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发展
——基于资源效率提高

2013-04-06 01:23李可
关键词:核心区河南秸秆

李可

(河南农业大学 财务处,郑州 450002)

【中原经济区建设】

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发展
——基于资源效率提高

李可

(河南农业大学 财务处,郑州 450002)

河南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资源利用效率直接关系粮食生产是否能够健康发展。根据河南省未来十年粮食生产战略工程、河南农业资源的特点、实地调研数据,以及目前利用耕地、水、环境投入物等投入资源的使用情况,结合生态经济理论,河南应改进上述资源利用方法的针对性措施,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资源利用

河南是中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7500万亩)建设,粮食总产在2010、2015、2020年要分别达到1 100、1 200、1 300亿斤,单产分别达到733、800、867斤的目标。到2020年将新增粮食300亿斤,实现用全国10%的粮食播种面积,获得37.5%的新增产量。[1]由此可见,河南粮食核心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如何提高河南的资源利用效率,进而促进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是河南农业生产核心区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资源具有整体性、有限性、地域性、动态性和多用性等特点。河南的农业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对农业资源的可持续认知,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利用效益较低。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耕地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有效供给减少,质量下降。河南省虽然历来重视精耕细作,但由于人口众多以及耕地减少比较严重,且缺乏耕地保护,再加上工业化、城市化的影响,土壤污染较为严重;有机肥使用和秸秆还田数量大幅度减少、耕地轮作制度不尽合理、农药过度使用等,使得土壤中养分再循环率降低,土壤肥力下降,土壤面源污染严重。这两方面的影响使未来的河南耕地面积呈现持续减少的趋势。在目前这种粗放型经营耕作方式下,缺乏可持续性的耕地后备资源,将进一步导致河南耕地污染状况严重、质量下降。

其二,农业水资源利用方式滞后,节水灌溉普及率不高。河南目前水资源亩均4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但是当前河南已开发利用了30%以上的地表水,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这充分表明,农业发展过程中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使水资源投入的数量和结构比例不合理,在水资源使用上存在高耗低效模式。

其三,农业废弃物利用效率低。河南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2007年农作物秸秆总量已达8 044万吨。但由于农户观念落后和生活方式陈旧,加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只好或直接在田间焚烧,或直接丢弃,导致大量秸秆资源被浪费,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河南重要的农业大市——南阳市的秸秆直饲量和直燃量占到总量的80%以上。实际上,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都存在这种传统落后的秸秆使用方法,使得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环境投入成本剧增,社会外部成本高涨。2012年秋季发生的大广高速路段严重追尾事故就是当地秸秆直燃造成的空气污染所形成的大雾引起的,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外部成本。与此同时,畜禽养殖中也缺乏循环利用废弃物的模式,多数管理粗放、单向运作,不能形成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既浪费了有机肥,又对农业环境改善造成了巨大压力。

其四,要素资源使用方式较为落后。河南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由于粮食行业缺乏规模经营,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下,也形成巨大浪费。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投资,农业投资总量不高,结构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农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等条件,致使农业资金投入效率低。且由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力趋于老化,农业生产方式缺乏更新,导致各类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上述情况制约了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健康发展。

二、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人均占有资源量较低。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水资源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但处于中部地区的河南,土壤类型多元化,耕地资源数量有限且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盐碱土、潮土、砂姜黑土等分布较广,[3]75%的耕地集中于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平原农区,分布极不平衡。[4]同时,夏季降雨量集中而冬季降水量偏少,易引发夏涝冬旱问题。水资源地域分布也不平衡,全省水资源由南向北递减,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农业技术革新和综合开发能力。虽然2011年河南经济总量达到全国第五位,但人均水平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及投资回收周期较长等问题,直接制约了政府、农户和社会力量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低投入直接导致农业发展所需的人、财、物等要素的投入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和提升。河南人多地少,粮食生产中采用了高物质要素投入策略,而这需要较大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由于经济发展较落后,资源利用技术难以获得高效利用。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使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和非农领域,农业劳动力基本属于老、弱、妇、幼等。较低的人力资本素质,阻碍了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技术革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且研发周期长,农技发展和推广也面临“网破、线断”的局面。较低的技术研发资金投入和缺乏政府的强力支撑,造成农业品种研发不够及时,良种社会化服务网络建设滞后,也进一步制约了河南粮食生产中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发展对策

