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士军
(苏州大学 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苏州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方汉文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比较文学理论体系的创建,系统研究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在21世纪初期提出的“新辩证论”理论引起学界的关注。丰硕的学术成果使方汉文教授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项目主持人之一,并被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聘为专职研究员。方汉文教授主编的《比较文化学》研究生教材,入选2004—2005年度全国研究生教学用书书目,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为《比较文化学》作序:汉文是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他毅然从事这项十分艰巨的工作,著写了比较文化学的第一部正式理论教材……一门新学科的创立绝非一个人一本书能够完成,然而作为一个躬身力行的开路者,汉文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学术态度,这需要勇气,更需要非同一般的学术视野和底气。
方汉文教授从事博士教育13年了,这13年来对博士生的指导教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方法,自我师从方汉文教授学习以来,受益匪浅,特做记录,以飨读者。
方教授认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多元文明视域的世界文学、各民族文学及其联系的研究。因此,博士论文选题可以注重三个方面:1.多元视域包括现代理论批评这样的跨国界文学批评方法的研究;2.从异己文明进行的作家作品研究(如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研究);3.文学关系(包括历史联系与平行关系)与比较诗学研究。以上选题中,凡以外国作家作品研究为主的选题,要在其本语种批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本身就已经具有一种中国视域了。
方教授认为博士生选题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是创新性,第二是不排除宏大叙事研究,最好切入角度要小。只有小才可能新,只有新才可能获得合适的切入角。比较文学专业以世界文学史有影响的作家与理论批评家研究为基础,提倡挖掘与发现前人关注不多的作家、批评家,不鼓励选择别人研究相当多的作家与流派,如“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寻根作家”、美国华人女作家研究、美国犹太裔作家研究、乔伊斯小说叙事研究、伍尔芙研究、福克纳研究之类过多的选题,提倡博士们选择一些有创新性的作家作品,如爱丽丝·沃克(Alice Walker,1944-)、卡津(Alfred Kazin,1915-1998)、莫里森、汤婷婷、多丽丝·莱辛、纳博科夫、康拉德、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托马斯·品钦和菲利普·罗斯等人。再如《英国运动派诗歌》,美国诗人托姆·冈恩(Thom Gunn)、毕肖普(Elezabeth Bishop)、玛丽安·摩尔,小说家厄普代克等人,南非的库切,后殖民作家中与中国相关的内容也可以作为重点来做。方教授要求博士生在英语基础较好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传统经典,可选莎学、密尔顿、德莱顿、乔叟、蒲伯、简·奥斯丁等人的作品,研究传统经典作家时也一定要有新资料、新问题与新观点,一定要有近10年来英美的新研究成果,不要一直在旧的资料中出不来,要有睿智的判断。学习日语、法语、德语和俄语等语言文学的博士生可以选择当代国际研究热点,如俄罗斯当代人类思维作家、日本后现代作家等。
方教授经常告诉我们,论文结构首先是研究回顾,一般用导论或是绪论形式。研究回顾要是综述性的,要以与本论文相关内容为主体,不能是罗列论著,要有分析、分类、评论。写论文导论非常重要,它直接体现博士生对文献了解和掌握的情况。“研究综述”要争取在核心期刊发表出来,它体现的是整体学术论文的价值。作家生平介绍不得超过一页,行文中一般不再以生平介绍作为研究对象,确立以文本为研究中心的方向。全文不得少于四章(不包括绪论、结语),沿同一论题进行论述,一篇论文中不得出现两个论题。
在章节的写作中,要问自己几个小问题:这一章的结论是什么?你全文的结论是什么?部分与整体有何逻辑关系?结论是否具有理论依据?学位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观点就是通过论文的论证表达出的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具有理论品质,以观点的形式表达出来。它至少可以通过一句以上的句子表达,它可以是一种判断,也可以用强调材料重心的形式表达。必须强调,要有自己的创见,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这种观点不能是非学术性的,不能无证据,不是完全否定性的。观点不要过大,更不要明确针对某些人。不允许自由想象与抒情散文式的写作。论文概念要清晰,中心观念在文中要有明确界定。
全部引文与注释按照研究生部现行论文规范执行:其一,全文标题必须是学术话语,不得少于7个汉字,不得出现“某某作家风格论”之类大而无当的标题,不得有“论霍米巴巴”之类笼而统之的大题目,要有学理性、结论性的字眼。如要研究德勒兹,必须是其一定角度的选题,如“德勒兹的后现代电影观念阐释”;其二,小标题不得重复,如设副题,正副标题关系是主题与其阐明之间的相同幅度的关系,不要放大或是缩小,以免有头重脚轻之嫌。以主标题为主,关系不能倒置;其三,英文标题要经外文系审定。全部论文涉及英译的要经过英语专业硕士以上人员审核。
在大论文做完之后,必须深思自己的基本立场与学术理念:是反对,是支持,还是两者妥协,研究一定要慎重处理。做学问的人都要抱有一种心态:“圣人之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学问做到博士的程度,研究者要具有一种学者的情怀与高远的学术境界。好的博士论文要有三种声音,基本的声音,他人的声音,自己的声音,“学贵自得”尤为重要,要复调写作,把理论穿透与文本解读完美结合,叙事修辞与意识形态互动,问题意识和当下意识相连。做到这些,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和思考。
