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长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2013-04-02 12:17于文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人选校长培训

于文安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名校长是在教育界具有广泛影响、办学成绩突出、在校长中出类拔萃的教育管理者,这些校长在我国校长中所占比例并不多,但他们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

名校长,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培育起来的,在一个较大地域里产生影响的,既有宽厚的教育理论学识素养,又有突出的办学业绩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校长①.

从名校长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名校长一般具有如下鲜明的特征:

一是名校长必须是从事学校管理或教育管理实践工作的教育工作者,这样的区分使名校长有别于在教学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二是名校长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公认的实践成果.他们的办学经验能够在较大范围和一定时间内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内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三是名校长对自己的办学思想都有系统的梳理,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些系统梳理的思想经过实践检验,能够为教育管理者广为接受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产生影响.

以上名校长的界定以及属性的分析可以为我们选拔名校长培养人选提供有效的帮助.

1 名校长成长途径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应俊峰教授曾对全国26个省的44位名校长的成长途径进行了梳理,发现名校长的成长基本沿袭了一种途径,即名校长在任校长之前,通常是作为预备校长加以培养;当经过考核合格并上岗培训合格后,被任命为校长.在这期间,有的校长从一个一般校长或合格校长,经过自身的努力,成长为骨干校长,一部分骨干校长又会成长为名校长②.

然而,名校长的成长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有的校长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成为名校长后,也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淡出名校长队伍,成为骨干校长或者一般校长.有的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被免除校长职务.所以,名校长成长之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道路.

目前,就我国的校长队伍构成来看,总体上呈“金字塔”状,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名校长在金字塔尖,数量极少.骨干校长占有一定的比例,数量也不是很多.

名校长一般有如下成长规律:(1)名校长在成为校长之前,大多已成为名教师,这些名教师本身就是影响大成果丰硕的教师.(2)名校长在成为校长之前,大多都在学校的某个部门担任中层领导,对学校的某一方面工作有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和深入的思考,业绩突出.(3)名校长在成为校长初期,均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会主动地向前辈和其他学校的校长学习,尽快适应自己的工作.(4)名校长在适应了自己的工作后,往往不会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模式,他们往往努力探索,大胆改革,逐渐培育并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符合学校实际并在一所学校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取得突出的成果.(5)名校长在经过较长的教育管理实践后,对教育管理工作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他们已经有清晰的教育理念,并已经形成了自己比较系统的办学思想.

就影响名校长成长要素分析,也有以下几个共同因素,即:(1)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名校长成长的基本条件.(2)丰富的学校基层岗位管理经验是名校长成长的实践基础.(3)先进、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学校发展愿景是名校长成长的航标.(4)反复学习与反复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名校长成长的催化剂.(5)勇于改革创新是名校长成长的突破口.(6)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公众的认可帮助是名校长成长的外部保障③.

几乎所有名校长都是由行政部门任命担任后逐步成长起来的.尽管很多国家成为校长有多种途径,但在我们国家校长绝大多数还都是行政任命,这也体现了我国干部培养制度的特色.通过行政任命,发现、挖掘了人才,为普通教师成长为名校长提供了机会和舞台.

通过以上分析,为名校长的成长在需求方面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名校长的培养指明了了方向.我们在选拔名校长培养人时首先要选择自我进步意识比较强、有比较明确清晰的教育理念、有丰富的基层实践经验、勇于改革创新、学校管理效果显著的校长.同时为他们在理论学习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扩大视野、改革探索上提供帮助,以便他们能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自己.

2 国内部分地区名校长培养途径和方法的梳理

各地都结合自己的地域特色挖掘名校长培养途径,几个比较典型的地方的做法总结如下:

2.1 从组织形式看

上海名校长培训开展的比较早,各区的培训模式不同,上海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朱纪华教授在《名校长培养的路径与思考梳理》一文中认为上海名校长培养途径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点状辐射”培养途径,就是成立以“名校长”个人名义命名的若干“名校长”工作室或者“名校长工作基地”,“名校长”的培养工作由“名校长工作室”或者“名校长培训基地”进行辐射.

(2)“面状覆盖”培养途径.就是“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培养工作直接由教育行政部门属下的管理职能部门负责.

(3)“点面结合”培养途径.就是在首批培养阶段采用“面状覆盖”途径,继后的培训则发挥这部分“名校长”的作用,成立以他们个人命名的“名校长”工作室,再采用“点状辐射”途径进行培养.

2.2 从培养模式看

各地培养模式不同,但梳理出的几种模式大都包含以下环节和内容:

(1)首先是校长的自我诊断、专家会诊与学员共研相结合模式.这是一种综合、多样、内外因结合的培训形式.其中“自我诊断”融入了反省和反思,“专家会诊”是诊断,也是方向引领.所有诊断结束后,名校长培养人选和专家共同研究培养方案.

(2)“研训一体”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专家讲座和专题研讨,专家讲座和和专题研讨交互进行,有利于深化讲座内容,也有利于研讨深入和富有成果.

(3)“影子培训”是学员与名校长之间零距离长时间的互动,通过对名校校长较长时间贴身跟岗学习,学员往往能清晰地学习到名校校长治校的“绝招”,也有利于双方感情交流.这种方式也比较受欢迎.

(4)“专家领衔的专题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培训内容分成若干专题,在全国范围内寻找顶级专家,并以专家为核心组成专题培训团队,这样的培训能够保证培训内容是最前沿和最深入的.

(5)国外培训进修方式.单纯的国外培训进修方式已经被一些地方证明是效果不是十分明显的培训方式,国外进修一定和国内的培训和问题诊断结合起来进行,必须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国内学习期间就要把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思考清楚,每个人都带着问题出去学习,这样学下才会有针对性,效果才会好.

