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峰,陈圆圆
(1.黄山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 黄山 245041;2.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当代美国女性成长小说最辉煌的成就体现在对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的书写,这与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本身经历了性别和种族的双重成长过程不无关系。当代美国非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女性成长小说共同构成了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的主体。在美国的文学领域,成长小说的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成长小说,这其中不乏优秀的女性成长小说。近年来成长小说研究已逐渐引起我国文学界的关注和重视,研究成果也逐渐增多。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对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仍然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这方面的研究也并未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通过对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文本的深入研究分析,可以管窥在号称“大熔炉”的复杂而多元的美国社会中,少数族裔女性群体的成长问题,以及它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成长小说”这一术语同德国18 世纪末和19世纪上半叶的一批作家创作的小说相关。它的故乡无疑在德国,而歌德的杰作《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被公认为是这一文学样式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它是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成长小说的一块试金石[1]。
“19 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职业作家,越来越多的女性读者依赖于女性作家的作品,因此形成了女性作品特有的市场和女性作家特有的创作风格。”[2]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少数族裔女性作家不断涌现,她们不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男性世界,而且更加注重对本族裔女性的书写,用自己细腻而多彩的笔触呈现少数族裔女性成长的世界。“女性成长小说的发展过程已经成为女性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3]35
“虽然美国女性作家主要以英语进行创作,但她们使用英语的不同方式和目的从各个层面反映出美国过于文化的性质。”[3]53因此,研究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首先要掌握该类型小说的基本概况、重要作家和作品,把握其主题思想,梳理其道德及价值取向。此外,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书写者与作品及作品主人公的关联,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与美国女权主义思潮的关系,以及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艺术特征,如结构特征、话语特征和叙事特征等,都应该是本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了具体把握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的内涵,文章选取了美国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几部小说,按照非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的不同类别,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分析,以管窥少数族裔女性成长文学的文本观照和叙事特征。
作为当代黑人女性成长小说成熟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托尼·莫里森以其卓越的写作技巧和洞彻世事的人生体验向我们展示了黑人女性的创作才华。莫里森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作品的主题和叙事基本以黑人女性成长为中心,体现了许多本族裔女性作家的写作传统。
《最蓝的眼睛》是为莫里森赢得广泛声誉的一部作品,以非裔女性成长为主题,在小说的情节构建和叙事策略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谈到该作品的创作初衷时,莫里森说到她要描写“在文学中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未曾认真对待过的人物——书写处于边缘地位的小女孩”[4]。在《最蓝的眼睛》中,女主人公佩克拉深受白人主流文化的审美观影响,十分羡慕当时好莱坞童星邓波儿,渴望自己能拥有一双像她那样的蓝色眼睛。她天真地以为,在拥有了一双水汪汪的蓝色眼睛之后,对她漠不关心的妈妈就会变得疼爱她,别人也能够喜欢她。事实上,佩克拉的家庭和生活充满了不幸,她的父母彼此关系疏远,她自己也常常被周围人看不起。最不幸的是,她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强暴,佩克拉将这一切的不幸归结于自己没有一双美丽的蓝色眼睛。这种渴望最终演变为一种歇斯底里式的意识混乱,使她精神分裂,整个人完全处于一种癫狂状态,恰恰在这种神志不清的情形下,佩克拉觉得自己终于拥有了一双梦寐以求的最蓝的眼睛。
