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琼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国际贸易系,安徽 合肥 231131)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多方面的职业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使他们可以顺利实现就业和岗位的变更,自我价值得以在职业生涯中实现,同时让企业招聘到满意的员工[1]。但是,事实上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相适应。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差,适应不了社会的需求,这是与高职教育管理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日常的教学工作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的。所以高职院校要立足于此来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与人交流、自我学习和数字应用等职业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还是在沿用原来的模式——以学科为本位的模式。教育要以人为本,高职教育就要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本位,但高职院校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现行的课程设置没有根本性的改变[2]。教学计划还是沿用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结构,有的院校甚至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几乎没有转换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是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没有以企业需求和岗位导向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来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教材的内容理论性太强,也太抽象,脱离了实际工作过程;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培养,即使增加了一些模拟实训课和实习课,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效果不理想。
实验实训场所设施较差,甚至没有实习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需要。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最大困难就业是实习基地的建设问题。尽管高职学校都在努力建设校内实训场所及校外实训基地,但是效果不理想,即使有实训场所,也几乎形同虚设;至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基本上成为空谈,因为企业担心实习生可能会涉及和外泄其商业秘密,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不愿接纳会计专业的实习生。即使有些企业接受了实习生,也不可能让他们真正深入到会计工作岗位中去锻炼,会计专业的校外实习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学生课外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准备相关资格考试,使学生很少有时间参加其他学习活动,如第二课堂学习和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既是检验会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学生是否具有会计专业水平非常重要的、简单易行的衡量标准,是他们入职的敲门砖,但是目前高职院校还没有重视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培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没有结合相关的证书考试培训。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问题也认识不清,存在误区。在能力培养上有的一味强调动手技能,往往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了会计工作岗位的技能,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就能够很容易的上岗,达到培养目标。没有真正落实如何在日常教学、课程设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建设。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会计专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少了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导致高职院校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应有素质。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工作量很大,一直处于饱和状态,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展开研究,他们仍注重知识本位和学科体系,不能很好地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此外“双师型”教师的系统化培养有待完善,同时应建立职业教育师资的认证制度。正因如此,高职教师在某些方面与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积极拓展校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教学;积极探索建设新型实训场所,如网中网公司开发的会计综合实训平台等,用以提高包括动手能力在内的职业核心能力;通过新型实训场所,将工作场景的再现,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并在一定层面上应用职业核心能力,从而达到理解并掌握职业核心能力的目的。总之,不断地探索新的实践教学的模式和体系,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
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培训、继续教育等方法,让全体教师拥有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让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倡导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每门课程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优化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法、项目教学法、专题研讨等活动,提升学生交流表达、与人合作、获取信息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培养职业核心能力,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案,分析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细化实施培养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成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在会计工作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的能力。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业务处理是基于原则性的规定,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自身业务的特点,运用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经济事项和业务应采用的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进行判断和选择。所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和实训实验活动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和安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会计职业综合素质。
以实际为导向,结合我省高职教育现状和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构建会计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本着科学合理、实践可行的原则,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在内的“三位一体”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这个指标体系应该具有我省特色的可行性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1]孙昱.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24):154-155.
[2]许蔚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基于能力本位视角[J].商业会计,2011(19):70-71.
[3]韩沚清.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基础会计学教学模式[J].会计之友,2010(6):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