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处理金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2013-11-29 10:34李岳姝
关键词:氰化矿浆粒度

李岳姝

(黑龙江工业学院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难处理金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研究

李岳姝

(黑龙江工业学院 安全与环境工程系,黑龙江 鸡西 158100)

难处理金矿在我国黄金资源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常规处理原生矿的方法焙烧法与加压氧化法因成本太高,不适合处理该低品位金矿。因此,采取细菌预氧化-氰化提金工艺试验进行研究分析。试验研究表明,最终金浸出率58.8%,试验指标较为理想。

细菌;预氧化;氰化提金

细菌预氧化试验矿石为典型的卡林型难处理金矿石,该矿石采用了全硫浮选、氰化尾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等多种流程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均未能取得好的选别指标。因此,考虑直接处理原矿回收金工艺。常规处理原生矿的方法焙烧法与加压氧化法因成本太高,不适合处理该低品位金矿,通过资料调研,拟对该矿石采用细菌预氧化—氰化提金试验。

1矿石性质

1.1矿石的化学组成。

试验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试验矿样多元素分析结果

元素AsTC有机炭TSSiO2CaOAl2O3MgO-含量/%0.861.210.888.9244.970.2519.510.41-

*单位为:g/t,下同。

1.2金的化学物相分析。

金的化学物相分析见表2。

表2 金的化学物相分析

2试验材料和方法

2.1菌种的分离、筛选试验及培养基。

试验用的浸矿菌利用培养基从试验矿山酸性矿坑水中富集获取,并按5%→10%→15%矿浆浓度逐级增加原则进行适应性驯化,最终获取优良的试验用菌。

培养液为9K培养基,其组成为:(NH4)2SO43g/L、KH2PO40.5g/L、KCl 1.0g/L、MgSO4.7H2O 0.5g/L、Ca(NO3)2. 4H2O 0.01g/L、FeSO4. 7H2O 44.2g/L。

2.2生物浸矿试验。

生物浸矿试验在不同大小的锥形瓶中进行,反应体系置于30℃水浴锅中恒温振荡培养。浸矿菌种为在15%矿粉的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菌液,按10%(v/v)接种,于不同矿浆浓度、浸矿时间和矿石粒度反应条件下进行浸矿试验。

实验前记录液面位置,定时取出用自来水补充蒸发的水分,实验前用稀硫酸调节pH至1.8~2.0,每天用PHS-3C精密pH计检测溶液中pH、用数显万用表检测溶液Eh和显微镜观察细菌数量。

2.3氰化提金试验。

氰化试验在锥形瓶中进行,先将细菌氧化渣按液固比3:1配成矿浆,加入一定量的石灰振荡反应3-4h使溶液pH值稳定在10~11之间,按不同浓度要求添加氰化钠(炭浸法加入氰化钠的同时添加一定量的活性炭),然后置于摇床中振荡开始氰化,不同时间后取出过滤洗涤烘干分析渣中相关元素含量。

3试验结果和讨论

3.1 浸矿菌的驯化试验。

试验用的菌种经过约2个月的驯化时间后,在15%矿浆浓度下,细菌能够较好地适应在试验矿石中生长,在9K培养基下生长3-4天细菌数量达到5×107个/ml,生长情况良好,细菌属嗜常温菌,是由氧化亚铁硫杆菌等组成的混合菌,氧化能力强,溶液电位上升至560mv,矿石S被不断氧化导致pH值下降。

3.2生物预氧化试验。

进行了氧化时间、矿浆浓度以及培养基组分等常温菌预氧化条件试验,探索出最优的生物预氧化指标,金的浸出为炭浆法,氰化条件为:起始氰化钠浓度0.3%,液固比3:1,氰化时间48h。

氧化时间试验结果见表4,试验条件为:矿浆浓度15%,10%细菌接种量,起始pH值1.8~2.0,9K培养基,矿石粒度0.074μm占96%,温度30℃。

表3 氧化时间试验结果

从表3可知,随着细菌氧化时间的增加,矿石As、Fe和S的脱除率也在提高,但后期变化幅度不大,细菌氧化12天后金浸出率为53.6%,而细菌氧化15天后金浸出率仅为45.4%,试验确定常温菌氧化时间12天。

矿浆浓度试验见表4,试验条件为: 10%细菌接种量,起始pH值1.8~2.0,9K培养基,矿石粒度0.074μm占96%,温度30℃,氧化时间12天,矿浆浓度分别为10%、15%和20%。

