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友霞(广西天峨县人民医院内科,广西 天峨 547300)
肝硬化越来越成为临床常见的肝脏疾病之一,肝硬化是人类三大致命病因之一[1-2]。在我国其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每年大约154/10万人口[3]。同时是否能在临床上规范、及时、全程治疗与患者肝硬化的临床预后关系密切[4]。对209例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为深入和全面了解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与转归工作提供一线临床基础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209例肝硬化患者,年龄39~78岁,平均(60.76±14.63)岁。男120例,平均年龄(61.47±14.59)岁;女89例,平均年龄(58.23±14.82)岁。所有病例诊断标准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医学总会颁布执行的《2011年中国肝硬化诊治指南》[5]。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①患者基线资料: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队列追踪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②治疗工作:肝硬化患者入院后不仅要加强常规治疗,还要快速实施医疗评估,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计划,对症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进展。有许多的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担心会有疾病后遗症,因此治疗人员有责任向患者解释病情及治疗选择方案,减少或消除患者焦虑情绪,增强对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以便能尽早控制病情。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多元Cox 4.0软件统计处理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硬化患者基础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研究中的应用:为研究Cox比例风险模型在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中的应用,首先把多元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评分量化,具体量化方案可见表1。把可能相关影响因素带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营养状况、病理学分型、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其他疾病等。详见表2。
表1 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因素量化方案
表2 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
肝硬化目前通常应用综合药物疗法,患者应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依据各自的病情给予个体化的药物辅助治疗[6]。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治疗预后和转归效果的评价指标不仅要看其治疗结局的好坏,还要看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治疗相关影响因素除了与治疗措施相关外,还通常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生活方式、病程长短、生化检测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早在1972年英国统计学家Cox DR首先提出一种新的评价疾病预后转归的比例危险模型方法,该方法可以成功处理多个复杂因素对疾病预后效果影响的难题。
多元Cox比例风险模型在医学领域分析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并且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Cox比例风险模型应用于预测疾病治疗发生与转归、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药物疗效资料分析、评价医院感染干预效果等多个层面。本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此次研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相关因素包括患者营养状况、病理学分型、规范治疗、不良生活习惯和合并其他疾病等。另外Cox比例风险模型在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生存健康状况追踪调查研究中的应用为医院治疗与控制肝硬化病情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1] 易艳红,吴敬之,吴晶晶,等.60例肝硬化治疗分析[J].广东医学, 2011,32(16):67.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制定.对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保肝作用的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25(10):324.
[3] 袁平戈,张大志.恩替卡韦片联合美能片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药品评价,2010,28(1):385.
[4] 郭随章.熊去氧胆酸的临床应用概况[J].药学实践杂志,2008, 19(4):204.
[5] Madsen HO,Garred P,Thiel S,et al.Interplay between promoter and structural gene variants control basal serum level of mannan-binding protein[J].Journal Of Immunology,2010,155(6):3013.
[6] Cedzynski M,Szem raj J,Sw ierzko AS,et al.Mannan binding lectin insufficiency in children w ith recurrent infection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J].Clin Exp Immunol,2011,136(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