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旧式发展观二元对立困境的可贵探索——评《湖泊湿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

2013-04-01 19:41余功德
城市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太湖资源环境

余功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7)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邝奕轩博士的新著《湖泊湿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以太湖湿地为例》,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3年4月出版。[1]在这部著作中,作者以太湖湿地为案列,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对湖泊湿地的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论证了经济发展对太湖湿地资源(包括水面、水质、水量等维度)变动产生的影响,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思考湿地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起点。

这是一项严谨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但其意义远不止于这个领域。从更广泛的视野来看,这部著作是破解旧式发展观二元对立困境的可贵探索。

一、从发展到经济发展

发展一词是个舶来词。从词源上来说,发展(develop)一词是在 17世纪中叶时进入英文,其词源意义与包裹(wrapping)、捆扎(bundling)相对立,指的是展开(unfold)与舒卷(unroll)之意。发展的词义很快地以隐喻的方式得到扩展,主要是在生物学领域,基本上等同于进化(evolution)一词。按照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描述,一个生物从单细胞的、功能单一的低级胚胎开始,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会逐渐进化到多细胞的、功能复杂的高级生物。这是一个转型期,这个转型期从落后开始,以先进告终。这时发展就是指这种生物学上的涵义,即广义上是指从未成熟的形体充分发展为成熟的形体,狭义上是指生物体从“低级”发展到向“高级”的状态。同时,这种发展的过程又被看作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所以这个词与进步(progress)、改进(improvement)有很大关联。显然,这时对发展的看法就是一种直线式的进步观。

根据学者的研究,发展一词在18世纪后期被引进社会科学领域,这也意味着直线性的进步观进入了社会科学领域。德国学者,社会史的保守主义的奠基人,贾斯特斯·摩斯(Justus Moser),从1768年起开始使用德语词“发展”(Entwicklung)来暗指社会变迁的渐进过程。随后,孔德、斯宾塞、涂尔干、滕尼斯、韦伯等西方发展理论家均从这个视角出发,对西方社会从封建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社会变迁进行解释。

到20世纪40年代,冷战开始。在美苏两强对峙的格局下,所谓的“中间地带”——亚、非、拉地区,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之一。这个时期,美国出于反共的需要,在这些地区推出了“第四点计划”,力图通过发展援助的方式去赢得这些地区的民心,挫败共产主义。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发展开始走上前台,发展经济学也开始兴起。与此同时,联合国、众多的非政府组织也将援助亚、非、拉地区的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这就开启了所谓的“发展的时代”,当然,这时所谓的发展基本上是指经济发展。

二、发展理论的二元对立特征

发展理论家构筑的理论大厦各有不同,但就社会发展观来说,他们的理论都有一些共性:

首先,他们对所谓的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解释基本上是“西方中心论”的,蕴含着西方发达国家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二元对立。早期基本上是以欧洲 15、16世纪之后二、三百年的社会变迁为依据,很少看到欧洲之外的社会变迁。到20世纪,美国成为已经发展成熟了的标杆,发展则主要是亚、非、拉国家的事情,而与西方发达国家无涉。与早先的人类学主要研究亚、非、拉所谓“野蛮”社会一样,发展经济学也主要是处理亚、非、拉等未发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其次,他们基本上都持有一种线性进步观,蕴含着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无论是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共同体”和“社会”,这些概念后面都隐含着一条直线式的进步观。根据这种进步观,古代的社会与当时的社会之间、当时世界上各个不同的社会之间,都按照传统——现代或落后——先进的尺度进行了排序。这样,当时的西方(主要是欧洲)社会盘踞在社会发展的顶端,古代的社会、当时的其他非西方社会依其进步程度而排在距离西方社会或远或近的位置上;它们最终也要进化到西方社会。由于这种线性发展观,他们的理论都倾向于将现代与传统截然对立起来。以经济发展为例,冷战初期的经济发展背后的逻辑就是让“低度发达的”(underdeveloped)亚、非、拉地区发展成为所谓的现代国家或地区。

第三,他们基本上都将环境作为发展的对立面,蕴含着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二元对立。资本主义的兴起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胜利,通过开发、征服自然,人类的主体意识得以张扬,因此,从一开始,自然环境就是作为人类要改造的对象进入到发展语境中的,环境是发展当然的对立面。以经济发展而言,在美国推出的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发展援助的“第四点计划”中,主要设计就是美国提供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丰富的自然、人力资源,以促进“更大的生产”。因此,美国所提供的技术援助,主要在于教育、培训方面,意在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掌握现代技术,如化肥、农药的使用等,以便快速地扩大生产。在这种设计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先天性的缺失。整个亚、非、拉地区环境问题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出现,与这种设计是高度相关的。

三、作者的研究贡献

概括来说,这部著作对以上三方面的二元对立都有反思意义。

首先,这部著作立足于探索中国自己的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力图提出本土化的解释,从而有助于破解发展理论中的“西方中心论”。作者并没有采取时髦的“拿来主义”,随便套用一个西方的框架、模式来探讨中国的湿地问题——尽管这种框架、模式俯拾即是,而是沉下身去,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论证了湿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解释,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这部著作选取太湖作为研究对象,既对现在太湖湿地的开发利用进行了综合考察分析,也对历史上的太湖湿地利用情况进行了回顾,这就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纵贯古今的连续性的画卷,避免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中华文明是一个不曾中断的、延续数千年的文明,在这个文明中,有一个杰出代表,那就是太湖所孕育出来的江南文明。自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除了战乱之外,江南地区繁盛上千年。在水渠交错、资源贫瘠的太湖地区,却孕育出养活众多人口、高度繁荣的江南文明,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问题,其背后一定有值得深入探究的道理。作者对太湖湿地的资源利用进行考察,凸显了历史的纵深,有效地冲破了那种传统即落后、现代即先进的二元对立逻辑。

第三,尤为突出的是,这部著作以实地考察资料为我们展示了,随着经济发展,太湖湿地的资源利用出现的重要变化:对太湖湿地的资源利用过程中,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上,“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支撑了成熟的江南文明,在这种模式中,发展与环境内在地得到统一。20世纪,随着我国工业化的进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破坏环境、杀鸡取卵式的发展,使得太湖湿地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这个时期,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作者告诉我们,重新恢复环境与发展的内在统一出现了契机。这部著作为环境与发展的二元对立困境提供了很好案例,也为破除这种困境指出了可行路径。

在党的18大上,环境首次作为一个维度,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五位一体”的框架之中。这既是当前环境问题密集高发所催生的,也是我国主动加以应对的战略之举。在这种转变背后,是整个发展观的巨大变革,是对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在认识上的深化。[2]另外,我国正在开启更大规模的城镇化,湿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国内迫切需要从学术上对湿地的开发利用进行系统性研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部著作的出版正当其时。

[1] 邝奕轩. 湖泊湿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以太湖湿地为例[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2] 黄平. 西部经验:对西部农村的调查与思索[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太湖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太湖思变2017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太湖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