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鹏,杨秋宇
(东北石油大学 科研处,黑龙江 大庆 163318)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发展,高校科研管理也逐步形成了以校、院二级管理的模式.校、院二级管理部门的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就科研管理的整体而言,应进一步沟通与协调,进一步促进校院二级科研管理水平,以利于学校科研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
虽然二级科研管理模式已经初步确立,但是从实践中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在理解“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上,并不是积极主动服务,而是被动、消极服务.简单将管理与服务等同起来,窄化了管理的职能,造成观念、理论和实际管理工作的偏差,并且忽略管理的决策参谋与知道的功能.科研管理人员抱有“等、靠、要”的思想,不能从思想上高度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来加强自身内部建设,对自身要求不严,难以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
首先,科研管理模式从一级向二级转变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科技处和二级学院都要逐渐适应角色的转变.从目前来看,相当多的高校科技处仍然忙于具体事务的办理,而宏观决策、发展规划、科研政策制定方面还十分欠缺;而二级学院虽然获得了较多的自主权,但是对具体的工作一时无法很好地开展,总是被动地在科技处的领导下进行,学院层面的科研管理非常薄弱.简而言之,科技处和二级学院之间的责任分工不够明晰,亟需通过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模式,明确双方的责任分工.
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管理工作延续性差,不少二级的科研管理人员由教学人员担任,一心两用,身兼二职,精力严重分散,对科研管理工作投入不够,严重影响了学院科研管理队伍的组建和成长,难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
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主要包括科研主管领导和科研秘书.二级学院的科研主管领导一般科研经验比较丰富,也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学校规定在同一岗位上最多只能担任两个任期,因此科研主管领导也难以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而且二级学院还要求在行政岗位的人员按照一定的任期轮换岗位,这就更增强了科研管理人员的流动性,不利于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的稳定建设.
科研秘书作为科研管理队伍中的基层群体,不但是二级学院内部科研管理活动的组织者,还是科研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在学校的科研管理过程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地位非常重要.如果科研秘书由固定人员长期担任,那么其丰富的经验将有助于上下沟通,有助于整个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
另外,当前高校的科技事业发展迅猛,科研秘书的工作量大幅增加,但科研秘书的待遇却没有提高,这也是科研秘书未专职化的缘故,科研秘书的工作积极性很受影响,他们的工作成绩没能得到应有的承认.因此有必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以鼓励业务素质过硬的人员从事科研秘书工作.
高校实行二级管理后,二级学院的自主权大大提高.在科研管理方面,二级学院的任务是根据本单位的科研特点,组织制定本单位科技发展计划;组织协调学院内部的科研机构开展科研工作,指导学院内部进行实验室建设;负责协调学院教师承担的各类项目全过程管理;协助学校组织跨学科团队承担重大项目以及开展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工作.但是相当部分二级学院尚未完全适应角色的转变,内部科研管理较为混乱,水平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没有总体计划,总是在科技处的指导下被动地开展各项工作;长期以来教师之间信息交流不够、各自为政、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而学院的统筹力度不够,不能有意识地组建团队去承担重大项目,仅仅是延续过去教师自发式从事科研的管理方式;学院的决策机制不透明、不完善,在涉及资源分配等工作时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容易造成矛盾,挫伤教师的积极性.
科研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依托,科研管理是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通过二级科研管理,才能充分调动学院一线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科研水平,更好的促进学科的整合与发展,更有利于学校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因此,二级科研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随着国家对科技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高校对科研工作都非常的重视,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加,类别也日趋丰富,但是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规模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扩充.对高校来说,科研水平逐渐成为衡量高校科研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科研工作的飞速发展,科研管理人员工作量急剧增加,如果学校科研管理继续沿用以往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科研需要.因此,这就要求学院参与到科研管理活动中来,以推进科研管理模式的改变,使管理模式逐步转向以学院为主体,校院科研管理分工协作的二级管理模式.
