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高校思想工作的一把利器

2013-04-01 18:35
重庆高教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信息

饶 晗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00)

微博:高校思想工作的一把利器

饶 晗

(西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北碚 400700)

微博已经成为当今大学生广泛使用的便捷简单而影响深远的信息传播平台与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面临这样一种社会传播态势,高校领导、教师及其他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如何充分借助当代科技传播手段,把微博这一传播工具有效地、创造性地应用于高校思想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和大力探究的重要课题。

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 绩效考核

微博作为一种便捷、简单的信息传播方式是信息传播发展的必然,并已然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传播载体和交流渠道。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在高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利武器。问题是,我们如何把它变成高校思想工作的一把利器?

一、从“媒介即讯息”命题的视角审视微博

“媒介即讯息”是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他看来,大众媒介对于信息、内容和知识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决定着信息的简明度与组成方式。任何媒介——“人的延伸”——对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技术尺度的产生。[1]从这个视角出发,审视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的微博在高校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也许会有一番新意。

(一)微博定义、起源、发展的理性梳理

微博(Microblog),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国内学者陈永东率先概括了微博的特征: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其内涵有五:1.关注机制:可单向可双向;2.简短内容:通常为140字;3.实时信息:最新实时信息;4.广播式:公开的信息,谁都可以浏览;5.社交网络平台。这一描述从技术性、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和传播特征几个方面比较综合地概括了微博的含义。[2]我们下述的讨论就以此为准。

2006年3月,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推出了微博服务(Twitter),这项服务最初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用户能够像发送短信的数百种工具那样更新信息,随着它的不断发展,逐渐演变为现在流行的微博。我国最早的微博出现于2007年。当年,从校内网(现为人人网)起家的王兴年建立了“饭否”,2007年8月13日腾讯“滔滔”上线。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微博在全球已经拥有7 500万注册用户。在Twitter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企业也纷纷模仿并改进,推出了多个微博应用平台。在国内,四大门户网站都相继开设微博,人们也都紧跟潮流,成为了微博用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了微博的互动性,将微博的传播推向了高潮。2010年被称为国内的“微博元年”。据CNNIC最新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较2011年底增长9.5%,网民使用率为50.9%,比2011年底增加2.2个百分点。用户规模进入平稳增长期。 网民使用率超过一半,表明微博已经成为非常主流的应用,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随着微博的广泛应用,一些专家学者积极展开了对微博的讨论。喻国明教授的《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对微博问世以来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的关键事件进行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详细梳理,编制了微博发展的大事年表,并使用嵌套性理论对微博的发展逻辑和价值本质进行了深入探讨。[3]李开复教授在《微博改变一切》一文中提到了微博如何用140字的限制创造出更大自由,详尽和深刻地分析了微博将会对人们的生活、社交方式和商业模式可能产生的深刻改变。[4]

(二)微博、微博信息的问题反思

尽管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指出了微博已存在的优势,但我个人认为,以下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1.微博信息泛滥,利用率不够高。由于字数限制,用户只能通过发多条信息以满足自己的表达愿望,由此造成了信息的频繁、过剩、浪费,影响了微博的利用率。而信息过多,更新过于频繁,又有很多用户转发,造成重要的导向性评论很难再次进入师生们的视线。微博信息存在的时间短是由其技术特征决定的,这是问题的一大症结。

2.微博信息过于透明化、公开化。微博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导致用户顾虑较多,不能抒发真正的情感。如今,家人、朋友、同事、领导等都开通了微博,虽说它是我们联络感情的工具,但鉴于人与人之间的“敏感”关系,很多真正想要说的不敢说、不敢发,导致了一系列使用微博的隐形限制,有效互动的信息关系也因其技术特征而受到较大制约。

3.“微博控”的负面影响。随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逐渐减少,彼此情感的建立转化为人对技术的依赖,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微博用户变成“微博控”的情况——经常毫无原因地反复打开微博,反复刷新微博页面,不知不觉地患上微博强迫症或焦虑症。这说明微博的技术特征离开传播内容而“独立”,高利用率其实是一种资源的严重浪费。

4.微博信息系统的不对称。我们发现,高校里一般都有两套微博系统,即“官方”的和“民间”的。前者由上而下,是“教育工具”,而不知名用户的观点、感受、陈述或吁求却难以被关注,大众媒体的传播效应失去了存在价值。后者水平流动,形成回旋互动,但不难发现内容经常有问题,充斥着调侃、牢骚、猥辞、粗话、侮辱、谩骂、谣言等内容,而内容健康、有原创性的信息却不多见。

