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茂清
(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杭州 310007)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国际广场项目以家居商场为主,精品工艺、产权式酒店、写字楼为辅,是集家居、公寓、写字楼及酒店一体化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针对该项目水质、水量及空间利用的特点,以节水为主要目标,该项目参考国内外绿色建筑的设计经验[1-3],大力推行中水与雨水利用设计,为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节水设计提供了良好的设计范例。
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国际广场项目是“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用地105.82亩,净用地89.75亩,其中居住用地33.44亩,商业及金融业用地56.32亩,总投资约12.489亿元,其中红星美凯龙家居商场投资超过6亿元。总建筑面积为33.1441万m2,包括地面商场、住宅、写字楼及配套设施。
本项目卫生洁具全部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采用经国家相关部门认证或当地相关部门确认公布的节水型用水器具,并符合CJ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4]技术参数要求。项目中涉及到用水器具主要有:水嘴、便器、便器冲洗阀及沐浴器等。
生活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分别接至各建筑内供室内给水使用。项目营业期间日需水量为702.46m3/d,包括生活用水、绿化用水、办公用水和商场用水;其中绿化用水、道路冲洗用水、家居广场和住宅配套商业网点的清洁用水使用中水,水量为144.18m3/d,占总水量的20.5%,满足GB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5]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一般项的要求。中水经膜生物反应池处理后进入清水池,满足旱季绿化、清洁及冲厕用水需求。雨季绿化用水和地下水回补则通过雨水利用实现。
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污废水进入项目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地面雨水汇流排入城市下水管道。
项目区内产生的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办公废水和商业废水等,项目拟建设一个污水处理站和排污管网。设计收集住宅、办公、商场的优质杂排水(洗手、洗澡、洗衣用水,不包括冲厕用水),输送到中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处理达到GB/T18920—2002《城市用水水质标准》后,中水回用于项目绿化灌溉、道路和广场冲洗用水等。
2.3.1 中水水质
根据生活小区优质杂排水污水水质特性,参考国内其他小区,确定中水进水质如表1所示。
在本项目中,家居广场的地面清洁用水、卫生间冲厕用水、道路冲洗及绿化用水均使用中水,处理后中水回用达到GB/T18920—2002《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绿化、冲厕和洗车等标准。工程设计出水水质见表2。
2.3.2 中水水量
图1 水量平衡示意图(单位:m3/d)
表1 设计进水水质表
表2 设计出水水质表
项目商业区总建筑面积71 890m2,在此按同类性质办公楼30m2/人考虑,用水量按40 L/d,计算污水产生率按80%计,清洁用水污水产生量为76.8m3/d。
商场主要包括商场清洁用水、员工用水和顾客用水。美凯龙家居广场建筑面积110 170m2,清洁用水按0.8 L/m2计,污水产生率按80%计,清洁用水污水产生量为70.51m3/d。参考同类项目员工人数,按1 200m2/人考虑,家居广场需工作人员约92人,其用水定额60 L/d,污水产生率90%,污水产生量为4.97m3/d。根据项目设计资料,美凯龙家居广场设计客流量为3 000人·次/d,每人次用水6L,家居广场顾客用水量为18m3/d,污水产生率90%,污水产生量为16.2m3/d。
根据以上数据,保证中水水量,设定中水设施的处理能力为180m3/d。
2.3.3 中水处理工艺
生活污水汇合后进入检查井,经两台污水提升泵送入后续的调节池。在污水调节池中充分混合,由提升泵进一步送入一体化膜生物反应池。反应池内的污水通过膜渗透到出水系统,污水中的活性污泥胶体、大肠杆菌及大分子有机物被膜截留,出水流入清水池进行消毒,经提升泵提升可以作为景观用水。中水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
根据项目特点及中水利用设施的设计处理规模,中水已能满足项目旱季绿化、清洁、冲厕用水需求。因此,雨水主要用于雨季绿化用水和回补地下水,多余雨水通过项目内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管。
雨水系统设计时采用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人行道、步行街等地面硬化材料选用透水材料铺装,以便雨水入渗回补;地面停车场使用绿化花砖,不但增加绿化面积,更有利于雨水入渗回补。项目区域内的道路路面使用多孔沥青,且道路路面采用略高于绿化带的设计,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有空路肩石,以充分利用绿化带作为雨水的滞留和回补设施。
图2 中水处理流程图
1)项目采用严格雨污分流制,雨水经低影响开发设施后,大量雨水渗入地下,减少了雨水外排径流,剩余雨水汇入市政雨水管道;优质杂排水经过处理后用于中水回用,回用水水质达到GB/T 18920—2002《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和广场冲洗。
2)项目节水设计工程实例,设计市政供水量为558.3m3/d,最高日中水使用量为144.18m3/d,中水使用率达20.5%,满足GB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节水与水资源利用部分一般项的要求。为保证项目中水水量,中水利用设施规模为180m3/d。
[1]师前进,何强,柴宏祥.绿色建筑住宅小区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08,34(1):77-79.
[2]朱锡林.建筑给水系统节水节能设计探讨[J].给水排水,2011(8): 85-87.
[3]邓小一.云南省博物馆的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J].中国给水排水,2011(12):86-89.
[4]CJ164—2002,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S].
[5]GB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6]GB/T18920—2002,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