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菊(江苏省涟水县妇幼保健所,江苏 涟水 223400)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日益发展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不断放宽,妇产科临床上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妇产科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是解决各种高危妊娠、挽救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的最有效手段[1-2]。本研究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非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产妇术后盆腹腔及腹壁粘连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行二次剖宫产手术孕产妇共350例,距首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均为2~13年,年龄均为27~37岁,孕周均为37~42周。将所有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5例,其中对照组平均年龄(33.23±3.22)岁,平均孕周(40.11±3.65)周;观察组平均年龄(32.67±3.43)岁,平均孕周(39.87±3.34)周。两组产妇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且在年龄、孕周及剖宫产指征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手术方法:对照组产妇采取非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即于耻骨联合上约3~4 cm处腹壁行半月形切口,切开皮肤后采用撕拉法进行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脂肪、腹膜、筋膜以及腹直肌等组织,膀胱腹膜反折于子宫肌层,不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和腹壁腹膜,用大网膜遮盖子宫切口;观察组产妇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即吸收新式剖宫产术的下腹部横切口撕拉开腹法,另外为避免术后粘连采取生物高分子可吸收材料进行缝合,缝合膀胱腹膜反折及壁层腹膜,不以大网膜遮盖子宫切口,皮下和皮肤一起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3~4针,以组织钳钳5 m in左右,大大减少了二次开腹手术腹腔粘连的发生率。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素后粘连发生情况。
1.3 粘连程度判断:粘连程度判断标准为[3]:Ⅰ度为未粘连,即子宫与膀胱膜间无粘连发生;Ⅱ度为部分粘连,即子宫与膀胱膜间部分粘连或重叠;Ⅲ度为那个全部粘连,即子宫与膀胱膜间均有粘连。粘连率=(Ⅱ度+Ⅲ度)/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临床结果可知,观察组未粘连129例,而Ⅱ度粘连30例,Ⅲ度粘连16例,粘连率为26.29%,而对照组未粘连84例,Ⅱ度粘连59例,Ⅲ度粘连32例,粘连率为5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后粘连情况比较(例)
近年来多种因素造成妇产科剖宫产率不断升高,而二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升高,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盆腔疼痛等并发症也逐年升高,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腹腔粘连是剖腹产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形成与纤维蛋白沉积或纤维蛋白溶解速度不均有关,已成为剖宫产二次手术开腹的难题之一[4]。
新式剖宫产术已广泛应用于妇产科临床,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时间段、恢复快、痛苦小、出血少、损伤少、切口美观及术后康复快等优势,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但术中钝性分离致使腹直肌机械性损伤而形成腹腔粘连。因此,选择良好的手术方式以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是目前妇产科临床关注的重点,改良新式剖宫产术采用生物高分子缝合线避免异物刺激,可有效防止缝合引发的缺血性坏死,降低粘连的发生率[5]。文献报道,新式剖宫产二次开腹手术时腹直肌粘连发生及大网膜、腹膜、膀胱腹膜反折粘连方面优于传统术式[6]。本研究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8月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采取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效果满意,产妇粘连发生率明显降低,且粘连发生程度与非改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可明显减少盆腹腔及腹壁的粘连率,使得二次剖宫产的手术难度有所降低,有利于减少新生儿的窒息发生率,保证胎儿和产妇的生命安全,是临床首选的剖宫产术式。
[1] 刘晓英.不同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97.
[2] 王光蓉.新式剖宫产与Pfannenstiel切口剖宫产后二次开腹临床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280.
[3] 任 敏.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后粘连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5):630.
[4] 叶 茵.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中外健康文摘,2009,6(1):122.
[5] 张晓芬.新式剖宫产术术后腹腔粘连情况100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0):76.
[6] 马彦彦,祝新利,董 悦,等.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