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实践创新

2013-04-02 11:43孙友杨晓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问政舆情网民

孙友,杨晓辉

(1.赤峰学院院长办公室,内蒙古赤峰024000;2.赤峰学院网络与信息管理处,内蒙古赤峰024000)

内蒙古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问题应对的实践创新

孙友1,杨晓辉2

(1.赤峰学院院长办公室,内蒙古赤峰024000;2.赤峰学院网络与信息管理处,内蒙古赤峰024000)

本文在介绍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概念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地方政府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发展的现状,对内蒙古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实践创新进行了探讨.

网络舆情;网络问政;实践;创新

近年来,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政治意识的日益增强,“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频繁地出现于我国各大网络、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等媒体上,标志着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广大网民和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和热情参与.回头看一看刚刚过去的2012年,有许多关键词浮现在我们眼前:方韩之争,王立军,薄熙来,表哥,周克华,钓鱼岛,莫言,雷政富……每个关键词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令人感觉百味杂陈;每个故事的引出和结局都与互联网有着无法切割的联系.可以看出,网络在给政府的社会控制提供新手段的同时,也给政府的执政能力带来了新考验.积极探讨提升政府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能力的有效对策,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当前必须面对的理论问题.

1 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概述

1.1 网络舆情

“舆情”一词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民众的情绪、态度、意愿等,是社会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与自身利益切实有关的、或者对自已所关心的社会事件所持有的各种情绪、意见和态度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具有舆情的基本特征,但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其环境、时空的无限性以及受众的广泛性,使得网络舆情具备了一些传统舆情所不具备的特点;加之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快、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等特点,有学者将网络舆情定义为“在一定的网络空间范围内,广大网民对于所发生、发展的网络舆情事件,对国家管理者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1]”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个形成的过程,网络舆情也是如此.网络舆情是通过信息的刊发与传播形成的,由于受网络舆情本身的变化发展影响,加之网民情绪等相关因素的影响,网络舆情在形成的互动过程当中,通常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要正确的分析网络舆情,需要考虑到舆情热点的凸显、网民之间的相互辩护、有关部门的压力施加和政府的表态等方面的因素.

1.2 网络问政

对于“网络问政”这一概念,目前理论界尚无统一定论.一般可从广义和狭义上来理解.狭义上对于网络问政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所谓“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效果,其所凸显的是倾听网络民意,从而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2].这种观点得到了普遍采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网络问政,是指在公共事件或公共议题中,公民通过网络进行表达的行为;这当中既包括接收信息,也包括发表意见[3].这两种观点都强调网络问政中网民的主体性地位及网络在沟通网民与政府信息交流之中的平台作用.广义上的网络问政是指网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和政府行政管理中所发挥的一切影响和作用,既包括执政党建设、政府日常管理,又包括公民政治参与等内容,广义上的概念不再强调网民的主体地位,更注重网络本身对政治及行政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狭义概念上的网络问政,即网络问政的主体是公民,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可以接触到网络、有条件上网的网民,这一群体在中国公民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网络问政的客体即政府和政府公务人员,而“问”字则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监督和约束.网络问政强调“问”的过程,如要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关键还是看“问”的结果,也就是网络问政的实效.

2 地方政府积极对应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时代意义

网络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我国网民的增长速度也是快速逐年递增.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2年7月19日在北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4].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从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与网友在线聊天,到各省官员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与百姓沟通,中国官员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问政于民,使得政府的信息更加透明畅通.通过互联网广大公众进行政治参与意识空前高涨,亿万网民密切关注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各级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权力部门及党政领导干部往往成为网络舆论聚焦的对象.网络问政在网络舆情可信度、规模度和信息技术保障层面都不能只是一般的社会现象,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基层民主制度安排.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累积了巨大的矛盾,社会转型的阵痛,旧体制和新思维的碰撞,依然在困扰着中国,也制约着中国前进的步伐.伴随着公民意识的蓬勃生长,在介于政府与个人之间的社会公共领域,网络社会已经出现了一支与政府互动进行社会治理的“草根力量”.学会从网络上听取民意,并积极回应民间的质疑,已成为信息化时代对党和政府的一项基本要求.在重大突发社会事件中,正面、及时、权威的网络舆论对安定群众心理、增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探索建立和发展网络问政制度,对于推动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构建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要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目标,根本上就是要实现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能够保证为民服务的准确性和到位性,准确了解民意就必须探索建立新的人民利益表达和聚合机制.网络问政无疑是一种创新性尝试,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3 内蒙古应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存在问题分析

