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可行性探讨

2013-04-02 09:46葛元骎朱红姝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

葛元骎,朱红姝

(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小组工作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可行性探讨

葛元骎1,朱红姝2

(1.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2.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00)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的农村劳动力,也称第二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已成为各学界的热点,但是国内关于社会工作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的应用的研究刚刚起步,不过社会工作重视个人、助人自助的性质可以很好的弥补政府政策的僵硬和监管的不利,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小组工作的方式出发,用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了社工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从个人、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论述了小组工作介入的技巧和内容,并探讨小组工作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可行性.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小组工作

2010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说明这个庞大而又新兴的群体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1]新生代农民工是伴随着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独特的、对整个社会能产生重要影响的群体.它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新生代农民工从一开始产生就受到了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包括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等在内的多个不同学科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当中.

1 社会工作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存在的问题简析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是相对传统农民工提出的,主要是指农民工群体中1980年以后出生,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 2011年全国外出进城农民工达15863万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估计超过1亿人,占比超过60%,新生代农民工正在成为农民工大军的主体力量,新生代农民工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他们对社会稳定的作用都不容小窥.[2]

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存在问题探讨是各学界的热点,不同的学者根据研究的需要有不同的论述,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内容趋同.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研究的需要,将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总结为三个层面,如下:

1.1 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层面

1.1.1 受教育水平低,专业技能弱

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相比,受教育水平高了很多,但相较于城市同龄人,新生代农民工依然存在着受教育水平低,专业技能较弱的现象.据中国劳动力市场网发布的信息,2009年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的需求仅占39.8%;然而,据当前已有的调查数据综合判断,当前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三成左右;同时,城市劳动力市场中需求量最大的是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这部分占总需求56.6%,而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这部分人只有二成左右;也就是说,在知识和技能逐渐代替简单体力劳动作为劳动力市场选择标准的背景下,如果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水平不能获得比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快的发展,按照他们目前的技能水平估算,只有大约三成的人能够在城市长期稳定就业.[3]

1.1.2 传统农民缺点的残留

绝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从小生活在农村,他们的行为习惯深受乡土社会的影响.与乡土社会居民的行为习惯相比,城市社会居民更为讲究穿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注重公共秩序,更为讲究个人卫生.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那些受教育水品高、入城时间长的与城市居民一般无二,但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依然存在着不注重公共秩序,不太讲究公共道德,甚至于个人卫生的缺点.

1.1.3 与城市居民缺少交流

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在城市的次级劳动力市场就业,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制造业的占比67.3%,服务业占比26.3%.这些行业的员工具有同质性,多为农民工,他们平时接触最多的为自己的老乡或同为农民工的同事,这样的社会关系结构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交往的内生性,这种交往的内生性进一步强化了新生代农民工所具有的传统观念,不利于他们与城市的交流,不利于他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

1.2 家庭层面

1.2.1 留守与亲情孤寂

新生代农民工大量拥入城,但在城市,他们绝大部分只能从事薪酬低廉的工作,面对高价的城市消费,他们往往选择将子女、父母、妇女留在家中,村庄青年劳动力缺乏,入城新生代农民工的亲情孤寂,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情感孤寂、留守老人的赡养等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1.3 社会层面

1.3.1 居住地点与城市居民隔离

从区域上看,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他们在城市基本上采用三种居住形式,即租简易房、住单位提供的厂房或住雇主提供的房子.这导致他们的生活状况总体呈现出隔离化、村落化趋势,使新生代农民工更加缺乏与城市居民以及主流社会频繁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1.3.2 社会保障缺乏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的概念模糊,很多农民工因为工资低廉,也会同意公司不缴纳保险.中国的保障制度具有城乡二元性,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大约30年,关于新生代农民工这种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不多.

1.3.3 城市居民排斥

近年来国家政策在不断鼓励、支持农民工进城,而且城市居民也切身感受到农民工对城市建设的贡献.目前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态度已经不那么反感,但不排除一些居民仍以“一等公民”的身份自居,在他们的印象里农民工就是蹲在路边,衣衫褴褛不讲究个人卫生的建筑工人.

1.3.4 户籍制度

大部分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受阻的最大制度因素.首先,农民工的定义就是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而产生的.我国户籍制度还衍生出各种附加制度,如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以及制度上的属地管理,这些制度将城市居民、农村居民隔离,新生代农民工被排斥到了城市生活的制度范围之外.

