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论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刘敏
(赤峰学院图书馆,内蒙古赤峰024000)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已是势之所趋,本文重点论述了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以及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等问题.
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集信息采集、加工、处理、组织、应用、交换与传播于一体的崭新载体——数字图书馆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姿态出现于世人面前.数字图书馆替代传统图书馆已是大势所趋.那么,如何加快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早日进入数字化时代,成为目前各学校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数字图书馆不是简单的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或仅建立一个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所谓数字图书馆,是拥有多种媒体、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是一种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提供信息服务机制,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分布的大规模和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并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最终信息资料.
从这一定义中,不难看出数字化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不可比拟的优点:
1.1 信息存储的日益增加
图书馆是书刊、文献信息资源,而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是数字信息资源.由于社会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导致信息的产品呈爆炸性增长.再加上新型的科技手段使得信息发布的周期大大缩短.这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信息的收集量、处理量和储存量会大大地增加,加师生的学习、科研提供及时的服务成为可能.
1.2 信息资源长期反复地被使用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都是纸质的印刷文本.长期借阅或储存不当,就会发生磨损以致严重地毁坏,而数字化图书馆对各种文献载体都加以数字化,各种印刷文本、视听资料、地图缩微资料、影视片等在数字图书馆中,将以多媒体数据为主.数字化图书馆这种储存功能便图书馆资源永不会被消耗和磨损,使之成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资源.图书馆利用信息存贮技术把各种媒体信息加工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可供人们长期地反复地使用.
1.3 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传统图书馆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服务,服务内容简单,手段单一,且枯燥乏味.而数字图书馆是人与机的网络式的应答服务,服务内容呈现出生动性、直观性、多样性、具体性、便捷性等诸多特点,特别是其便捷性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推崇,以往读者查资料、借图书必须要到指定的馆舍,履行繁琐的借阅手续,耗时费力效率低,而数字图书馆则不然,只要读者需要,就可随时随地接受网上检索、浏览、咨询、馆际互借等服务.不受时空和身份的限制.这种现代化、优质、高效的服务模式根本地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从而更加吸引读者.同时也提升了传统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
总之,数字化图书馆正以无与伦比的优势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虽说数字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并不能就此否定传统的图书馆.实际上,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是既有区别又有内在发展联系的统一体.其区别表现于:二者只是在发展阶段上属于两个不同的时期,并不是本质意义上的不同,而内在联系性则表现于:计算机的大规模普及和因特网的畅通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分类、编目、查询、传递等固有的模式,则为数字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是说,没有传统的图书馆,就没有日后的数字图书馆.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是否定传统的图书馆,更不是推翻传统的图书馆而另起炉灶,而是在传统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应用各类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将二者进行技术融合,这才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方向,目前各高校图书馆都有一定的馆藏量,如电子图书,CNKI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另外还有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等馆藏数字资源,这些都为建立数字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1 增加数字化资源是前提
常言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资源,否则,图书馆的数字化发展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如何增加数字化资源须力争做到两点:一是馆藏资源数字化,即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色,科研方向、学科特点建立个性化的数据库,实现目录检索,摘要检索和全文检索,并对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学术刊物作数字化技术处理,在此基础上建立全方位的搜索引擎,为全校师生提供网上阅读和下载服务.二是、社会资源馆藏化.即对社会上已经数字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进行二次加工,并为我所用,这也是一种最便捷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增加信息资源的方法.
3.2 完善硬件是基础
数字化发展,硬件须先行.数字化资源再丰富,如果缺乏配置良好的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以及灵活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各高校要下决心加大资金投入,购置一批性能先进的计算机,建立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选择技术和产品时应选择那些最成熟可靠、信誉好、最优秀的知名厂商的产品,其基本标准是能及时扩展又易于维护,这样为日后数字化建设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
3.3 人力资源是关键
有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人员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终归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建设数字图书馆关键是人力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大都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年龄偏高,学历偏低.据了解,45岁以上的馆员占绝大多数,而这些人中85%都是初、高中水平;二是职称高、技术水平低.由于图书馆员在高校职称评定中属于副系列,相对来说条件较低.因此,近年来按资排辈大都取得了副研究馆员技术资格,但真实的技术水平如何,都是任何人都心知肚明的;三是玩电脑的多,懂电脑的少.由于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畅通,人人用电脑,个个玩游戏早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图书馆员也不例外.但懂得计算机技术的特别是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则是少之又少.这种情况表明:目前图书馆员的素质远远不能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因此,图书馆必须下大力气在人力资源方面有所动作.首先,向校方申请,必须引进一批图书馆专业毕业懂得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专业人员.这部分人是未来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和顶梁柱,其次,选拔一些责任心强、敬业有上进心的年轻馆员,分批分期地送到国内一流学校图书馆去学习数字化图书馆的相关知识;其三,对其他馆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主要是请校内外专家为馆员讲授图书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网络安全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使馆员的知识结构能适应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的需要.这样,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馆员的业务水平、技术水平都会有一定的提升.总之,今后图书馆人员的结构,一定要加大高级专业人员的比重,选择那些能驾驭计算机开发,进行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走上领导岗位,力争使我们的馆员都成为既具备扎实的传统图书馆学知识,又兼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知识复合型人才,还要配备通晓知识产权(版权)方面的人才,为图书馆数字化的改造、信息化的发展和管理网络化准备好人力资源,使之知识结构能够适应数字化发展的要求.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不仅给图书馆业带来一场巨大的革命,而且也为文化传播打开了电子时代的大门.因此,图书馆走数字化建设的道路,向新型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任重道远,但却别无选择.
〔1〕白雪华.中国数字图书馆的真正开始.中国图书馆学会工作通讯,2000(3).
〔2〕范晓鹏.关于我国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探讨.图书情报工作,2001(3).
〔3〕王国森.数字化图书馆若干理论问题研究.现代情报,2003(10).
G258.6
A
1673-260X(2013)07-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