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3-04-02 12:17吴景梅邰燕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创新能力实验

吴景梅,邰燕芳

(蚌埠学院 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安徽 蚌埠 233030)

随着中国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同时对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适应当前形势变化,加快素质教育建设步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1]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的大学生,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2]

蚌埠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相对年轻的专业,2008年开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至今有三届学生.在专业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的制定过程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在重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兄弟院校的培养方案,借鉴、吸取有益经验的同时,发现传统培养体系中存在有一定的问题.结合课程组在专业建设中的讨论意见和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 传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对培养该专业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传统培养体系中专业限定狭窄,专业课程设置过细,对学生的创新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由于应用化学的范围比较广泛,若专业课程设置过细,学生只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相邻学科及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规范

传统的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解、传授知识为主,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的大纲、教材和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缺乏个性、缺乏创见.这种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积极性不高,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书本和教师所限定的框框内.

1.3 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实验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实验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条件落后和学生实验起点较低等问题.多数实验是在基础学科,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开设的,多数属于验证性实验,以教师传授为主,从预习到实验操作,学生仅仅是直接抄写实验步骤,然后照方抓药;同时还存在部分实验题目简单,实验教学体系较少涉及社会生产实践;学生实验质量的评价只凭借上交的实验报告给出,成绩片面等问题.以上实验模式使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较少,忽略了学生实验过程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表现,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大,实验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3]

1.4 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还不够科学完善

目前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学生的学习多半是为了应付考试,仅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接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学习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对教师的评价考核过多侧重于形成性评价上,而不注重过程评价.重科研轻教学,教师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科研项目,无暇顾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只看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善于或注意发现或提出问题,不注重考核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2.1 改革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

创新能力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公共基础课和学科专业基础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分散在第一到第四学期进行;专业课按照相对独立又有所联系的原则开设,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第六学期以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点,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学习相关专业的专业限选课程;另外设置十余门专业任选课,供学生任意选择,修够规定的学分(8学分);另外全校范围内每学期开设数目繁多的公共选修课,学生选课余地很大,要求学生四年修满6学分.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生依托一个专业,着眼于综合性较强的跨学科训练.同时注重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仿真实验操作等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学科发展前沿,了解学科发展的趋势.

2.2 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组成形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渗透到各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新教育的实施者,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创设新的教学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注意营造一个鼓励学生创新的课堂氛围,采用多样课堂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同时加强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综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注意融合学科前沿知识和高新科技,增大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3 构建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实践能力

应用化学专业是以实验为手段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并长远地影响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4]在充分认识实验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把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目标落到实处.

我们把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整合成三个模块,分别为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和专业实验三个部分.基础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对原四大化学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打破化学分支学科的界限和实验室条块分割,淘汰一些内容陈旧过时、起点偏低和在同一水平上重复的实验内容,在保留少量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基础化学实验分散安排在第一至第五学期进行,综合化学实验集中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使学生在得到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能够综合运用各化学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发展.专业实验是在基础化学实验和综合化学实验基础上的再提高,安排在第六、第七学期进行,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的实验项目,在实验设置的选择上,既要考虑拓展知识面,又要考虑有适当的操作难度,为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加大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的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独立实验的机会,通过开放性实验使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化学资源从多学科、多角度解决问题,能够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4 改革和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传统培养体系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弊病反映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全面性考查,更要重视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考查.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时间自主化,或采用通过写专题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参加挑战杯大赛、参与科研项目等多种进行形式评价.同时要建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的激励机制,即对学生的各种创新行为和成果给予正面的激励和奖励,如实行创新学分、学生科研奖励政策等.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给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要看其能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建立专门制度,从政策导向上鼓励和支持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并付诸实践.

3 结论

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有不同于传统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教学体系来保证,同时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范围,让他们接触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相关信息.只有不断深化专业培养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够培养出具有强烈事业心、时代责任感、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

〔1〕张纪梅,许世超,汤恩旗,等.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改革和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97.

〔2〕郭伟,鞠永干,彭亚辉.工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9):171-173.

〔3〕韩丹丹,祝波,徐鹏程.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6(8):69-70,182.

〔4〕程乐华,张忠平,王新运,等.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1)48-49.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创新能力实验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