表4 矿浆浓度试验结果

从表4可知,随着矿浆浓度的增加,细菌氧化效果变差,金的浸出率也降低,综合考虑15%为最佳矿浆浓度。

培养基组分试验见表5,试验条件:矿浆浓度15%,10%细菌接种量,起始pH值1.8~2.0,不同的培养基,矿石粒度0.074μm占96%,温度30℃,氧化时间12天。

表5 不同培养基组分试验结果

不同培养基组分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在无铁9K培养基条件下对矿石的预氧化效果更好,As、Fe和S的脱除率分别为92.6%、85.7%和94.4%,最终金浸出率58.8%,而不加培养基条件下,细菌氧化效果差,金的浸出率也降低至28.6%。

综上试验结果证明,常温菌能有效氧化矿石中As、Fe和S,破坏包裹金的黄铁矿和毒砂矿物,暴露金以利于氰化钠浸出。最佳的细菌氧化条件为矿浆浓度15%,10%细菌接种量,起始pH值1.8~2.0,9K培养基,矿石粒度-0.074μm占96%,温度30℃,氧化时间12天,炭浆法氰化提金浸出率达到58.8%。

3.3生物氧化-氰化提金综合试验。

根据以上细菌氧化和氰化条件试验结果,进行试验矿石常温菌预氧化-氰化工艺综合试验,选取的试验参数为:矿石粒度0.074μm占96%、15%矿浆浓度、氧化时间12天、10%接种量、30℃、无铁培养基、起始pH值1.8~2.0;氧化渣氰化钠用量5.7Kg/t(起始浓度0.2%)、液固比3:1、氰化时间选取24h。

试验考查细菌氧化条件下矿石中As、Fe和S氧化脱除率,以及最终金的炭浆法浸出率,其试验结果见表6所示。

表6 生物氧化综合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证明尽管矿石中As、Fe和S的氧化脱除率高,但金的炭浆法金浸出率仅为58.7%,尚未达到工业化应用指标,考虑到矿石中存在“劫金”的有机炭物质,试验进行了炭浸法和炭浆法对照试验,其炭浸法提金方法为在氰化的同时添加矿石重6%的活性炭,氰化完成后过滤除去活性炭、洗涤烘干,氰化渣送化验分析。从试验结果看,试验原生矿细菌氧化后利用炭浸法金的浸出率高达87.4%,明显高于炭浆法浸金的58.7%浸出率,证明矿石氰化“劫金”现象严重。

4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矿石细菌氧化效果好,能够有效打开黄铁矿、毒砂等矿物的包裹,金的浸出率提高明显,采用炭浸法氰化,矿石“劫金”现象改善明显。

[1]杨玮,覃文庆,刘瑞强,任允超.高砷难处理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05):49-50.

[2]杨德生,高洋,张朝红. 提高金氰化回收率试验研究与工业实践[J]. 黄金,2013(01):13-15.

[3]杨少华,杨凤丽,余新阳.难处理金矿石的细菌氧化机理及影响因素[J]. 湿法冶金,2006(02):105-106.

[4]臧法德,邢洪波,刘新艳.新疆哈图金矿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试验研究[J].黄金,2009(05):130-132.

ClassNo.:TF83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StudyofBacterialPre-oxidation——CyanideLeachingProcessTechnologyforRefractoryGoldOres

Li Yueshu

(Department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xi, Heilongjiang 158100,China)

Refractory gold ores account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China's gold resources. The conventional roasting and pressure oxidation method to process the primary ores are not suited to deal with the low-grade gold mine because of the higher production costs . Therefore, the paper made a test to put the Bacterial Pre-oxidation -Cyanide Leaching approach into the production of gold .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58.8% of the final gold leaching rate can be taken as an ideal indicator.

bacterial;pre-oxidation;cyanide

李岳姝,硕士,讲师,黑龙江工业学院。

1672-6758(2013)07-0058-2

TF831

A

猜你喜欢
氰化矿浆粒度
矿物浮选矿浆相流变学研究进展
粉末粒度对纯Re坯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高硅低铁锌焙砂中性浸出—液固分离试验研究
硫氰化亚铜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药物中卡托普利
三山岛金矿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某项目矿浆管道结构特点与长输矿浆管道安装技术
某黄金冶炼厂氰化尾渣有价元素回收实验研究
基于粒度矩阵的程度多粒度粗糙集粒度约简
双粒度混合烧结矿颗粒填充床压降实验
泉州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