5.微博的管理机制落后。最严重的问题在我看来是微博的管理机制不能激发用户的创新意识。微博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儿”,但一直以来,微博中的原创性信息较少,大多仅由用户们转发和评论。

把微博问题聚焦在上述五个方面,因为它们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实质内核,值得高校给予密切关注。微博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专业利用问题,首先是利用率不够。这里的利用率特指两个方面:一是覆盖面远远达不到学生使用的程度,二是渗透力度或影响力不够。高校中,学生们大多用微博表达情感,联络朋友,而一提到思想教育,浮现在他们脑海里的仍是传统枯燥乏味、缺乏创新的教育模式,由此引发逆反心理。

问题的症结在于其技术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这既和我们的理念落后相关,又与主管者对先进传播手段的陌生息息相关。

二、高校思想工作中应该如何利用好微博

高校利用好微博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利用”。这既是一个操作层面的实务,也是对微博技术创新的理解问题。二者的关系犹如一块硬币的两个面,如果仅有前者,就容易导致就事论事地应付工作,产生缺乏创意的简单重复,仅有后者就是忽略实践。

(一)微博为思想交流提供技术创新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1.信息传播方便快捷。140的字限带来的快捷特点使用户随时都可以发微博。一个用户发出自己的感想以后,它的粉丝又可以立即转发,并且这种转发可以是无限的。使用微博,只需要关注对方,就可以随时接收对方的信息。就本文的主题而言,微博的精悍能够博得高校教师、学子的好感,干脆利落、实话实说,有利于思想教育信息的接受与传播。

2.时效性、互动性很强。微博与博客或者论坛不同,可以实现即时地互动交流。这种当下的一对一、一对多的模式使交流更加实效化。只要对方在线,即刻就能收到你的留言,而你对关注对象的留言或转发,对方也能立即收到。利用微博,你还可以和一些有共同爱好或有共同境遇的人一起分享和讨论问题。这种开放、自由、平等的交往方式可以让你认识许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扩宽你的人际交往圈子,产生传播的环波效应。将这一技术特征恰当地应用到思想教育中,将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微博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微博不仅可以用精炼的文字表达感情,还可以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直观表达。这些多样化的媒介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和亲切,摆脱了长篇大论的“语言暴力”。学生随时随地分享和参与微博,更是给它带来多姿多彩的内容,寓教于乐的可能性与可行性由此可见。

(二)微博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解析

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微博手机端的增长幅度仍然明显,手机微博用户数量由2011年底的1.37亿增至1.70亿,增速达到24.1%。高校大学生群体是微博新媒体的最早用户,也不断推动着这些媒体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为充分说明思想教育工作应该通过微博来改进。

2011年上半年,天津科技大学开通了辅导员微博,全体辅导员在微博上及时发布学生思想教育、事务管理等信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为其他高校做了一个有益的示范。这个新闻事例表明,高校思政抓好微博这个有力武器,就能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他们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对话,由此可提高工作的效率。这一事例启发我们,教育者首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的角色意识,平等对待学生,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角色的平等转换。这是对微博技术的因势利导,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倾诉真情。这项前提性的准备是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的。

有了上述基础,教育者才可能进入积极的实践环节。具体的行为方式有以下三种:

一是高校的舆论导向。目前,微博的舆论周期变短、燃点降低、规模变大、互动更多,因此谣言传播的空间也相应增大。鉴于此,高校应在第一时间加强准确信息的发布,回复各种质疑,让不准确的信息难以生存。

二是网络系统的有效监管。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所谓的有效性不是强制和压抑,不是过去那种领导一句话决定信息存亡的把关模式,而是人性化舒展的落实。教育者想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要诉求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化建设,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懂得正确思维和鉴别信息的重要性。

三是建立微博公共平台。如何建立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群体产生兴趣和集体参与的微博公共平台,是最重要的,因为它首先涉及高校工作人员的思维转型和对微博技术特征的把握与理解。

高校辅导员已经利用了很多网络工具,如在班级开设公共邮箱,设立班级QQ群,年级QQ群,辅导员个人博客以及个人工作网页等等,这些新媒体的运用,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老师利用QQ群的功能创建年级学生群、年级学生干部群、学生党员群、学生会干部群、团总支干部群等,对各类学生组织分类管理,加强组织之间的沟通,促进组织成员树立共同的工作目标,增强了归属感,提高了组织凝聚力。然而,目前的发展形势表明,他们慢慢远离了QQ,而微博却以“玩”的方式正在火热流行中。如此,老师如何与时俱进?

