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作学习在艺术课程中的实施

2013-04-01 01:42刘丽江
现代教育信息 2013年1期
关键词:积极性师生交流

刘丽江

1.课题的提出

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构建主义教育原理,现代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促成其主动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基于学生学习现状,大班额组织教学,学生间缺乏合作机会,以及学校、家长又忽视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的背景下提出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实施合作学习。

2.目的意义

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实施合作学习的研究探索,旨在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引起教师教学过程中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的构建。变个人竞争为个人合作、小组竞争,减轻学生的负担;变师生单项信息交流为师生、生生间的多项信息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3.理论假说

合作学习不同于讲授法中的单向信息交流,也不同于谈话法中的一对一信息交流,它通过学生间的讨论,教师的适时指导,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学生作为交流学习的主体,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共同进行信息的多向交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得到调动,思维活动也同时处于积极状态。

在生生互动中,学习通过自身积极思维活动,构筑起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获取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品质。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在具备积极的教学态度,良好的教学技巧和高尚的敬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的同时,能够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并引起共鸣。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这种外因和内因的驱动力同时促进学习主体向最优化发展。

4.目标

目标: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建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科学的操作流程,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方法的改革。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2)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3)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4)掌握自得知识体能。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培养合作学习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5.遵循的原则

5.1 发展性原则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自觉地、有效地提高其学习能力。

5.2 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多启发、多鼓励、多引导学生体会总结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而使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实现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的升华。

5.3 主导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重要起引导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唤起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需要,从而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师自我表现为学生的主体表现,促进师生进行多向交流共同创造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5.4 民主平等性原则

1)“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即小组之间的实力水平要相等,而组内成员存在个性差异。

2)师生双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教学相长。

3)创设民主和谐的狂送教学氛围,使小组成员愉快合作,积极学习,增强自信心。

4)采取激励机制,创设人性化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具体要求:

6.1 处理好集体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只有把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有效结合在一起,才更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人数较多的班组,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时间分配关系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须根据所教的内容,对小组学习和集体教学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合理分配。

6.2 教师所提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

每次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首先要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让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合作。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梯度,在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时,不要提太难问题,要随着学生合作技能的熟练,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

6.3 引用竞争机制和激励性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组内成员来说,是他们之间的合作,但对于组于组之间来说,还必须有竞争。只有建立"组内是合作,组间有竞争"的机制,才能更好的发挥合作学习的功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要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激发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

6.4 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合作学习被引进课堂教学,究其原因也是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了合作技巧,除了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之外,还可以增强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机会,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猜你喜欢
积极性师生交流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如此交流,太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