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适宜技术在保障性住房中的应用

2013-04-04 10:38董文俊
建筑设计管理 2013年3期
关键词:住区遮阳保障性

韦 佳, 汪 杰, 董文俊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02)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为解决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不断完善房地产市场,满足群众多层次住房需求,正在启动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 600万套,部分地区保障性住房占住房建设总量的比重超过1/3,中国进入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保障性住房大力发展的同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也同样迎来了迅猛推进、逐步成熟的时期。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指出:“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m2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

1 保障性住房绿色设计原则

保障性住房主要居住对象为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他们在家庭人口构成结构、收入水平、生活方式、居住现状、居住预期,以及居住地的空间分布规律上都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家庭的特点,对公共交通、社区配套等方面比普通商品房住户有更高的要求,对生活成本支出的增加更为敏感。

因此,其绿色建筑设计更应注重居住人群实际需求,绿色技术的选用应以“低成本、低维护”为原则,通过采用被动式绿色适宜技术,达到改善居住品质,降低生活成本支出,创造生态宜居生活环境的绿色设计目标。

2 保障性住房适宜绿色建筑技术

2.1 完善的公共交通配套

公共交通有利于节约城市道路交通资源,缓解城市日益严重的拥堵,方便市民快捷出行,同时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市环境。对于保障性住房居住人群来说,其出行对公共交通依赖程度更高。因此,保障性住区在规划设计中应以大运量公共交通为主,道路资源配套公交优先,并与慢行交通方便接驳,提高出行效率。保障性住区选址区域应在公交车站点500m半径覆盖范围内,或地铁800m半径覆盖范围内。

图1 南京汇杰新城保障性住房交通规划

2.2 地下空间利用

开发和合理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节约用地,同时利用地下空间有利于美化住区环境,缓解地面空间的压力,增加绿地,改善环境质量,美化住区景观。在保障性住区规划中可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停车库、设备机房、配电房等公共服务设施,将设备机房设置于地下且与住宅楼间隔一定距离,可以减少设备用房对住户的干扰,并便于维修。

此外,地下车库结合场地设计,在地下车库顶板多处设采光通风天井,利用自然采光通风改善地下室潮湿阴暗的环境,同时减少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运行的能耗,也极大地减少了地下室开挖的土方量和降水、支护的工程量,将施工能耗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为最低。

图2 地下室采光天窗

图3 地下室天窗采光效果

2.3 架空层设计

将住宅底层架空有利于改善整个住区的室外风环境,一方面可以提供不暴露在阳光炙烤下的活动场地;另一方面有利于通风,便于空气流动,缓解潮湿带走热量。同时,开敞的底层平台可以享受绿化空间的渗透,给在底层活动的老人、儿童赏心悦目的视觉环境,架空层设置信报箱间,简单的放置桌椅,配置简单的耐阴植物和铺装,给居民在底层空间内提供交往、休憩空间。此外,由于大量的保障性住宅采用高层高密度的板式高层建筑形式,将人体正常视线高度内的底层架空有利于开敞视野,避免过度压抑。

图4 南京汇杰新城保障性住房景观实景

2.4 低维护复合景观绿化

景观绿化可有效改善住区微气候环境,提升住区环境品质。同时,景观设计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并且采用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以创造良好的住区生态环境,并采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以减少住区的植被养护成本(见图5)。

图5 南向水平遮阳板

同时,室外地面采用透水砖和自然渗透绿地,实现雨水的充分渗透。透水地面的设置有利于改善住区热湿环境,降低热岛效应,改善小区整体微气候环境。

2.5 建筑遮阳设计

外遮阳可以大大减少了夏季太阳辐射得热,有利于改善室内舒适度,降低保障房的运行使用能耗。对于保障性住房而言,建筑的遮阳系统应综合考虑住宅立面的特点,设计与建筑一体化的外遮阳系统,南向可以结合室外空调机板、阳台板设置水平外遮阳板,实现南向夏季遮阳;东西向居住空间客厅结合立面构造设计可覆盖整个窗户的活动卷帘外遮阳,满足了东西向遮阳的需求。建筑外遮阳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改善住宅室内热舒适,减少住户空调与采暖费用支出。

2.6 自然通风优化

自然通风有利于改善室内舒适度,降低空调能耗。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借助于高性能计算机模拟计算,真实模拟住区的室内外自然通风情况,根据模拟数据结果,优化住区各栋建筑的体形与布局。通过合理的总图布置,调整建筑朝向和各栋之间的相互错让以及设置架空层等技术措施,有效引入自然风,使得组团中每栋住宅都能达到较佳的通风、景观和日照。在增加住户舒适度的同时,减少了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改善了住区微气候环境。

单体设计中,由于保障性住房的户数较多,采用外廊式的板式布局,并与开敞式天井相结合,更有利于保证每一户都有较佳的穿堂风,可以大大降低过渡季节的空调能耗。

图6 东西向活动卷帘外遮阳

图7 室外自然通风模拟优化图

2.7 可再生能源利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目前最为经济合理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益比,可大大降低建筑运行费用。

随着高层住宅的增多,可以采用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与南向水平遮阳板统一设计。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既美观又实用,真正实现太阳能光热应用与建筑一体化,符合社会发展越来越注重建筑和产品环保节能的趋势。

图8 自然通风采光外廊

图9 阳台挂壁式太阳能热水器效果图

2.8 雨水回收利用

对于年降雨量大的地区,可以采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通过收集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并在地库顶板设计排水板(管)收集雨水,经净化处理后用于景观绿化浇灌,实现雨水的回收利用。通过利用雨水可以减少自来水的消耗并有利于降低雨水对排水管网的冲击,降低小区物业管理支出。

图10 雨水收集机房

2.9 工业化住宅体系

工业化住宅是建筑业发展的方向,作为政府投资的保障性住房,由于建设量大户型较为统一,通过标准化、系列化设计更有利于住宅工业化的应用和推广。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开展住宅工业化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部分工业化技术已较为成熟,在大规模应用后成本与现浇结构已基本相当。

此外,工业化住宅可以减少了大量施工用水及建筑垃圾,体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并且工程建造速度加快,室外作业时间较少,从而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图11 雨水收集井

图12 南京万科上坊工业化住宅

2.10 成品房一体化设计装修

保障性住房中的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为政府租赁给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适宜采用成品房全装修,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有利于保证装修质量,节约装修材料。同时,厨卫大量采用工厂预制成品如成品橱柜、整体式卫生间等,可现场安装,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真正体现政府对低收入群体的关心与重视。

图13 南京汇杰新城保障房成品橱柜

图14 南京万科上坊保障房整体式卫生间

3 结语

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其绿色建筑设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采用成熟的、适宜的“被动式、低技术”,以在较低的成本条件下,实现住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应针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进行设计,强调在低成本条件下,探索一条符合低收入人群生活居住可持续发展模式。

[1]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2006.

[2](美)尤德森,J著,姬凌云译.绿色建筑集成设计[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3]姚栋.保障性住房的绿色趋势[J].建筑学报,2011(2):104.

[4]王鹏.上海市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7.

猜你喜欢
住区遮阳保障性
各种遮阳方式在各地区遮阳有效性探讨
保障性少数群体平等就业权的立法和政策研究
混合功能住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影响初探
基于最小开发单元模型的住区紧凑度测算与评价
JG/T500—2016建筑一体化遮阳窗
保障性住房地产评估方法研究
建立完善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探讨
住区适老化改造的困境与规划管理对策
建筑遮阳的基本形式选择与比较
论保障性住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