在我看来,老师首先要紧紧抓住微博与其他媒介相比较的优势。QQ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一种工作性质的传播工具,而微博大家目前都抱着一种“玩”的态度。这样一种“随意”处理好了会与学生更亲近,后者也会更容易接受教育。我们不妨尝试开设学校和学院官方的、教师的、辅导员及其助理的、年级长的、班干部的微博等,各个层级都针对各自的工作情况,不重复开设。以辅导员为例,如果辅导员的微博因出彩而吸引学生,后者就会自觉关注,主动接受前者的思想。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过程的互动性和平等的对话态势,从而达成一种集体共识。要做到这一点,辅导员的心态、口吻、措辞都必须非常讲究,千万不能让学生觉得你高人一等,在居高临下地训诫他。一个可行的尝试是辅导员虚拟一个微博,淡化自己的身份,也不必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年级、专业、性别、家庭背景、兴趣爱好、平日表现等,“就事论事”地使对方放松,畅所欲言,直抒己见。做到了这样一种敢于不带有任何身份地位色彩、真诚相待的“就事论事”,辅导员才会建立起与学生之间深层次的沟通,一如挚友之间的无隔交往。一句话,把握技术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建立一个良好的思想前提。

如果说交流方式取决于技术特征的话,那么交流内容则既是导向,又是旨归。不意识到这一点,技术优势就会落空,成为一种意义虚脱的把玩。

目前,辅导员工作中有些顽症:一些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评选党员、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计算综合或专业排名等的公开度、公平度和透明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产生疏离感,学生们常常抱怨不清楚其评定的标准与程序。与此现象相伴生甚至共生的则是交流中出现很多伪开放、伪自由,学生不敢跟辅导员说实话,以打哈哈的方式应付,用不了多久就成为“沉默的螺旋”,你说你的,我玩我的,两不相涉,各得其“乐”。这极其不利于思政工作的深入开展。例如,有时候同学们都知道某位同学考试作弊,没有被老师发现反而还拿了奖学金。大家颇感不公平,却碍于同学关系,无法明言。再有,老师抽查到课率,部分同学旷课却侥幸逃脱,没有被扣分。个别同学经常逃课,考试借笔记,甚至作弊,就因为和某位老师比较亲近,反而有机会入党。尽管实情同学们都一清二楚,奖学金与入党也有公示,可事至如此,同学们既要念及同窗情面,又要顾及辅导员的面子,因而不愿揭露。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弊端就在于我们的教育管理忽视了工作过程。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充分利用微博,使其发挥监督的作用,让同学们在同等条件下、在过程中公平竞争。

至此,我们的问题也就进入了一个较深的层次——制度创新。笔者认为,可以虚拟一个微博公共平台,大家都用一个匿名的代号,心平气和地、理性地讨论问题。领导、老师和辅导员应该以身作则,做出保护学生利益的切实可行的制度性承诺。

大学是一个人学会独立思考、自立生活的阶段,但学生依然需要心灵慰藉。辅导员不仅仅要处理好他们学习上的事情,生活上和情感上也需要辅导员的引导、关心和帮助。例如当某同学家里发生了突发的灾难性事故,导致家庭困难,无力支撑学业时;当有同学遇到感情挫折时;当高年级同学面临考研、考公务员或就业的选择而举棋不定、彷徨犹豫时,即在他们最困难、最沮丧、最需要理解与帮助之时,如果辅导员采取积极适当的人性化行动,来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在公共的微博平台上,以平等的身份(即通过虚拟身份实施)提出一项“创意”,启发同学拿出爱心来帮助她/他渡过难关。如此,在传统的组织募捐,送温暖、送爱心活动之外,如何创新性地做出一个“援、帮、助”的集体策划活动,促成一种环波效应——使某人的一个具体的问题成为一面镜子,促使大家反躬自省,由此举一反三,酿成一种教育的集体效力与效率,就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因为组织集体的媒介变了,组织的方式也要对应地跟进。

