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
——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2013-04-02 09:46王晓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调整毕业生应用型

王晓跃,李 蔚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研究
——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王晓跃,李 蔚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专业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因此,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具体的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的探索.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我校教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做出自己的努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探索

本文针对于我校的学生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主要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一是,分析可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原则.二是,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调整的必要准备.三是,详细的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调整的具体措施.通过对上述3个方面的介绍,进而完成本文要呈现给读者的全部内容.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的原则分析

1.1 适应社会需求

我校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上首先遵循的就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我校的办学宗旨就是为了不断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需要的人才[1].因此,我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方面主要就是改造原有的专业,创办我校的特色专业,进而不断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1.2 专业调整应该产学结合

我校在专业调整方面还应遵循着产学结合的原则.由于我校旨在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2].因此,我校应该在专业设置上将产与学进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论性的知识,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去,有利于学生将理论性的知识转化成为专业的技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3].例如,我校从1997年开始对我校的服装专业进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教改课题的研究,提出“整合校、企资源优势,实行产、学、研合作办学和‘双师型’、‘双能型’服装职教师资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200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实验基地;2003年参加省教育厅课题《艺术设计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经过研究和改革实践,形成了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和“双师型”、“双能型”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形成了“3+1+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坚持“能力为本”教育理念,确立“师范性、技术性、学术性”三性融合的“双能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推行“毕业证、技师证、教师证”的三证书毕业制度;实行学校与企业产、学、研紧密合作实训基地的“三级双轨”管理制度,来构建“3+1+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即:“3”为前三年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部分实践环节的教学;“1”为在大三暑假由专业教师指导和实习单位安排生产实习环节;“1”为在第四年学生与企业达成的学习意向,完成服装技能考核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任务,同时让学生参加企业的科研课题,让学生进入学科前沿和生产第一线,产学互动,学研互动.

1.3 专业设置及调整应适度超前

社会上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并且速度和幅度都非常的大,而学校培养人才的周期又是非常的长,因此容易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的发展严重的脱节.因此我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应该把握适度超前的原则.我校应该对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预测,然后对我校的老专业进行调整,设置相关的新专业,进而使学生到社会中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调整的必要准备

2.1 设置专门的专业调整指导机构

我校具备完整的教学管理部门,并且设置了专门的专业调整指导机构.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教学组织运行管理、教学监控与教学管理研究并行的体制.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作为教学决策机构,对学校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和决策;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高教研究室、职教研究中心等组成.高教研究室主要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专业的调整进行综合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

2.2 调查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近五年,我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6%以上,在江苏省高校中位于前列,2007年学校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教育部专家组来我校评估教学工作,对我校教学建设和教学质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我校毕业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所在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另外,像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其应用方向学生实行“三证书”制度,毕业生深受各类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的去向包括考研、公务员、选调生、村官、企事业单位、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以上,有部分优秀毕业生考取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2.3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我校在专业调整方面还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由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日后就业,因此,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4].我校通过咨询研究高校专业的专家,充分的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根据专业的意见制定合理的市场调研的方案.市场调研是我校专业调整的一项重要的依据,在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的论证阶段,一定要有切实可行的市场调研的数据.我校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工作中,一方面委托社会专业的调查结构进行相关的调查,另外一方面组织我校一线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组成调研小组进行调查,最后将调研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制定出最合理最科学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的方案.

2.4 制定预案

由于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的时间跨度非常的大,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预案.我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工作中,进行了细致的论证,并且结合我校的办学目标,我校的办学理念以及社会的需求等,进而对专业进行的层层的评估和论证[5].另外,我校在制定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的预案的时候,充分的听取了全校师生的合理化建议,也充分的考虑了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我校的师资力量.

2.5 整合资源

我校在专业设置上和专业调整上,对学校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进一步的整合.我校建立了专业储备库,并且积极对师资进行储备,吸引优秀的教师到我校任教,不断的提升我校的师资力量,并且对我校的多方面资源进行建设,将图书馆资料建设,教学管理建设以及试验室建设等等,充分的整合资源,使我校的专业调整更加的科学和合理.

3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调整的具体措施

3.1 改造老专业

我校在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上,通过不断的改造老专业,进而使我校的专业设置不断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求[6].由于一些老专业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发展,因此,需要对老专业进行改造,我们采用采用新的方向或者新的技术对专业进行改造,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会计技术已经被电算化会计所取代.

3.2 建立特色专业

我校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稳步推进专业建设与改革,专业总体布局与结构合理.学校根据“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强化能力、优化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积极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总体思路清晰,具体计划和配套措施有力,执行情况良好,目前,学校建有省高校品牌专业1个,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其中,我校2003年获批的省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建设点,经过精心组织建设,2006年按期通过省级验收,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已报教育部备案);省精品课程13门;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以上精品(规划)教材18部;省级教改立项2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以上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9个;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通过不断的建立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3.3 设置宽口径专业

由于一些专业的口径过窄,进而严重的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口径窄的专业具有针对性强和专业性强的特点,但是口径窄的专业也存在着很大的劣势,像,知识面窄,工作转移能力较差以及无法适应社会科技的发展[7].因此,我校还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发展情况设置一些口径较宽的专业,不断的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促进学生更长远的发展.

3.4 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

我校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借鉴德国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将模块化教学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创建江苏省中德合作办学汽车类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和中德合作办学“2+2”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采用订单式的培养方式,使我校学生的出国率和毕业率达到全省同类院校领先水平,受到了同行高度关注,得到了学生及其家长和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我校通过采用中德合作办学的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例如,目前,江苏省职业中学汽车专业教师超过三分之一为我校毕业生,许多汽车专业毕业生已成为学校的专业带头人或专业骨干教师,其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所在学校领导及同事的高度赞誉.在2009年度江苏省职业院校汽车维修技能(教师组)大赛上,我校3位学生获得各参赛项目一等奖,还有13位毕业生分获各参赛项目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占全部获奖人数的40%.另外,我校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总经理或技术骨干,为汽车4S站及其它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及管理水平提升做出了贡献.我校有2名毕业生已经成为苏州、福州知名汽车4S站总经理;2006届汽车专业1名学生获江苏省本科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近年来,有很多学生考取南京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有20名毕业生赴德国进行汽车维修技能培训,并全部考取了德国手工业协会汽车维修技师证书.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时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和合理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另外,教学管理人员还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进而创新出更多行之有效的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措施,不断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使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能够更加具有优势,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1〕杜才平.近十年国内高校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研究文献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3).

〔2〕郭小宏.对地方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现象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3〕张广良,梁海虹,徐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途径研究——陕西航空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分析[J].航空科学技术,2008(04).

〔4〕长江职业学院课题组.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国内外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的比较[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5〕龚克.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造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 (06).

〔6〕周光礼,吴越.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5).

〔7〕周玲.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特征与新发展——2009年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TEE’09)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01).

G647

A

1673-260X(2013)12-0275-03

本文是江苏理工学院2013年校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G13048)的阶段性研究性成果

猜你喜欢
调整毕业生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工位大调整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