在申报项目过程中,除了科研管理部门对申请书进行严格的形式审查外,二级学院从内容上进行把关是非常重要的,学院科研管理人员与本院教师直接联系较多,因为他们对科研教师学科方向、专业领域有足够的了解,熟悉本学院的学科优势及特色,对学院学科发展重点及方向有较为确切的了解,能更好的发挥对教师申报项目的指导作用.
随着科研二级管理的实施,学院将成为校内二级科研的行政主体,使科研处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政方针的决策上去,立足宏观,把握全局,对政策、市场和时代机遇等进行研究,确立学校科研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途径,把握学校科研总体方向,实施目标管理,增强学校的宏观调控功能.同时,重心放在学院,学院拥有更多自主权,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主体意识的增强,学院的积极性也会不断增高,这将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科研管理的宗旨是服务于科研,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二级学院是科技管理体系创新的主体,应把自己放在服务者的位置上,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研究人员能够释放出更大的潜能,能够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因此,为了顺应高校发展形势的需要,应建立现代科研管理理念及营造宽松的工作氛围外,还应使科研管理人员迅速提高管理创新意识、观念,从而激励高校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在二级科研管理模式下,科研处将从微观管理转变为宏观调控,管理手段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对双方角色转变的要求,应该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各自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要求,从而保证学校对二级学院的宏观管理,使二级学院对院内的科研管理行使充分的自主权.此外,通过建立和实施各种监督机制、考评机制及激励机制,树立竞争意识,提高二级学院发展的自主意识和紧迫性,促使学院提高管理效率,提高科研工作质量和科研水平.
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实现责权利的统一.二级管理的重要特征是权、利下放到二级学院.为了实施有效的管理,学校必须将权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划分和应用,在给二级学院下达科研任务的同时,要围绕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加强工作公开、民主监督.二级学院拥有本单位的科研管理专项资金的管理权、审批权和使用权,在学校统一管理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财务自主权.只有真正做到责、权、利的统一,才能增强二级学院的自主性,激发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
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在向二级学院下放一定权力的同时,更要建立学院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机制,保证二级学院按照学校科研规划向前发展.
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科技处应该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出发,积极探索,健全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只有上下呼应,才能真正使两个层面的管理工作融为一体,做到事半功倍,促进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促进科研秘书工作岗位的专业化与专职化.只有让科研秘书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上来,才能专心搞好科研管理工作,实现工作的专职化与专业化,促进科研水平的稳步提高.
其次,要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健全考核和奖惩措施,激励科研秘书更好地投身科研管理工作.
最后,建立科学的培训制度,提高科研秘书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二级管理体制下,二级学院对内部的管理有很大的自主权,科技处作为学校层面的管埋部门,不能直接参与其内部管理,只能通过宏观政策积极引导二级学院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二级学院直接面向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广大教师,而教师从事科研工作多为自发式进行,存在无序竞争,因此学院一是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积极将教师的单打独斗引导到团队作战上来,二是要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尤其是在涉及到资源分配时更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分配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科技处在工作中不能直接干预,但是要通过各类政策积极引导二级学院建立完善内部科研的管理方式.这样既保证了学院在相关工作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也保留了科技处的调控权力,以保证学院的管理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同时也能保护从事科研工作的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目前在高校普遍实施的二级科研管理,虽然二级学院获得了相当多的自主权,积极性大为增加,但是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明确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的角色定位,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完善二级科研管理模式,加强二级学院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总而言之,高校二级科研管理要在良好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完成,因此要建立一套合理实际的科研管理体系.学校科技处要积极引导,上下沟通,团结协作促进二级学院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科研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促进高校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蓝蔚青,孙晓红,曹剑敏.高校二级学院科研秘书管理方法工作探析 [J].科技创新导报,2010(4):236-237.
〔2〕李想姣.高校科研二级管理及趋势研究[J].科协论坛,2012(07).
〔3〕王蕾,赵秀海,吴丽娟.中国林业教育[J].2009(05).
〔4〕徐虹.加强科研校院二级管理的体会和思考[J].科技信息,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