与其他国家交往的国际关系史,利用国际关系理论来解读中国近现代史,不失为一种更深刻的理解该时期历史的方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本课题组尝试性地将国际关系理论和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了解和认知。
现实主义理论大师摩根索在其经典著作——《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一书中提出“权力利益论”,指出国际社会中的各国家无不为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而斗争。帕麦斯顿也曾指出,“没有永久盟友和永久敌人,只有永久利益。”[2]利用现实主义的权力利益论可以较好地揭示近代中国频频遭受殖民大国侵略的原因。
近代以来在欧洲通行的处理欧洲国家与其他落后国家交往的主要国际关系体系就是殖民体系。从1400年至1914年[3]是西方旧殖民主义时期,扩大殖民范围、争夺在同一殖民地的权益成为该时期各大国的主要目标。近代中国由于自身的无知和落后,成为殖民大国侵略的主要对象。英法美日德意等国家在侵略、掠夺中国利益的同时,为了自身的权力和利益,也在进行着合纵连横的游戏。各国之间时而亲密、时而交恶、时而中立,关系可谓错综复杂,这些关系影响到各国在中国的利益所得,并影响了中国局势的发展。以下以20世纪初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历史时间段为例:
20世纪初期,英国的实力逐渐丧失,法德俄的实力却逐渐增长,并威胁到英国在地中海和亚洲的利益,英国开始考虑改变长期遵循的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同时期日本虽于明治维新之后摆脱了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命运,但此时日本的羽翼仍不够丰满,要扩大在亚洲的权益必须得到其他大国的帮助。英日出于各自利益的需要走到了一起,1902年双方签订了《英日同盟条约》,英国抵制了俄国在亚洲的扩张,日本获得了头号强国英国的支持,英日结盟也增强了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东北的决心。1904年日本突然发动对俄国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英国由于实际上支持日本,英美向日本提供贷款和战略物资,促使日本赢得了战争。战后俄国在亚洲的侵略权益被迫转让给日本,日本扩大了在亚洲和中国的势力,侵略野心变得更大。
1914年8月日本以对德宣战为名,直接出兵占领青岛,强占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攫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试图独霸中国。日本的行径损害了了欧美大国在中国的权益,招致英美等国的不满。美国为保护其在中国的利益,但又不愿与日本兵戎相见,因而选择通过外交途径限制日本的势力扩张,1917年美日签订《蓝辛——石井协定》,规定:双方保证在战争期间不谋求在华优势,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享有“特殊利益”,两国政府重申在中国尊重“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原则。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权益等要求。美国为了要回报日本对其占领菲律宾的支持;英法意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英法美等国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反而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此举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22年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委员会通过了《九国公约》,门户开放从美国一国政策成为国际政策,打破了日本在一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又重回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中国的民族危机也进一步加剧。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压迫的加深,20世纪20年代中国爆发了国内大革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北伐战争交相呼应,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基础。
一战后由于日本在中国的利益受到美国的限制,美日矛盾逐渐突出,两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争夺。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军阀林立。美日等国纷纷扶持各地军阀,造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持续十余年的军阀混战,造成中国局势的进一步混乱,加深了中国的灾难。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由于英法在华利益主要在南方;美国也忙于解决国内经济危机;英法美都想利用日本在远东反苏,因此英美等国对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没有采取实质性的干预行动。美国只是于1932年发布道义上的“不承认主义”,表示不承认日本在中国用暴力手段获得的权利。1933年国联宣布不承认伪满洲国的合法性,随后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帝国主义的绥靖政策导致日本侵略步伐加快。日本为全力发展海军,1934年终止《华盛顿海军条约》,1936年退出海军裁军会议。在准备就绪后,日本于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
抗战前期,除苏联积极支援中国抗战外,其他大国都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日本侵略。美国出于美日贸易的需要对日本实行妥协;英国在欧洲面临德意的挑战,英德矛盾尖锐,英国在远东的实力和地位也不断下降,英国希望妥协退让来稳定远东国际局势。1939年英日之间达成《有田——克莱琪协定》,英国承认日本侵华战争所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法国因为国内政局动荡和西班牙内战的牵涉,政策跟随美英之后。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英法美都只是给予中国少量的经济和物资援助。
日本意图囊括整个东亚,蓄意发动太平洋战争。1941年3月到12月日本假意和美国举行了50多次秘密谈判,1941年4月日本还和苏联签定了《苏日中立条约》,根据该条约的规定,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对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的袭击,太平洋战争由此拉开帷幕。
现实主义理论虽几经发展,也曾受到理想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挑战,但对权力的追求和利益的维护始终是一国在现实国际关系中遵循的主要原则。因此用现实主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好地解释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纷争与战争。当然现实主义理论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解释二战后的历史,现实主义是无法很好地解释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与合作的。因此在让学生了解现实主义、利用现实主义解释历史问题的同时,切不可将现实主义当成万灵丹药。
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国自一个多世纪以来在逆境中逐渐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成为地域性大国、世界性大国的历程。近年来有关中国和平崛起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从理论上解读大国的兴衰?如何做到以史为鉴?中国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和平崛起?这些问题必须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到位,从而避免学生的盲从心态,使其理性地看待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发展与复兴的历程。
1.如何从理论上解读大国的兴衰?