纵观历年的网络事件,地方政府对待网络媒体、网络舆论、网民的态度,几乎成了网民评判事件的第一个标准.地方政府能不能尊重网民、善待网民、尊重网络舆情,直接影响到事件的解决.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和单位仍然存在对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舆情工作缺乏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可能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苗头性问题缺乏政治敏感性,对如何处置突发性重大事件没有制定处置预案.澎湃的网络舆情要求执政者在充分重视、及时处理的同时,需要逐步建立处置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通过分析,可以概括出内蒙古应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3.1 个别政府部门对于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重要性缺乏清晰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任何事物的萌芽、出现、发展、消亡都有其内在的规律,人们只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顺应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认识也应如此.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网络问政已成为信息化时代政府服务公民的重要形式.因此,各级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关注网络舆情的发展,认真对待网络问政的新问题.但工作实际中,常有对于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认识存在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情形.对于网路舆情和网络问政,个别政府部门在认识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比如,部分领导干部平时疏于学习,没有养成上网的习惯,对网络的认识不够清晰、完整,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网络突发事件带来的社会影响认识不够,对重大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理机制、工作方法技巧缺乏科学性等.

3.2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把控和网络问政能力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目前我国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的主流媒体,多是党和各地方政府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在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任何职能部门要高效率地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和部门与社会媒体之间相互配合协调为前提,其中网络信息的沟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任何组织都有信息沟通,组织的信息沟通活动既包括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和共享,也包含了于外界环境传递、发布信息以及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5].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有效把控和网络问政的正确实施,都需要行之有效的沟通机制.但在现实中,恰恰缺乏这种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3.3 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和网络问政存在技术困难

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问题存在的技术困难主要体现在系统建设上,一些功能性很强的关键技术还得不到普及.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关键技术包含信息检索、信息挖掘、程序语言处理等的一系列技术.其中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最为突出.信息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能力分析中主要应用在“描述网络舆情、分析网络舆情的关联性、对判断网络舆情信息的真实性、推论传播主体的意图及态度倾向、分析网络舆情的产生原因以及预测网络舆情信息的产生和变化趋势等五个方面”[6].针对强大的数据挖掘技术,地方政府缺少此类专业技术性极强的专门人才,同时,由于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是新生事物,在实际应对中也缺少技术经验.

4 内蒙古应对网络舆情与网络问政的实践创新

网络时代来临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新的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于此同时,对政府管理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影响.针对现阶段内蒙古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能力现存的主要问题,应分别从提高认识、健全机制、加强技术等方面积极应对、实践创新.

4.1 以积极开放的态度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

新旧人员的安置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冲突亦有愈演愈烈之势。4月底,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开始寻求平衡以解决矛盾,遂以手函交国务院,“略谓嗣后国务既由总理及各部总长担负责任,本总统似未便干预,惟当此国基甫定之际,危急存之,关系重要,新员固多才能,旧员亦非不可用,务请详细酌核,勿存成见,是为至要云”。袁世凯专门为旧员任用问题致函国务院,既表明袁世凯对前清旧员的重视和不舍,也无疑是对内阁用人权不同程度的干预。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干预并未达到应有效果,用人上的南北、新旧问题仍持续发酵。

胡锦涛同志强调“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就地方政府而言,对网络舆论和网络问政进行积极合理的引导与及时纠偏,不仅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是政府“善治”的重要表现.济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分析认为:“面对网络舆论监督,官员要勇于直面网民的质疑并据实相告,或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当场接受和回应媒体及民众的质疑.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执政理念的进步.”[7]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在洞悉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网民的有序参与,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坚决抵制和批判失实、低俗信息的传播,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传播和弘扬的场域,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具体做到: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居高临下”的工作方式,淡化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身份界限;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策略,努力掌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加强新闻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增强政府正面引导舆论能力;培养舆论引导专门人才,提高公众的信任度;进行适时必要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制度创新,应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制度,提高政府网络舆论和网络问政的应对能力.

4.2 建立健全应对机制,积极引导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地方政府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4.3 注重和加强技术运用

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特别需要技术手段的运用.网络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结晶,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需要依赖技术手段来解决.信息传播具有先人为主的特点,互联网尤其如此.应对突发事件舆情,谁首发谁占先机.舆情一旦发酵升级,就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按照“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报态度”的要求及时发声、主动引导.

网络舆情和网络问政方兴未艾,政府要主动面向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生活秩序的新变化,提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好社会管理中的新课题.只要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大胆改革、勇于探索,把握网络社会的运行规律,深化网络问政的实践,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必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上取得更大的进展和成效.

〔1〕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2473281. htm,2013-2-26.

〔3〕郑锐.要用好网络问政双刃剑[N].成都商报,2010-3-14.

〔4〕CNN 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207/t20120719_32247.htMl.

〔5〕周晓英,王英玮.政府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合斌.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功能研究[J].新闻爱好者,2009(8).

〔7〕范以锦.网络考验官员新闻执政能力[J].人大建设,2009(9).

D631.4

A

1673-260X(2013)07-0017-03

猜你喜欢
问政舆情网民
做好人大代表问政需要三个条件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网络问政节目应为公众所期盼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舆情
舆情
舆情
『广场问政』应『去戏剧化』
人大代表电视问政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