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重点应放在以下方面。

第一,积极改造农田,提高农田质量。一要加强宣传,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在“三化”协调背景下确保耕地总量平衡;二要树立循环农业理念,积极促使农户进行绿色种植,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秸秆生态还田,保持土壤营养成分,实现农田的可持续利用;三要积极进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质量;四要进行动态监控,建立和优化农田地力与墒情的数据监控体系和相关环境质量监控体系,维持农田质量的动态平衡。

第二,以节水技术为核心,建设和优化农田灌溉系统。河南人均占水量只相当于全国的1/6。在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中,必须注重节水灌溉,积极开发建设高标准的水利网络系统。首先要加强水利系统改造与配套工程建设,重点发展管灌、渠道防渗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要发展低质量水资源利用技术,积极寻找新水源,以减轻地表水过度开发利用的压力;其三,要积极发展雨水保持和利用技术,提高粮食核心区雨水利用程度和效率。[5]总之,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农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

第三,以品种创新为核心,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科技。粮食主产区的核心任务就是稳定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所以,我国在农业技术方面不能像日本等国家那样,为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一味放弃数量的关注,必须切合我国具体国情,积极发展和创新粮食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首先,应该积极利用河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积极研发品质优良、稳产性能高的粮食品种,并加强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性创新品种的研发,使得产学研实现完美结合,提高粮食主产区的良种覆盖率。其次,加强粮食品种的质量检测和动态管理,优化种子市场环境,提高良种的市场占有率,为河南粮食产量的稳定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前提。其三,加强粮食种植、生产等相关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形成有利于良种推广要求的科技成果体系,提高农业相关技术的水平和实用性,保证优质技术能够迅速进入粮食的生产环节。其四,加强粮食生产中的上下游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提高粮食生产投入效率,优化粮食生产中的动力构成体系,降低对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其五,积极建设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体系。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技推广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必须积极探索政府、市场、技术人员和农户相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荥阳市充分调动政府、农户、企业、科研院所等各参与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了全新的网络化农技推广体系,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值得推广。

第四,围绕粮食产业构建和延长农业产业链。

延长产业链有利于提高区域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使粮食生产能获得稳定的发展环境。因此,河南必须延长粮食生产产业链。首先,要积极与企业、农户等粮食生产利益主体进行合作,发展和优化满足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其次,加强粮食龙头企业建设,选择产业关联度较高、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强,且能大量吸收粮食等相关投入物的企业作为粮食生产的龙头,推动粮食的产业化发展。[6]如周口莲花集团,积极延长小麦、玉米的开发利用链条,不仅提高了企业利润,而且提高了当地粮食生产的附加价值。其三,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保障农户的切身利益,稳定农户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粮食生产中的劳动生产效率。总之,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要围绕粮食积极发展和优化产业体系,形成产学研、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新格局,实现河南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河南粮食核心区的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投入成本不断上涨的巨大压力,因此在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须加强资金投入,注重可持续利用技术和先进农业技术的研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粮田,延长粮食产业链条,提高劳动、土地、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提升河南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保障农户的种粮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粮食核心区的健康发展。

[1]姚成胜.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波动性分析及政策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1,(9):70-75.

[2]高超.“十二五”期间河南粮食发展的水土资源保障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2):14-18.

[3]李素琴.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中资源禀赋优势逆转与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6):39-44.

[4]王玉英.河南粮食核心区的产业化建设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J].2010,(6):7-10.

[5]张社梅.浙江粮食生产发展方式转变与粮食科技进步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1,(8):128-132.

[6]马万杰,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为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J].河南农业科学,2010,(4):5-8.

Development of Core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Based on Im provement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LIKe

(Office of Financial Affairs,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Henan ranks first in grain production in China.The efficiency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 directly related to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Based on developing strategy of grain production in the next decades,feature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data from survey and resource input,this thesis applies eco-economic theory to analyse the issue.It is suggested that ways to utilize resources should be perfected,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utilization should be improved,so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re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

Henan Province;core areas of grain production;resources utilization

F762.1

:A

:1672-3910(2013)05-0020-03

2013-01-10

2012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2B282)

李可(1977-),女,河南安阳人,经济师。

猜你喜欢
核心区河南秸秆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