1.3.5 拥有的社会资本匮乏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新生代农民工个体拥有的社会资本的多少,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与质量,特别是其关系网络中可动用的社会资源的性质对于城市融人具有决定性作用.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面对陌生的城市环境,他们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以非正式支持系统为主,老乡、城市远亲、在城市短暂定居的父母,像企业、劳动管理制度、立法保证及相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正式支持系统严重缺乏.

2 小组工作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可行性的探讨

2.1 理论保障

从笔者目前查阅的资料看来,小组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尚无,但国内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有不少,这些研究报告大部分发表在国内知名杂志之上,学术认可度很高,如2011年,安黎黎、桂静在发表于《中国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的一文中提出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伦理精神有利于弥补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城过程中的“社区失灵”和“政府失灵”;同年,陆阳在发表于《科技创业》的“浅析社会工作对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介入”一文中以重庆市铜梁县某村为例,通过个案深度访谈,从社工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2011年5月,刘庆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发表论文“增权理论视阈下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介入”,在文中六亲提到以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都是从问题人的角度出发,他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运用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的核心价值观,从增权角度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

2.2 专业保障

2.2.1 应用于市民化的起源早

小组工作应用于市民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小组工作这种方法产生之初.小组工作起源于英国青年工人乔治·威廉士于1844年组织的基督男青年会,乔治?威廉士成立此组织的目的就是将在城市谋职的与他本人来自同一个农村地区的劳工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合理利用内部资源、形成自己的力量.

2.2.2 国外的小组工作提供充分的实践经验

小组工作的雏形为19世纪的教会运动,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小组工作运用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逐步走向了专业化,经过60年的发展,小组工作无论是在理论基础,还是方法应用,又或实际操作,都已积累了丰厚的经验.小组在很多背景下被采用,如学校、医院、社区服务中心、企业等.

2.2.3 中国以小组形式开展工作的历史悠久

中国内地的小组工作发展历史不长,基本是在90年代初期.但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的做法历史悠久,如中国古代的同乡会、诗社等,辛亥革命以后出现的私人办的、官方办的、宗法性的、宗教性的,外国人办的各类社会救济福利小组.随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立,小组工作成为社会工作的主要工作方法,被列入教学大纲之中.国内的小组工作起源晚,但发展迅速,可借鉴的经验丰富,目前从事专业小组工作的人员主要为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的专业教师.

2.3 小组工作应用于市民化优势分析

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主要方法,拥有社会工作应用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优势的同时,又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尤其独特的优势.

2.3.1 社会工作应用于市民化的优势

(1)社会工作的尊重个人的核心价值观贴合新生代农民工希望被尊重的敏感心理.

(2)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伦理精神则有利于发掘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潜力.

(3)社会工作重视个人的理论有利于弥补大包干式政府行为产生的不足.

2.3.2 小组工作与社会工作其他方法相比的独特优势

2.3.2.1 与个案工作相比

(1)节省资源,可利用小组的场域作用.

(2)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23岁,绝大部分未婚;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受乡土熟人社会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喜欢渴望与他人有更多的交流,小组工作模式更贴合他们的心理需求.

2.3.2.2 与社区工作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点多为城乡结合部、职工宿舍,居住地点表现出与城市的隔离,另一方面他们社会关系网络内成员具有同质性,运用社区工作,不利于外来资源的引入,小组工作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人数和比例还会持续上涨,而他们的发展将会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和谐.而通过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城意识强烈,年龄23岁左右,根据埃里克森的八阶段论,这个年龄层次最需要被尊重,这个年龄也是人一生中最有发展力的阶段,小组工作乃至社会工作的尊重他人的伦理精神贴合了这样的需求,小组工作以及社会工作灵活,精耕细作的特点可以弥补政府大包干的不足.

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能力强,技能文化素质比起老一辈农民工有很大的提高,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完成市民化,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更好更快的融入城市.比起其他两种社会工作模式,小组工作既节省资源又没有区域性质,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用小组工作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是切实可行的.

〔1〕人民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EB/OL].[2012-02-01].http://politics.people. com.cn/GB/1026/10893985.htm l.

〔2〕三农资讯.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2012-03-17].http://www.gdcct.gov. cn/politics/headline/201203/t20120317_670872. htm l#text.

〔3〕人民网.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2010-06-21].http://finance.people. com.cn/nc/GB/146291/11921953.htm l.

F291.1

A

1673-260X(2013)12-0153-03

猜你喜欢
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新生代”学数学
藜麦,护卫粮食安全新生代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新生代“双35”09式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农民工市民化精准转化的大数据分析
创意新生代——2018伦敦New Designers展览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