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祝清
(四川民族学院美术系,四川 康定 626001)
千百年来,在中国历史的演进中,不仅产生了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同时还产生了许多有名甚至无名的工艺巨匠,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古代工匠教育对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是以技能传授和实践操作为主的教育,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机构和完备的教育制度,主要采用“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习方式,在数千年的技艺传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为我国古代技术性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古代工匠美术教育虽然不同于现代教育,但其教育方法同样包括“教”与“学”两种方式。工匠技艺教育萌芽早,并且贯穿整个历史时期,这种以生产实践为主的技艺教育作为历史上较早的教育形式之一,从其本身的特点出发,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有些方法至今仍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1.“口传心授”的非课堂教学。
“口传心授”是工匠美术教育最主要、最普遍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现代课堂教学有明显的区别,它既没有教学大纲,又无成文的教材和教案,主要依靠师傅实践经验的总结,师傅当初是怎样学的,现在就怎样教,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口传”就是在传承过程中,通过传授者的口头表述,并配合直接的肢体示范,将其掌握的技术方法和经验实践知识传授给学艺者。“口传”有具体的形式表达,而“心授”则不同,它是一种无形的心理表达,非语言所能描述,它无迹可循,主要在于学徒自身的“悟性”。
但只凭语言这种抽象性的描述,学徒是难以完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还需要通过师傅的实际操作,将工艺制作的全部过程以具象的,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徒面前,才是最有效的。以制陶为例,师傅将制作的每一套工序,如何捏塑、拉胚和盘筑,如何装饰和烧制等展现出来,学徒通过仔细观察师傅的操作,然后反复练习而获得知识和技能。除师傅的亲身示范,一些家法私授的“口诀”或“秘诀”也是工匠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式。秘诀是师傅们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语言形象生动、短小精辟,便于记忆,代代相传。据《韩非子》中记载,“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目小可大,大不可小。”这是现存最早的画诀。由于工匠文化知识缺乏,大多目不识丁,用前人积累下来的一套“口诀”做教材,对于他们来说简单易学,作用巨大。但有的“秘诀”和关键技巧常私密亲授,不与外人道。
“口传心授”的非课堂教学方式就是以师傅的示范传授为根本,经师父言传身教,学徒的模仿和练习来掌握技术。这种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缺陷,通常师傅的品质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教学质量。如吴永嘉在《明心鉴》一书中亦有云:“学艺之始,必贵择师,师善则弟子受其益,师不善,则奥妙不能传。”但“口传心授”的教学方式也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口传心授”建立在师傅示范和徒弟大量练习的基础上,所以当徒弟出师时已具有扎实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能独立解决职业中可能出现的普通问题,完成社会对行业的要求。
2.以粉本、画谱、工艺美术著作为媒介的物传式教育。
以粉本、画谱为媒介的物传式教育一直是工匠美术教育的重要教育手段之一,是言传身教教育方式的重要补充。在古代,工匠群体地位低下、生活困难,大多缺乏文化知识和学习的条件,而以粉本、画谱为媒介的物传式教育主要利用图像形式向手工艺人传授绘画知识,具有易懂、易记、直观、易于仿造的优势,是工匠美术教育最重要的技艺传授方式之一。
元人汤逅《画论》云:“古人画稿,谓之粉本,前辈多宝蓄之。”[1]粉本最初是作为壁画创作时使用的稿本,后来工匠在传艺过程中也会选择“粉本”作为弟子习画的摹稿,或作为初学者艺术训练的教材,“粉本”便逐渐演变成为工匠美术教育教学的范本。尤其在民间画工这一行业之中,粉本既是进行绘画创作不可缺少的依据又是技艺传授的最好教材,其重要性尤为显著。
但由于早期粉本皆为手稿,受到数量的限制而难以在工匠美术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直到宋朝时期印刷技术的出现,木刻版画的盛行,随之画谱、画诀类美术教本得以刊行,极大地拓宽了美术教育的范围,加快了工匠美术教育的发展。“所有这些画学类图文著述一经雕版刊印,副本以千百倍行世,与原先手绘、手抄、摹写的复制方式比较,印刷术的出现使图文复制手段有了根本性质的改变,从而极大地扩展了流布的范围,也直接关涉传承形式的变化。”[2]
而各类工艺书籍在工匠美术教育中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后人了解工艺美术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依据。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系统地记述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附有大量插图,是一部全面、翔实记述工艺美术材料和工艺的著作。沈寿、张謇的《雪宦绣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刺绣技法论著,全书分绣备、绣引、针法、绣要、绣品、绣德、绣节、透通八个章节,其中以针法运用为重点,书中将苏绣针法系统地分成18种,并详细介绍了每种针法的线条组织形式以及针法运用的技巧。
总之,以粉本、画谱、工艺美术著作为媒介的物传式教育在工匠美术教育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工匠,使中国优秀的工艺样式及图例得以延续下来。
1.观察模仿学习。
“观察模仿学习是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活动、复制其他个体示范的行为而进行的学习。社会学家班杜拉认为观察模仿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主要特征。”[3]在工匠的技艺学习中,徒弟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师傅的动作行为来掌握技能,观察模仿是学徒学习的重要方式。学徒经过仔细观察师傅或他人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然后模仿师傅的行为,反复不断练习,直到完全熟练掌握。以青铜器制造为例,徒弟按照师傅所操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模仿练习,在大量反复的练习过程中,逐渐将制模、翻制、浇铸、出范、修整等各个基本步骤熟练掌握并融会贯通,从而掌握青铜器制造的基本技能。
“学徒观察后的模仿,并非是对所观察行为的刻板复制或再现,而是习得所观察到的特定反应之上的规则或原理,进而形成创新性的解决问题方案。”[4]荀子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荀子·劝学》)来表达徒弟做出超越师傅的成就的赞美之词。
2.实践性学习。
工匠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学徒在不断参与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经验,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检查学习的效果。师傅所教授的内容来自一线生产的“经验”,学生的学也要直接运用于实践生产,因此工匠美术教育具较强的应用型和实践性的特点。
工匠美术教育是生产和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性教育,教育的重点是学徒操作训练。学徒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过不断地练习、操作,还要多观察师傅的示范操作,然后自己体会、掌握。《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中卖油翁所述,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的道理特别适用于工匠美术教育中。
3.自主性学习。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据此可知,师父主要发挥指导作用,是外在的因素,要想获得成功,主要在于学徒自身的内在因素。工匠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自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这也就是我们所谈及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和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建构过程。”[5]
工匠在技艺学习过程中,具有很强主动性、自觉性与独立性。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师傅对徒弟的学习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一个较模糊的时限,如学徒时间为两年或三年。在学习过程中,师傅也没有规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主要依靠学徒自身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掌握知识。师傅在传艺的过程中,只能教给学生规矩准则,更多的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如《孟子·尽心下》中载:“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具有较强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学徒,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更快地掌握技术技巧,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古代工匠技艺教育在数千年的技艺传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培养了大批能工巧匠,对古代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工匠技艺教育萌芽早,并且贯穿整个历史时期,虽然工匠技艺教育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机构和完备的教育制度,但它从其本身的特点出发,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因此以古代工匠的技艺教育为参照,借鉴古代工匠技艺教育中的优秀教育方法,不仅有助于当代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学方法改革,而且还有助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1]于安澜.画论丛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2:60.
[2]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2:90.
[3][4]张丽香.学徒制的学习探微——孝义皮影戏的案例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5]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