纵观整部小说可以发现,作为一部非裔女性成长小说,《最蓝的眼睛》对情节的构建和叙事策略的运用匠心独具。从情节上来看,这部小说具有彻底的颠覆性。它没有遵循传统小说包括男性成长小说的线性故事情节发展模式,而是构建了一个主人公佩克拉的毁灭和故事叙述者克劳迪娅的成长相互对照的情节。这在当时的成长小说文本中是罕见而独特的。佩克拉和克劳迪娅有着相同的性别、年龄、种族背景,几乎相似的生活遭遇,但是她俩的成长道路却截然相反。两人的父母虽然都是非裔黑人,在对待白人价值观念和文化意识态度上却迥然不同。佩克拉的母亲波琳受雇于白人家庭,她对白人雇主家的小女孩关怀备至、宠爱有加,却对自己的女儿佩克拉冷淡漠视,有时甚至嫌弃她。她对自己的丈夫不闻不问,却将一腔热情完全倾注在白人雇主家人,特别是雇主家的孩子身上。这种热情具体体现在她将雇主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得井井有条,而任由自己家里邋遢肮脏。事实上,波琳已经彻底沦为白人文化的俘虏,内心世界已经扭曲变态,这对佩克拉幼小的心灵产生了难以磨灭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她对蓝色眼睛的畸形渴求。这事实上是一种对白人文化中心主义的推崇、膜拜和不加批判的肯定,同时也是对自我族裔文化的遗弃和否定。这种态度对佩克拉的成长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让她的成长之路受到自身肤色、性别和种族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小说的叙述者克劳迪娅的成长之路则又是另一番风景。克劳迪娅的父母宽容开明,对自己的女儿关爱有加,这养成了她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品质。父母以身作则,在他人身处困境时总是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切培养了克劳迪娅与佩克拉截然不同的对待白人文化的态度,克劳迪娅认为白人文化同非裔文化有着巨大差别,彼此的身份和社会等级也相差悬殊,这形成了她排斥和厌恶白人主流文化的态度:“全世界都认为所有小女孩都喜欢金发碧眼的洋娃娃……但我只想肢解她。”[5]这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克劳迪娅对自己黑人身份以及自我审美价值的认可和坚持,同时也奠定了她能够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完整的女人的基础。
《最蓝的眼睛》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小说以佩克拉的毁灭和克劳迪娅的成长为例,“一是要唤起黑人的自省和改变自我命运的勇气,二是要唤起整个社会对改善黑人成长环境的思索”[6]。小说的复调式叙事方法也让我们通过两个小女孩截然不同的成长故事看到了非裔女性在白人主流文化氛围下成长的艰辛和不易。
《芒果街上的小屋》问世于1984年,是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一部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小说的创作依托20 世纪80年代初美国西语裔民权运动和女权主义运动的双重社会背景,彼时的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方兴未艾。作为这批女作家的杰出代表,希斯内罗丝创作了《芒果街上的小屋》,小说很快就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于翌年获得美国图书奖,并入选著名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随后又被列入美国大学以及中小学的必读书目,成为经典的文学著作。
这部独特的女性成长小说描绘了西语裔移民的生存状况,尤其是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西语裔移民女性与命运的抗争,以及从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方面积极为追寻平等、努力构建本族裔独特声音和独特身份而不懈奋斗的故事。《芒果街上的小屋》以诗化的文字将美籍西语裔女性成长的心路历程娓娓道来,于平淡中见深刻。女主人公叫埃斯佩朗莎,她的名字译成英文是“希望”之义,而在西班牙语中却意味着“哀伤”“等待”,作者选择这个具有双重蕴意的名字,契合了小说的主题。小说描述了小女孩埃斯佩朗莎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和点点滴滴的事,讲述了主人公决心摆脱传统西语裔女性的命运,冲破性别、阶级和种族的樊篱,成为一名作家的故事。在成长过程中,埃斯佩朗莎碰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家人,有朋友,也有陌生人。芒果街上的居住环境和各色人群让小主人公的成长带有更多的童话色彩。在她的意识中,房子就是家的象征,是她对温暖和幸福的向往。与此同时,埃斯佩朗莎的女性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她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女性身份,以及对族裔状况的思考。埃斯佩朗莎追寻梦想之路实际上就是她逐渐成长、成熟的过程。
埃斯佩朗莎是一个观察细致敏锐,内心热情而怀有梦想的女孩。她最大的梦想便是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个房子承载了小女孩对一切美好与自由事物的憧憬,陪伴着她一路上的艰难追寻。与此同时,埃斯佩朗莎还目睹了身边其他西语裔女性的种种不幸和遭遇,移民社区的萧条衰败。所有的一切,如同希斯内罗丝生活中经历的那样,让埃斯佩朗莎深深地体会了西语裔的文化边缘地位和西语裔女性生存、成长的困境、挣扎和无奈。就她自己而言,也许只有写作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其他众多处于迷茫挣扎中的同龄女性又该如何呢?小说最后,埃斯佩朗莎决定出走,去更好地认识外面的世界,让自己变得强大,并最终能够回到芒果街,帮助那些无法出走的人们,进而改变芒果街的现状,体现了她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的认识。
希斯内罗丝的小说主题常常围绕少数族裔女性的成长经验,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杂糅身份的构建展开。小说中小女孩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作者刻意在小说中安排了一些重要的意象,如题目中的房子、高跟鞋和四棵细树等,这些意象从不同的层面展现了埃斯佩朗莎成长过程中的性别身份和族裔意识的觉醒,这也标志着她在困难挫折中经受磨砺,认知和心智都不断成熟,同时也在不断地思考实现梦想和希望的途径与方法。最终,她决定通过写作来改变自我,改变自己族裔生长的芒果街,这个改变,也是她通过离开芒果街,去外面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和经验最终完成的。
成长是一个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阶段。作为一部成长小说,《芒果街上的小屋》通过埃斯佩朗莎的成长故事展现了少数族裔所经历的成长之痛;她成长中的困惑也是西语裔美国人的困惑。在成长过程中,她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实现了顿悟,即追寻少数族裔独特的女性身份。埃斯佩朗莎成长起来了,然而对广大西语裔女性来说,如何摆脱种族差异带来的歧视,实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不仅是一大挑战,也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