自20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学者陆续提出了关于大国兴衰的理论和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问题。肯尼迪的大国兴衰论、金德尔伯格和吉尔平的霸权稳定论、莫德尔斯基的长波论、沃勒斯坦的霸权周期论等即为其中代表。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揭示了近代以来大国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他认为一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然会带来军事扩张的需求,过度扩张造成经济和科技相对衰退进而导致旧霸权国家走向衰落。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国的依次出现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新的霸权国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可以带来国际体系的稳定与和平;霸权可以带来公共权威,霸权国家为建立霸权体系要提供必要的国际公共商品;随着时间的发展,旧霸权国的实力会衰退,新的霸权国家会出现,国际体系重新回到无序的状态中,直到新的国际秩序再次建立,国际社会才会稳定下来。莫德尔斯基提出了“长波论”,他认为霸权国的周期大约为一个世纪,霸权国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是岛国或半岛国家;具有内聚力和开放的社会;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变迁,上述有些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当代世界和大国的发展,但这些理论对于了解大国的兴衰成败还是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的。
2.如何做到以史为鉴?
近代以来,西方大国轮番上演大国兴衰的故事,中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大国[4]如何做到以史为鉴,即如何借鉴以往大国崛起的经验,并避免重蹈大国迅速衰落的覆辙是中国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必须要考量的因素。
回溯1500年以来世界各大国发展的历史,各大国的崛起既有特殊的境遇,也有着共同的因素或经验,如经济实力的强大、民族国家的形成、军事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教育的重视、先进的思想文化、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等等。近代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的崛起大都遵循着这些基本规律。
这些大国在崛起后走向衰落也大都有着共同的原因。如债务巨大、穷兵黩武、过度扩张、固步自封、丧失机遇、在国际事务中实行单边主义、过度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等等。历史证明一国妄图依靠掠夺和武力争霸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崛起往往会导致彻底的失败,近代日本和德国在崛起之后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导致实力的迅速衰落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经历了霸权争夺的恶果尤其是一战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之后,各大国为保持自身的大国地位,都开始理性地思考未来的发展道路。如日本在战后接受了美国的民主改造,并成功地通过东亚模式实现了经济的复兴;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大国合力推动了欧盟的成立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经济衰退之后大力发展信息、高科技和文化教育来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
3.中国能否以及如何实现和平崛起?
梁启超曾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和“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亚洲之中国逐渐解体、世界之中国逐渐形成的历史,是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断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和走向世界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获得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性的大国,未来中国成为世界大国之日也就是“世界之中国”完全形成之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开始出现“中国威胁论”的声音,此声音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中国的逐渐崛起。为打消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惧,早在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就在联合国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1990年邓小平再次提出中国永远不称霸。江泽民坚持邓小平的外交理念,并多次阐释和合思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展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并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认可。21世纪胡锦涛提出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道路,提出了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的理念。
21世纪或下个世纪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环境、全球化带来的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提高、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变革等等都是中国发展成为大国的独特机遇。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的经济社会转型、民主化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统一台湾等问题,国际上的领土领海争端、中日关系、朝核问题、美国为维护自身霸权对中国设置的障碍等等都是中国崛起要突破的困境。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必须要突破传统大国崛起的困境和悲剧,把握住历史发展的独特机遇,才能实现自身的和平崛起。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和完善合适的政治经济制度、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经济发展与独立、加强科技和军事上的创新、大力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与发展。其次要以开放主动的心态融入世界。妥善处理好与邻国、大国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发展、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最后要构建中国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积极推广中国政府的外交理念、培养一流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人员,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面。
[1]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21.
[2]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329.
[3]参见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分裂》一书对西方殖民主义的分期方法.
ClassNo.:G642.0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yof“OutlineofChineseModernHistory”TeachingFromthePerspectiveofInternationalRelationsTheory
Zhang Yue,Ma Yuhai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7,China)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is also the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teaching of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eachers should explain the Chinese histor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such a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asons why modern China is always defeated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subjects teaching, it is evitable for us to broaden the students' horizons of knowledge ,and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eory of power and interest;rising of great powers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张月,博士,副教授,阜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
马玉海,硕士,讲师,阜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
阜阳师范学院2012年教学研究项目《国际关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探究》(项目编号:2012JYXM62)阶段性成果。
1672-6758(2013)08-0007-2
G642.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