在写作中,对材料的处理很苛刻。方教授经常谆谆教诲我们材料要原典化,重视第一手资料与原始资料。材料也要求新,罕见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尽力搜集。原文资料要以各种手段查到原文出处,按标准注释。“不欺人、不自欺”,不得抄袭与借用他人的看法、资料等,但是论证过程恰恰要旁征博引,引证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在引证时一定要清楚注明,“凡论学术,当辨真伪”。方教授说一般采用直接引文,不要转引。外文引文可以自译(但要注明原文版本),也可以引用已出版的译本文字。引文主要是批评文字,不是著作原文,如不要多引《哈姆雷特》的原文,要引用关于《哈姆雷特》的批评。从本专业特性出发,重视英、日、法、德、俄文献与中国古典文献的引证。西文引文按MLA,参考《当代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中的《Academic Writing》一书中的说明。方教授要求他的学生自己要追问:“我所引用的材料中国内外的各占多少比重?自己亲自收集得来的独家资料有多少?前人没有引用过的重新发现的材料有多少?”方教授经常以顾炎武的话警示博士生们“要采之于山不要买之于市,”以王国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现”指导博士生们积极探索思考。全文在论述中自然地阐释自己的观念,是最基本的结构要求。同时在论文中、结尾、论文摘要处也要适当强调自己看法的独特性。
方教授的博士生来源于不同的高校:北大、北师大、复旦、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才俊等纷纷报考先生门下。方教授培养的博士、博士后都要参加各项科研活动,分配写作、查资料的任务,这是他在美国大学做博士后与任教的经验,因为博士生以scholarship或assistantship的身份参加课题的辅助工作有益于博士生未来的学习与科研工作。在教授的带领下,博士生们先后参与了《比较文学基本原理》(苏州大学出版社)、《东西方比较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比较诗学史》(西北大学出版社)、《东方文化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比较文学学科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及即将出版的《比较文学新编》《世界文学史》等。“才、学、识”是方教授培养博士的目标之一,不仅仅是知识学习,还应有重要的学术见识的培养,目前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与教育部课题很多,其中博士生岳峰一人承担了两项课题。
方教授在台湾一所大学演讲中,有学者问先生的主要研究方法是什么?先生慨然答道:“本古执今,以古代学术为本,执现代学术方法研究之,以中国学术为本,执二西之学(即古代西方印度与现代西方之欧美)以为援。”他主张古今中西贯通,也以此法教诲学生比较文学可以选古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选题,中国古代的理论辞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论文的灵魂。重考据之学,塑造严谨求实的学风,信口雌黄,言之无物有使文与理跌入空洞的危险。形而上学的思考必须顺从理论思维的规律,很多博士论文“不能持论”的弊病很久了,我们的先人的雄辩常让后来者汗颜。
作为中国比较文明文化学的奠基人,方教授具有深厚的国学修养和外文功底,他出生于书香门第,慧根早生,自小就养成了一种好学不倦的良好习惯,比同龄人更早地感悟到了中西文化的精髓。方汉文先生的学历背景是令人艳羡的,但他从不居高自傲、沾沾自喜,深知“有冥冥之志,必有昭昭之明”。一位博士生获得了一项“江苏省普通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兴高采烈地向他汇报,方教授回复到:“无限风光在险峰,”激励学生锲而不舍,继续努力。一位外地来的副教授头发灰白,投考先生门下,成为方门弟子一员,总是感到为荒废的光阴而内疚,为学识浅薄而惭愧。先生知道后鼓励他说:“做人文社科研究,年龄不是障碍,有时候还是优势,因为人生的经历丰富,阅历广泛,对学术的思考反而更成熟一些。”“四十无闻,斯不足畏。”在谈笑中先生将自己生命的感悟、睿智的人生哲学传递到学生的心中。
中国学者的最高境界就是将自己的学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教授一直以自己的行为告诉弟子们做学术要有一种虔诚的朝圣的心态,不为权位所诱惑。博士们在谈论方教授的科研热情和追求的时候,都有一种“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动力。先生学富五车,淡泊名利,对学生总是那么平易、亲和与耐心,教研室里那爽朗的笑声中所包含的心灵的愉悦与宁静,是学生们永远都要不停地学习的。
在课堂里,方教授常采取seminar方式授课,学生们畅所欲言,即使有错误言辞,教授也不责怪,常以歌德的话勉励学生:“人只要努力,就会犯错误。”与方教授一起交流,学生们总是能够被先生的学术热情所感染。这些年先生总有优秀论文面世,先后有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院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博士生们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不敢怠慢,在他的指导下,他们的论文也分别发表在《文学评论》《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毕业的博士生分布在国内外的学术研究单位,不少人已经是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院长,成就斐然。
2012年岁尾,有一个好消息出来:方教授“‘世界文学史新建构’的中国化阐释”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经费达25万元人民币,该项目是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层次高、资助力度大、权威性强的项目。其立项宗旨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重点工作,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党和国家决策需求,着力推出有分量、有深度、有价值、务实管用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国家科学决策。
屈指算来,先生六十又三,将此短文奉献给读者的同时,也祝福先生,并向先生表达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