1948年莱斯利·马蒙·西尔克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印第安拉古纳部落。事实上西尔克的身世非同寻常,她的身上集合了来自祖先印第安人、墨西哥人和美洲白人等不同血统,但是在印第安保留地拉古纳的生活和经历让她最终找到了自我身份,找到了自己印第安人的族裔之根。
《黄女人》讲述的是以作者自身族裔经验为蓝本的族裔身份寻根和认同之旅。根据印第安的古老传说,“黄女人”通常指一名年轻的部落女子,在去河边取水时碰到部落尊奉的神 卡其那并被其带走,从此悄无声息。多少年后,黄女人再次回到原来的部落,只是身边可能会多了几个孩子,也可能仅仅带着从河边取回的水。作为一名印第安土著女性,小说女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首先对自己的身份——黄女人深感困惑。当她回到家中,丈夫席尔瓦称呼其为黄女人,她意识到自己将要面临一个在原有身份和新身份之间作出选择的问题。之前,她是女儿、妻子和母亲,而从神
那里她被赋予了黄女人这一“被选中”的身份和角色。面对如此境况,女主人公到底该如何应对?她将怎样界定自己的身份?由此故事的主人公开始探寻自我的真实身份。有意思的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自始至终没有告诉读者她的名字,这恰恰赋予了她在追寻自我真实身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她同时也在选择回家还是留下的两难中犹豫不决,这表明了她面对多重身份时难以抉择的矛盾心态。
一个人的身份并不是独立存在而不依附于其他事物的。事实上,人们常常会从自己的族裔传统和国别文化中寻找、定位自我的真实身份。只有如此,才能找到身份的归属和内心的安宁。在《黄女人》中,女主人公最后意识到回家与否已经不再显得至关重要时,她开始认真审视、了解成长于印第安族裔的自我以及本族裔文化,这表明她开始接受自己同黄女人这个世代相传的身份之间的关系。但是对黄女人身份的接受只不过是故事的一个阶段性结果,并不是最后的结局。小说最后,女主人公如同传说中每一个黄女人那样回到了自己的家,这显示了她内心的成熟与成长,也为印第安部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画上了一个较为圆满的句号。
在《黄女人》中,女主人公的成长集中体现了她对个人身份的追寻和对植根于族裔身份之中的深厚族裔情感的守护。小说构建了女主人公成长中的自我寻求和对印第安族群记忆的守护。在一个完整的印第安部落传说中,作者西尔克完成了对小说的文本叙事,同时也让这个传说成为故事的有机组成。无名的女主人公一开始对黄女人的称呼并不接受,她拒绝过,反抗过,但最终她接受并认可了自己作为传递部落黄女人传说的具体形象和被赋予的神圣使命。对于这一点,西尔克曾经说:“我们需要故事。有了故事才有我们这个部落。人们讲述关于你、关于你的家庭或者别人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塑造了你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你是从关于你的故事中了解或者听说你自己是谁的。”[7]西尔克在小说中并没有对生存于美国主流白人社会和文化夹缝中的印第安族裔过多着墨。通篇更多地关注印第安女性对自我族裔文化从认知到认同的过程,这集中体现在小说女主人公在成长中对部落传统和文化由陌生抵触到熟悉接受的过程中。这也恰恰反映了在美国社会大背景下印第安女性中出现的身份和文化认同模糊化和去族裔化的趋势。正是少数族裔作家们的坚守,人们才不至于完全忽视少数族裔人群,特别是少数族裔女性的存在与成长的声音。
当代美国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聚焦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因为她们生活并植根于美国社会文化中的缘故,不同族裔女性成长的过程和模式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巴赫金认为,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形象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他用“常数”和“变数”两个概念鲜明地指出了成长小说的主要特征。除了女性成长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构建有其独特性之外,其情节结构上常遵循“诱惑—出走—考验—迷茫—顿悟—失去天真—认识自我和人生”[8]3这样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少数族裔女性归属于不同的源文化和母裔传统,她们身上呈现的成长色彩更多的具有本族裔的特征。非裔、西语裔和印第安裔等不同族裔作家在她们创作的作品里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景色迥异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个情节各异的故事。少数族裔女性成长的道路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因素,她们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才能在性别、身份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获得别人的肯定和成功。
[1]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319-324.
[2]刘海平,王守仁.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32.
[3]王卓.投射在文本中的成长丽影——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4]Taylor D.Conversation with Toni Morriso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88.
[5]Morrison T.The Bluest Eye[M].New York:Washington Square Press,1970:20.
[6]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84.
[7]Evers L,Carr D.A Conversation with Leslie Marmon Silko[M]// Arnold E L.Conversations with Leslie Marmon Silko.Jackson:UP of Mississippi,2000:12.
[8]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