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
(安徽建筑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街头篮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江波
(安徽建筑大学 体育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街头篮球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强大的感染力正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大学生所推崇.“路漫漫其修远兮”,由于街头篮球融入高校教学尚无可参考的教学模板,故本文拟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思维法等手段,对街头篮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希望通过适当的引入和良好的指导,使街头篮球教学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街头篮球;高校;体育教学
街头篮球又名街球,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篮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九十年代街头篮球进入我国,然后迅速发展起来.近几年风靡全国各地.目前街头篮球不仅成为大众喜爱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更代表中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广大青少年爱好者接受和喜爱.街头篮球在我国的普及,使其成为我国篮球文化除竞技篮球和校园篮球外又一部分内容[1].
街头篮球在我国发展势头良好,参与人数众多,群众基础良好,尤以青少年为主.街头篮球前卫、创新、突破传统约束等特征正符合年轻一代的心里需求.纵观美国街头篮球赛场,也走出一批如弗朗西斯,马布里,加内特等优秀的NBA选手.由此可见,只要合理的将街头篮球运动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扬长避短,进行正确的引导,必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街头篮球文化是从美国弱势群体中发展起来的亚文化,这无疑为承受学业压力、感情压力和社会教化约束下感到压抑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宣泄豁口,从这一角度来说,街头篮球文化起到了社会“安全阀”作用.若将街头篮球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去,既能体现学校的办学风格和校园文化,又能与时俱进,两者的结合将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1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课堂形式显得相对单调、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束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影响了学生的发[2].
在战术教学方面,主要是以配合为主,不提倡单打独斗.技战术特点以实用为主,观赏性等方面略逊一筹.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在比赛关键时刻很少出现核心队员能够引导比赛.而街头篮球个性张扬,勇于担责,动作出其不意,同时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倘若与正规篮球运动相结合,必然相得益彰,成为高校篮球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补充.
1.2 丰富校园文化
街头篮球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同时伴随着音乐,服饰等富有时尚气息的元素,可以在青春洋溢的校园里充分发挥出他的价值,有利于构建与丰富体育校园文化.街头篮球运动可以作为一种表演项目参与到晚会和演出中去,也可以作为一些即兴表演为其他活动助兴,其花哨酷炫的动作,煽情的表演,正符合广大青少年大学生的欣赏品味.
1.3 提高兴趣提升能力
我们所倡导的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以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目的都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传统的篮球教学模式已经日渐凸显弊端和不足.街头篮球运动在大学校园里刚刚兴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作为讲求风格,标新立异的街头篮球而言,它体现了篮球的自由性和创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风格,使篮球更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对于学习者而言,这一新起的运动项目也会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街头篮球爱好者来说,音乐的选择,对潮流时尚的推崇,一些创新动作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对于相对封闭的校园文化生活来说,无疑开启了另一道知识的阀门,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1 师资力量不足
街头篮球对个人的技术能力要求偏高.良好的球性,全面的身体素质都是授课者所应当具备的先决条件.而近几年高校体育教师偏学术型教师增多,而专业技能较好的运动员往往因为学历问题而无缘高校教学工作.若想将街头篮球运动作为特色体育课程融入高校中来,师资力量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先决条件.
2.2 中美街头篮球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更注重集体利益和团结和谐.而美国作为一个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浓重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中国人认为只有将自己融入一个团体中才能将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而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他们更倾向依靠个人力量来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由中美文化差异反思中美街头篮球文化,在美国的街头篮球比赛中经常出现挑逗与羞辱风格,美国的街头篮球技术是以展示自我和取悦观众为主,所以带着杂耍的球风和表演的风格,一些国内看来羞辱和有失风度的技术动作在美国反而会获得掌声和认同.但是,将美国街头篮球动作引入国内,倘若没有合理的引导和斧正,极易引起冲突和暴力事件.但街球文化所要求的个性张扬、自由表现却是竞技篮球运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较为传统的篮球文化中的缺憾,有助于提高我国竞技篮球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和独立作战能力[3].如何合理的应对中美街头篮球文化差异,避免水土不服,也是街头篮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
街头篮球在高校里多以学生自我组织,自我训练为主要的形式存在.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和教学模式上,既没有前车之鉴,亦没有完善的教学资料进行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如何拟定教学计划,课堂授课的方式方法等都需要授课教师进行认真的思考.在教学模式上,是以融入正规课堂篮球授课为主起辅助作用,还是选择单独开班模式进行授课教学,这些都是体育教学部门需要探讨和实践才能谋求的合理发展之路.
3.1 注重专业教师的培养
街头篮球对教师的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授课教师应以青年教师为主.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可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并大胆启用青年篮球教师.青年篮球教师本身具备一定的篮球基本技术,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强,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学习,个人的技术能力会得到一定的提升.目前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有专门针对街头篮球的培训,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者寒暑假时间“走出去”,通过培训提高街头篮球的技战术水平和业务能力.部分有条件的单位或者部门可以适当引入具有街头篮球特长,个人篮球专业技能突出的教师.授课教师也可以通过培训,互联网学习,或者与街头篮球高手之间的交流来提高个人的技术水平,更全面的掌握街头篮球技术动作.
3.2 洋为中用
中美街头篮球文化的差异,导致了我们对街头篮球这一舶来品必须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教师要熟悉街头篮球技术动作,并对街头篮球技术动作中出现的不符合道德规范和部分高难度危险动作进行甄别,在授课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出.
美国街头篮球与传统篮球差别较大,尤其是为了达到观赏效果而出现的一些违例动作,比如走步,翻腕,脚踢球.甚至会出现一些技术动作在正规篮球比赛中被吹罚为技术犯规的动作,比如球砸人,脱对方衣裤等动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授课内容适当增加竞技篮球竞赛裁判法以及篮球竞赛规则等内容,使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点,进而让街头篮球技术在篮球教学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正能量.
美国街头篮球文化应该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校园文化有机结合,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斧正,必然会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有益补充,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3.3 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街头篮球引入高校篮球教学,现阶段只是一个试验性的假设.并没有完整的教材和大纲进行指导,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授课计划任务,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摈弃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教师重点在于组织和引导,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学会自我组织与管理.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与时俱进,不断的针对新的情况问题进行调整来适应这种新的授课方式.
在课程开设这一环节,笔者提出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将街头篮球技术动作与正规篮球教学相结合,以正规篮球教学为主,街头篮球动作起到辅助功能.第二种模式是单独开设街头篮球课程,由专门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街头篮球班.无论是何种模式,体育教学部门都应该结合学校的师资水平,学生的篮球水准来合理的设置.
在街头篮球的教学上,只有大胆引入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才能更好的将街头篮球运动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街头篮球运动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有着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但是同样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级教学部门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群策群力,才能让街头篮球更好的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来,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1〕宋赫.从篮球文化建设浅析高校街头篮球运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255-255.
〔2〕孟凡钧.高校体育教学中对“街头篮球”的引入[J].内江科技,2011(3):79-79.
〔3〕柴建设,张朋刚,吴黎.篮球文化主题多元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体育科学,2009(6):122-124.
〔4〕陈钧,吴传生.街头篮球的起源及在中国流行的社会文化背景[J].体育文化导刊,2006(6):52-54.
〔5〕陈东升.中国篮球文化发展过程中街头篮球的意义与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80-81.
G807.4
A
1673-260X(2013)11-01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