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佳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可以说,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企业经营安全和经营者的行为安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要让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真正起到实际作用,要实现廉洁防控工作的“三化”。
一、实现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文化化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它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员参与、全员监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注重对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形成良好的廉洁风险防控氛围,使之成为全员共识,上升到文化管理的层次,融入廉洁文化建设范畴。
第一,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要与廉洁教育相结合。
坚持教育为先,将廉洁教育作为廉洁风险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廉洁文化教育和推进要与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一是廉洁教育要纳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员领导干部教育中,使领导干部认清廉洁风险时刻存在,随时可能转化为腐败问题,强化危机意识,增强防控廉洁风险的责任感、自觉性。二是廉洁教育要成为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用廉洁的价值观和浓厚的廉洁文化氛围,影响和激励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业。在实际操作中,坚持把警示教育、系统培训、红色教育、个人自学、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教育内容列入年度廉洁教育计划,使干部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升华思想、净化灵魂。
第二,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要与宣传相结合。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要与宣传相结合。加大对内对外宣传力度,及时反映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成效,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一是通过开辟宣传橱窗,加强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让员工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廉洁从业意识。二是通过简报院报、博客等载体,及时总结、提炼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经验做法,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二、实现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权力制衡流程化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因此,廉洁风险防控的流程要与业务流程实现无缝衔接,形成链条式的权力监控格局,确保实现“权力延伸到哪里,风险就防控到哪里”。
第一,严格制度运行是规范权力使用的基础。
权力如不加以制约和规范,就容易产生滥用职权和腐败风险,因此,严格制度运行是规范权力使用一种有效手段。对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重大问题决策、主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及大额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在过程监督中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第二,优化业务流程是规范权力使用的关键。
流程是行使权力需要履行的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是防控廉政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好内部权力的牵制制约。兼顾效率,从岗位职责和业务工作出发,规范业务工作各环节的权力配置、权力行使和权力监督,把风险防控融入业务工作运行流程。扩大决策执行监督的参与面,变集权为分权,强化行权过程的监督制衡。
第三,坚持监督公开是规范权力使用的保障。
封闭运行的业务流程是滋生廉政风险的温床,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应当与党务政务公开相结合,将权力运行的依据、流程、结果,尽可能的做到公开,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用阳光这一刹腐剂来防控廉政风险。
三、实现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管理常态化
廉洁风险防控工作是一项需要常抓常管、动态管理的工作,要构建起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常态化机制,进而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
第一,推进效能监察,做好源头预防。
开展效能监察,监督检查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和各个管理环节中职责履行的情况。一方面及时发现、整改不规范行为,杜绝在工程、设备、原料、物资采购合同顺利履行过程中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另一方面拓展与监察对象沟通交流的渠道,利用效能监察工作记录,及时了解监察对象项目进展的情况,防止因管理不到位,影响合同的履行质量,防止发生影响企业利益和现象的行为。效能监察是对企业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是源头预防的重要方式。
第二,联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好责任落实。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工作,强化了企业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的主体责任,明确了责任范围,有利于调动整合各方面的工作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监督”局面。一方面抓好组织协调环节。建立健全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纪检监察机关协调推进、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多方联动、上下协同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单位党政一把手必须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风险防范与落实责任融为一体,明确了“抓什么”和“怎么抓”,切实做到“一岗双责”。另一方面将廉洁风险防控监督体系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任务进行责任分解,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特别是关键部门、关键岗位要明确廉洁从业重要性,将廉洁落实到工作实际。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华东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