下面一个新生事物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开通了《大学生手机报》,其目的不言自明,但效果如何?事实上,这个新事物颇有讽刺的意味,因为它被多数同学视为“垃圾短信”。问题出在哪里?在于其传播的制度和机制。由于大学生手机报仍多采用“上情下达”的模式,失去了它自身的本质特征,即趣味性和平民性,其关注的焦点也不对学生们的胃口,缺乏公共平台性,对此学生就会不理不睬。在我所接触的同学中,还有为数不少者甚至设置了屏蔽,将其列入“黑名单”,以避免其“骚扰”。

要想使《大学生手机报》恢复生机,我们必须将这种单一、单向的“上情下达”模式转变为双向互动模式。这就需要将《大学生手机报》建设成为一个公共平台,使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坦诚布公、真诚相见、和谐地对话。我们可以采取如下整改措施,例如,精心地为手机报设计几个板块,每一版分别讲述一些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所遇到的问题。诸如食堂与宿舍的管理、校园公共卫生、学生制度的管理、学德作风监管、就业导向、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各种评比等,都是师生每天实实在在接触到的事情,通过收集学生们的意见反馈,尽力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并将反馈的内容与整改效果公之于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互动,传达出学生的心声,才能使《大学生手机报》真正触及学生的日常生活。

针对这个目标,《大学生手机报》就要从编辑制度着手创新,学生记者与编辑不能仅是一个传声筒。他们应该获得充分的信任,有权自主选择素材,决定版面风格,确立语体语式、叙事视角和话语节奏,以及不同栏目出现的比例、篇幅、位置与间隔。

三、对微博应用的绩效考核及其意义

对微博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绩效评估,涉及评估主体和标准的原则性体系两个主要内容。

关于评估主体。传统的评估中老师是主体,原本作为培养目标的学生却经常成为手段或工具,传统思想教育最严重的问题就在这里。新的评估体系首先要吸纳学生参与,标准原则上要获得学生的认同。师生之间有一个1∶1的比例,以体现公平与公正。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可以设定评估的原则性标准,毕竟从学生对新媒体技术应用的熟悉度上讲,尽可能听取他们的意见并不为过。

关于标准的原则性体系。它必须体现科学性和与时俱进两个方面,以指导符合微博媒介特征的对应性操作。以下内容是题中之义。

互动性:不管用什么交流方式,主体始终是人,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学生就不能教育领导、老师和辅导员吗?至少从微薄技术的利用方面,他们是有资格成为我们的老师的),增强二者间的互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一个平等和谐的层面展开。在微博上,只要内容健康,无论年龄大小,职位尊卑,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这才是实现双赢的唯一途径。衡量互动可以借用统计学里的频度概念,检查单位时间里双方微博的交流量与对流量。

时效性:微博的当下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个价值必须充分地发挥到极致,才能为思想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高效率平台。其衡量标准可以是信息统计学的信息种类与分布的相关度、回归性分析。

经济性:微博在对话交流的时候不会像传统的交流方式如短信、电话等产生费用,只是耗费流量。一般的套餐都包含流量,不用也是浪费,现在很多地方还有免费的WIFI。所以,微博更加经济实用的便捷特点,是大学生们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此,流量总数就可以进入评估的视野,公共平台和个体可以分别考核其总量。

当然,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完善过程。这本身就更需要学生参与,理由很简单,他们是微博的大众,微博技术应用的主体与领跑者。

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与时俱进地注重提高自己的技术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求知心理。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已然引起了大学生的兴趣,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了解、掌握这些新型的传播媒介。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正在接受科技传播革命的考验,微博是我们必须利用好的一把利器。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

[2]陈永东.企业微博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10.

[3]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等.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106.

[4]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68-170.

(责任编辑吴朝平)

Microblog:theSharpWeaponofIdeologicalWorkinChineseUniversities

RAO Han

(InstituteofMarxism,SouthwesternUniversity,Beibei,Chongqing400700,China)

Microblog nowadays has become an information-sharing platform which is convenient,simple,influential and widely-used by college students,and a tool for sharing ideas and emotions.Facing such a kind of social information-spreading current, it is urgent for us high school leaders, teachers, ideological workers and different kinds of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to think seriously about how to apply such a modern, high-tech, transmission tool to university’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ly and creatively.

universities; Microblo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G643.1

A

1673-8012(2013)01-0099-05

2012-12-15

饶晗(1989-),女,重庆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政与媒介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辅导员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