(6)校长论坛式.定期举行专题性的校长论坛,论题成系列化,并随着讨论的深入逐渐将培训推向深入.还有的论坛包括看课,看学校管理——主题

演讲—答辩形式,还有的论坛是主题介绍—答辩—分组专题辩论等.

(7)做访问学者.这是系统学习前沿教育理论,并同时沉淀和反思自己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但因为访问学者需要的时间较长,因而这种方法在名校长培养过程中并不被过多使用.

(8)“名校长工作室”模式.国内名校长培养应用最多的模式,几乎启动名校长培训的地方都在使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对名校长成长有很好的效果,还可以通过名校长工作室带动一大批骨干校长的成长,对区域教育整体的发展意义巨大.

(9)学历提升培训.有针对性的为名校长培养人选提供学历提升的帮助,使他们可以系统的学习硕士甚至博士的课程.提供学历,提升水平.

以上是国内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模式,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一些模式也在使用.

浙江省富阳市在“十一五”期间尝试开展“任务驱动式”名校长培训.这种培训模式比较有创新.所谓“任务驱动式”名校长培训,就是把培训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中,参训校长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新旧知识,并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促进发展.它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使参训的名校长主动置身于任务情境中,通过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自主建构知识经验④.

“任务驱动式”名校长培训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它的课程设置由基础任务板块、实践任务板块、研究任务板块和帮扶任务板块等四大板块组成;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多个阶段步骤完成,使“任务驱动式”名校长培训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名校长培养人选的内在积极性,确实也值得借鉴

3 名校长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

借鉴以上部分地区名校长培训的成功经验,根据福建省对名校长培训的要求,对福建名校长培训的组织形式及模式和步骤做如下探索:

3.1 组织形式上

从目前情况看,可以借鉴上海的模式,采用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领导,由业务单位具体负责的模式来对名校长进行培养.可以成立名校长培养领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对名校长培训的的行政和业务事宜进行统筹规划和领导,以便集中精力,整合资源,为名校长的成长提供最优的条件和最好的帮助.

3.2 培训模式和步骤上

在培训模式和步骤上,借鉴各地成功的培训经验,可采取如下步骤和方法:

(1)校长及专家群体会诊.先由名校长培养对象进行自我诊断,对自身以及学校管理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对优势及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培训机构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组成专家团,再对校长及学校进行系统诊断,分析其优点及问题.两次诊断可以有效地判断名校长培养人选心中自身发展及学校管理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之间的差别,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设计.

(2)实行任务驱动.由校长、专家团队和培训机构集体参与,通过对校长及校长所在学校的全面分析,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确定培训时限,分阶段布置任务,并限定时限完成.为每位名校长培养人选配备2位导师(高校名师和全国中小学知名校长各1名)进行指导.

(3)理论研修.将名校长培养对象集中到福建教育学院和省内外知名高校学习进修、深造提高,全面提高理论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分析名校长培养人的现实需求,扑捉国内外基础教育最前沿的理论和实践,同时要分析国内已有名校长的成长途径及国内外教育家的特质,为校长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及自我发展明确方向及提供帮助.

(4)影子培训.选送名校长培养人选到省外知名中小学进行影子培训,促进其了解省外教育发达地区教育现状,学习先进的学校建设和管理模式,开阔视野,提升学校管理能力和水平.在这个环节,要尽量选择教育发达地区的名校以及已经成为名校长的人所领导的学校,以便名校长培养人选近距离接触和观察学习名校长的办学实践.名校长培养人选也一定要深入学校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研究,解剖所学习学校的每一个方面的工作,以使最终研究深入,学有收获.

(5)建立“名校长工作室”,进行学校管理实践模式的深入探索.以“名校长工作室”为平台,将校长们对教育及学校发展发展方向的思考、管理经验的梳理、科学研究的成果、问题的反思等通过平台进行展示和交流,并通过不断地总结提升,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探索和提炼闽派特色的教育管理经验.同时,每位名校长培养人选负责指导3-5名骨干校长,指导中小学学校改进等活动,并通过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6)教育前沿问题专题研究.安排名校长培养人选围绕基础教育和学校建设管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鼓励培养人选积极争取各级教育科研课题,提高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对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的名校长培养人选给予配套经费支持.鼓励支持名校长培养人选系统、深入的研究总结和挖掘提炼自身教育教学与管理思想、方法和经验,资助出版教育管理专著,宣传和推广一批高水平、有影响的教育管理研究成果.

(7)校长论坛.开设“校长论坛”,为一线校长交流教育思想、传播教育理念、研讨现实问题搭建平台.组织培养人选参加各种高层次教育管理研讨和交流活动,了解国内外教育科学发展和学校建设管理的新动态.

(8)境外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名校长培养人选出国(境)学习考察和交流,了解国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模式,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增强办学治校能力.

(9)学历提升.有计划、有重点地支持一批名校长培养人选攻读教育硕士、博士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进行全面的提升.

注 释:

①郭景扬.名校长角色定位与名校长素质要求.上海教育,2008.14.12.

②③应俊峰,胡伶,夏江峰.名校长成长过程与要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1).

④邵艳芬.“任务驱动式”名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2008(10).

〔1〕陈永昌.名校长的高绩效领导力[M].九州出版社,2006.

〔2〕郭景扬.名校长角色定位与名校长素质要求[J].上海教育,2008(14).

〔3〕邵艳芬.任务驱动式”名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J].继续教育,2008(10).

〔4〕李述智.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培养省厅文件解读.http://sns.qlteacher.com/u/238708/Blog/t-771.

〔5〕朱纪华.名校长培养的路径与思考.http://www.docin.com/p-104984434.htm l.

猜你喜欢
人选校长培训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没人选它当模范
论校长的修养
陪酒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