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体制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与思考

2013-04-02 14:58周长根苏绍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竞技全民体育

周长根,苏绍会

(1.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安徽 芜湖 241000;2.蚌埠学院体育部,安徽 蚌埠 233000)

2008奥运会上,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成果得以充分展现,它不仅提升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对体育由衷的热情.这也说明“举国体制”有其存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我国基本国情下和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越性之所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背景下的辉煌背后渐渐显露出运行中存在潜在的不完善,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如:金牌战略的辉煌成绩和公共体育设施的极度匮乏,金牌强国与国民健康素质不高的不协调性等等.有识之士会问:竞技体育的目的、宗旨到底是什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直以来是我国体育工作经久不变的基本准则.金牌要拿,但国民的体质与健康同时也要提高,虽然强调“国民健康”并不等于无条件地全然否定奥运金牌的价值,但中国的竞技体育的高昂激调,却是在有意无意掩盖了国民身心健康这个事实上日益严重的问题.在举国体制下如何使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是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1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背景下的发展和辉煌

“举国体制”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1979年之后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在国家总体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选择优先发展竞技体育的策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直到80年代末“竞技体育优先”的思想一直占居主导地位.[1]这个时期我国就确立了以奥运金牌为目标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使“举国体制”得到了空前的强化.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竞技体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在25届和26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居金牌榜第4位.2000年在悉尼奥运会上,跃居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三位.2004年雅典奥运会,金牌榜第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跃居奥运会金牌榜第一位、奖牌数第二.2012年伦敦奥运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二.[2]如今,我们的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同时也在世界人民面前展现了中华民族东方雄狮的风采,我国的竞技运动实力已经大大超过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排名.

2 北京奥运会后举国体制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2.1 借助奥运前后效应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事业发展

现代奥运会创始人、法国教育家顾拜旦曾提出了“体育为大众”的口号,他把大众体育看成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促进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同时推动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在我国,有一个现象,就是每次重大竞技体育比赛前后,都会掀起群众体育的一个新热潮.北京奥运会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会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热爱体育,奥运前后效应将有力地增强群众科学健身意识、普及大众健身科学知识、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化进程.

社会发展是“社会以一定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满足社会成员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进步过程,是反映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过程”.[3]群众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之一,利用北京奥运会前后效应以及全民健身日启动等重大时间节点掀起群众体育运动高潮,组织开展有规模、影响大、示范性强的全国性群众体育活动.借助奥运前后效应这一历史契机,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2009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科学健身,全民健康”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明确提出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为营造体育健身科学化、生活化氛围,不断形成群众参与面广、有特色、品牌的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同时,加大了群众健身设施建设力度,使体育热、健身热充分融入到全国掀起的奥运热之中.

2.2 继续推进全民健身工程,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体系

就目前来看,我国群众体育的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随着人们体育需求的不断增长,群众体育活动的松散、无组织的状况发展将被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系列化的活动所代替.群众体育法规体系、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的法规制度和信息管理系统也将得到逐步完善.运动讲科学将成为更多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指导自己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大小和身体健康状况安排体育活动的强度,密度和运动量,在群众体育中建立科学健身指导体系,大力举办全民健身科学大会,搭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保障平台,编写出版体育健身科普读物,采取积极措施,倡导各地创新群众性体育竞赛和活动形式、丰富内容、健身项目以及锻炼方法.就群体工作的重点、热点问题,以及重大工作征询专家意见,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使群众体育活动的科学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2.3 健全群众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

群众体育作为我国的一项靠各级政府的大力投入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三缺”现象依然存在,投入与需求差距较大.而原本有限的体育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又出现了局布不均衡,过多集中在大中城市,而占我国人口65%左右的广大农村所拥有的资源极少.用于高消费的体育场馆所占比重较大,而便于开展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的中小型场馆所占比例相对较低.[4]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步改善群众性体育运动条件,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三边工程建设步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群众体育公共物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注重区域体育、城乡体育统筹发展,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群众体育保障措施,逐步健全群众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

2.4 完善群众体育组织与社会体育人才队伍建设

体育组织在开展群众体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全民健身运动事业的不断深入,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将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而不断完善,城市中出现的各种类型的经营性体育场馆,健身、健美和各种体育项目的娱乐性俱乐部.为推动群众体育深入社会,进入家庭,应在县和城市的区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广泛建立多种项目、各类形式、不同规模的社会体育指导站、点和俱乐部.

社会体育人才是我国开展群众体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传播者,群众体育开展、普及离不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参与和指导.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少指导率低,又难以发挥其作用,制约其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是报酬问题,大多是义务的,自身地位和他们的劳动价值还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和承认.二是宣传力度不够.随着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以及《全民健身条例》、《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的实施,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会蓬勃发展.

2.5 构建资源合理配置和共享机制,快速发展体育产业

全民健身不能仅仅用价值取向界定体育诉求,关键是体育资源的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体育资源配置与开发需要国家政策,建立健全各地市大型竞技体育场管和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的长效机制.同时转变体育价值观、丰富体育项目内容,把蕴藏在民间的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推进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为推动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事业做了示范.如山西的“大运体育走廊”、“一县一中心、一乡一广场、一村一场地”;宁夏的“体育下乡、篮球进村”;湖北的“两打两晒”工程;天津的“五个一工程”以及江苏的“万村工程”等,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规范化、有序化,有效的整合和利用体育资源,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

实现群众体育的发展,必须要发展群众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把群众体育运动推向市场.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发展群众体育运动,使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实现生活化,从而为大众健康、和谐地生活服务.[5]奥运会后,我国的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产业化规模也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家庭体育消费将大幅度地增长,群众体育消费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将获得逐步释放.健康投资的消费观念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所接受,并逐渐成为现实行动,向体质与健康投资,由此带来的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康复、体育表演等巨大的体育消费市场,将大大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3 结语

举国体制使中国体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同时也将对群众体育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北京奥运会后,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未来中国体育的价值、任务、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等非常关心,对举国体制、协调发展、政府角色等重要问题也非常关注,如何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一直是体育工作发展的重点.而中国体育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组成部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过去是、今后仍然是中国体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国体育完成了历史使命,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9.29讲话精神,明确发展方向,树立发展信心,以新的起点,迈出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坚定步伐.

〔1〕杨树安.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五大趋势[J].新华文摘,2003(9):11.

〔2〕周学荣,谭明义.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7):12.

〔3〕秦椿林,孟文娣,苗治文,靳厚忠.论中国群众体育的非均衡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7.

〔4〕徐维克.转型期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的若干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4.

〔5〕韩丹.中国群众体育路在何方[J].体育与科学,2004(25):2.

猜你喜欢
竞技全民体育
全民·爱·阅读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可持续全民医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花与竞技少女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